1979年11月28日新西兰航空901号班机(TE901,这是一班定期的南极洲观光航班,由奥克兰国际机场起飞)第14班航班在南极洲埃里伯斯火山撞山坠毁,机上237名乘客及20名机员全部罹难,史称埃里伯斯火山坠机事件。这事件是新西兰到现时为止仍然与1931年的豪克斯湾大地震并列新西兰两大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豪克斯湾大地震强度为芮氏7.9级,造成256人死亡)
事故原因:在28日中午12时45分,在临近观光点麦克默多湾时901号班机开始进行低飞(当时的飞行安全条例并不容许航机在任何天气情况之下下降至低于6,000呎(1,830米)的高度飞行)他们当时下降到的高度是1,500呎(450米),并在航机下降至该飞行高度时,立即转以自动驾驶系统飞行。由于当时天上白色的云层与铺满白雪的火山混为一体,造成白蒙天的现象(当时在两极飞行经验老到的飞行员对此现象也所知甚少),因为从来没有训练过,这就变成了一个致命的盲点。也因为这个原因,航机上的机师并未察觉当前的危机,然后飞机便很不幸地撞向了埃里伯斯火山山腰.....(此次事件后南极洲观光航班自此停办15年,直到1994年由澳洲航空再次开办。)
1987年11月28日,南非航空295号班机,一架波音747-200从台北经由毛里求斯到约翰内斯堡的途中在印度洋坠毁,159人全部罹难(140名旅客及19名机组人员)。此次失事飞机为波音747-244BM Combi客货混合型(绰号海德堡),事故的原因是货物仓起火导致,但起火原因却一直是个谜而且一直争议很大,也因为争议过大南非政府不得不在飞机失事十年后重新开启调查。
此次事故争论最大的地方是起火起因,因为事故发生的时候,南非(白人领导下的政府)正处于实施种族隔离政策而被非洲的黑人国家集体拉黑,所以当时非洲各国都对南非实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裁,并且那个时期南非正与安哥拉发生局部战争(1987年11月9号,南非装甲部队在奎托河西岸袭击了安哥拉地面武装),于是在首次调查无法确认起火原因后很多人开始指责南非政府通过航班偷运武器或相关原材料而造成飞机发生火灾。(南非航空是国有企业,而且当时南非也与台湾有密切的军事往来如“海功号试验船”)
南非航空295号班机在28日凌晨4:08分与模里西岛机场指挥塔失去联系,30日下午才在相关海域发现飞机残骸,并在当天找到了8具尸体和三只手表。专家从一只停止运行和两只仍运行中国时间的手表推断出飞机在失联3分钟后便坠入海中;而从尸体的检查中发现在飞机还没坠海前已经至少有两名乘客因为吸入大量浓烟而死亡。专家从一把部分融化的由石墨制成的网球拍(石墨燃点为600度)和一个没用过来自客舱的灭火器(上面沾有货舱的网)判断货舱燃烧时的温度高达600度以上,因此才有人指出当时货仓很可能存有“过氯酸铵”(据指当时南非需要这种材料作为战斗机的推进剂以抵挡安哥拉的空军威胁),而“过氯酸铵”因振动或剧烈移动容易引起自燃。(这有点象马航阴谋论的说法了)
1988年“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对第二次调查295号班机失事案做出了争议性的结论:货物舱单上列出的物品皆不可能引发那场火灾,并中止调查。于是这起事故直至今天依然是一个谜。
最后附上关于295号班机事故在打捞过程中的一些资料:
在飞机失事后的61天(该机黑匣子的电池只能维持30天,负责打捞的公司在到达失事海域并组装好探测仪器已经离坠海时间有23天),美国负责打捞的公司通过精密的声纳仪器侦测到在1340米的海底有失事飞机残骸,而且这些残骸散落在5-6平方公里的海床上,如果要找到这个飞机的黑匣子相当于在黑夜里打着小电筒在一个标准足球场里找一个迷你钻介,并且要把负责打捞残骸的双子星号遥控式潜艇放到海底需要专门订制7公里长的专用电缆(厂家需要生产几个月),所以直至1988年9月份23日打捞公司才找到了黑匣子并用了5小时从海底送上海面,只是可惜因为在海底泡得时间太久黑匣子的通话内容已经无法提取出来(直接送往美国华盛顿提取的)。
在事故之后,航空公司应罹难者家属的要求,在中正机场附近的竹围海水浴场兴建了纪念碑。而台北与南非间的航班也因为台湾与南非“断交”而在1996年底终止,从此台湾乘客要搭机到南非需要经香港或曼谷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