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摊支起来,就是为了八卦。
就喜欢桔梗百合中药茶这个梗,桔梗代表真爱,百合代表纯洁,何况常喝下来还能平衡身心,何乐而不为!
今天姐妹们八卦点关于“情感导师”的事。
这段时间著名情感导师涂磊实在有点惨。
除了短视频里各种pua他的除外,前段时间就是患病入院,连续几天没能正常进食。好不容易缓过来,有力气讲讲人生感悟,评论区却翻了车。躺在病床上也是被人排队骂。曾经的“国民情感导师”,到底得罪了谁?
问了一下姐妹们对他的支持率,居然达到了60%以上,也就是说多数女性依然还是他的粉丝。收集下原因,无外乎涂磊“我很懂你”的文案以及音乐很得她们的青睐。
但他的那些大道理仔细品一品,笔者本人虽然是个女性,但依然感觉很降智。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清醒,对他这些东西估计理都不会理,所以短视频里的各种pua,以及评论区翻车就有迹可循了。
事实上,涂磊作为情感导师是有真才实学的,可惜的是他并没有真正地在做着导师的工作,反而成了一个打情感赛道的赚钱工具,自己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曾经有那么一类人,我们称为“情感军师”,他们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指导占据了舆论的中心,被许多人奉为婚恋百宝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样的现象:总挑起男女对立的“情感军师”是否应该下课了?
如上面所说的事儿,涂磊评论区的翻车或许能让我们思考,这种愤怒究竟是针对涂磊个人,还是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焦虑与不安?
从80后到00后,不同年代的人对婚恋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年轻的一代更倾向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将婚姻看作一种自我提升的途径,而非完成任务般的选择。
性别差异在婚恋观念上的显现,使得男性和女性对于婚姻的态度出现显著分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情感专家的角色变得愈加复杂。
不可否认的是,情感专家确实为不少人提供了指导与帮助,特别是在解决婚恋问题方面。
然而,当这种指导变得商业化,甚至利用性别对立来制造话题和获取利益时,问题就变得棘手了。
所谓的“手把手教你拿捏男人”,不仅物化了感情关系,也加剧了性别间的不信任和矛盾。
正如一些声音所指出的,这类言论和指导往往忽略了个体之间的真实情感交流,简化了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
它们可能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口味,却也可能误导了更多人。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导向可能导致年轻一代对于婚恋产生扭曲的认识,从而影响了健康社会关系的构建。
如今,网络上充斥着关于男权、女权的激烈讨论,甚至不乏偏激和仇恨的声音。
在这样的环境下,情感专家的言论很容易被断章取义,成为争议的焦点。
他们的每一次发声,都可能成为点燃性别对立火药桶的火种。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婚姻与爱情不应该成为市场交易的产品,更不应成为挑动性别对立的工具。
我们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是促进两性和谐共处的智慧,而不是煽动情绪、激化矛盾的策略。
那些总是试图以性别对立来吸引眼球,制造话题的“情感军师”,也许真的到了该下课的时候了。
情感领域需要的是更多的包容、理解与真诚,而不是相互指责与对立。
只有当我们开始重视每个人真实的感受和需求,摒弃简化和物化人际关系的商业操作,才能在婚恋这条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亮。
真爱不是商品,不能用金钱买来,也不能用套路获得。
它需要真诚和努力去培养和维护。
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自己情感的主宰。
我们不必过于焦虑,也不必轻信那些简化复杂人际关系的言论。
真实的婚恋生活,远比那些标准化建议丰富得多。
与其盲目追随某些专家的指引,不如用心去倾听、去理解你的另一半。
毕竟,每一次深情的对话,都比千言万语的战术要来得真实。
#情感教育 #真爱无价 #情感导师 #恋爱市场 #婚姻与爱情
——分界线——
|青儿姐的茶语人生|
昨日皆是过往/眼见皆是余生/前半生悦人/后半生悦己
一个爱传统文化、爱喝养生茶、爱吐槽、爱八卦的路人甲
欢迎关注,下期见
特别支持:青青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