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心灵暴风雨。今天继续看趣闻讲故事。今天说一个很让人悲伤的事情,前两天有三个女生驾驶一辆小米苏七的标准版,然后就在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当时是由于路段在修路,导致车道发生了改变,换道到其他车道上去。结果小米的车辆识别到了这种改变,迅速的把车机控制改换为人工控制。

但是据说时间比较短,可能让女生反应不过来。因为这几个女生很年轻,所以驾驶经验也并不是很充分,反应能力也可能不是很好,导致发生事故。她是以97km的时速撞上隔离墩,然后车辆起火,最后这三名女生不幸遇难。
现在小米方面发表了一些声明,解释了一下事故的一些大概的原因,详细的还要等交管部门,包括一些其他专业部门进行鉴定才能知道。
但是现在大家这两年应该知道电车其实出了很多事故,特别是容易起火,这是它的特性。因为现在电车主要使用电池,在平时正常行驶情况之下可能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一旦出现碰撞或者这些,电池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隐患。一旦起火,它不像其他的东西可以迅速扑灭。

电池起火之后,用水,包括用的干粉灭火器,这些东西都很难扑灭,有的时候甚至要完全等它烧完了才行。所以在这个时候,而且电池起火非常快。油车起火,说句实话,有的时候还有反应时间,还能逃离。但是电池针不一样,有的时候人在里面,火势瞬间就把你吞没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有很多电车的门把手的设计,其实不是很合理,为了追求所谓的科技感、美观,还包括流线型、把手设计、隐藏式的、感应式的,这个玩意是个噱头,很炫酷。
但是平时可能没有什么问题,还可以成为炫耀的点。但是一旦出了事故之后,很多人说导致门把锁打不开。所以经常有新闻报道,车辆出现事故之后人员在里面很着急,外面也有人来帮忙,但是怎么就打不开门,导致有的时候救助这方面就出现延迟,出现一些重大的人员伤亡。

所以我想到其实很多电车厂商真的是应该好好考虑一下,特别是在门把手这种救命的东西上面,不要过度的去追求外观上的那种噱头,是与安全机制相关的东西,最好是能做成机械式的,而且最好是能做成碰撞之后自动解锁,这样对于人员安全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包括像原来老款的18年的奔驰不都有这种功能吗?而现在2025年了,你说是不是据说是高科技的车辆了,居然连这种功能都没有,其实还是很说得过去的。
老老实实专心开车才是最重要的,这女司机驾龄才两年左右,开这么快干吗呢?而且把自己和朋友的生命视为儿戏!智驾只是车辆的一个辅助工具,主要还是人为驾驶,特别是特殊路况时。
👹👺🤡~~不能靠活人做实验来完善“智驾”!!新药实验还得先找老鼠那!!你要没有100%的安全保障的系统,你就不要安装到车上!!三个女孩这样被惨死,雷军应该切腹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