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之所以被秦横扫,就坏在了“心怀侥幸”这四个字

巧凡评历史 2024-10-23 14:35:36

众所周知,三家分晋和姜齐归田是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但实际上相较于晋国,齐国的分量还是差了一大截。故此很多史家并不同意司马迁的关于战国始于周元王元年(前476年)的观点,而更倾向于将这一时间节点放在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

因为在这一年,赵襄子、韩康子和魏桓子合谋杀掉了智伯。这标志着晋国的六卿内战基本结束,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晋国全部的家当,姬姓的晋公名存实亡,沦为跟后来的汉献帝刘协、魏孝静帝元善见、隋恭帝杨侑一样的傀儡。

晋国的消亡,意味着继周王权威不再之后,诸侯间最大的一股“保王党”势力也荡然无存。这不仅是周朝的灭亡正式进入了倒计时,各大诸侯对于传统与秩序的最后一点敬畏和顾忌也烟消云散。从此以后,恃强凌弱、以大欺小成为“国际事务”间的常态,在近百年前曾让孔老夫子痛心疾首过的所谓礼崩乐坏的黑暗时代,此时才徐徐的拉开了序幕。

毕竟以前大家出门欺负人,还得假惺惺的打起“尊王”或“卫道”的大旗,还动辄遭骂或挨打。现在根本不用费这份闲心——我就是要欺负你,你能咋滴,谁又敢咋滴?

这就是晋国在与不在的区别。

晋国,居天下之中,又扼山河之险,向东可以威慑燕齐,向西可以震慑强秦,向南则可挟中原之大势扼杀蛮楚北上的野心。有晋国在,甭管谁是龙都得盘着、是虎都得卧着,就算有人不服,信不信晋公登高一呼,立马就成天下围殴之势?

所以尽管春秋有五霸,却只能逞一时之雄。而唯有晋国,却始终如一的被中原诸侯视为领袖。而且只要晋国保持强大,齐国就是他最忠诚的小弟,稍有三心二意就得挨顿削(鞌之战);秦国呢,乖就结亲家(秦晋之好),不乖就一巴掌扇过去(麻隧之战),把秦国扇出个“数世不振”;唯有楚国,算是真正能让晋国挠头的大敌,双方打来打去互有胜败。但必须要承认的是,若无晋国,楚国早就制霸中原了,哪还轮得到秦国崛起?

更重要的是,有个完整的晋国在,天下就差不多被平分为东齐、西秦、南楚、北晋这四大块。各国在土地、人口、军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实力对比上大差不差,谁想啃掉谁都是千难万难,而且很容易招致外来干涉。尤其是在这场逐鹿天下的游戏中下场的玩家少了,力量对比不但更均衡,而且形势也更明朗,再想搞什么远交近攻、横纵连横、离间反间之类的把戏,空间就小得多了。

那秦国还怎么横扫关东、一统天下?

古人也不傻。所以当秦国成为众矢之的之后,三家归晋就成为各大诸侯抗敌自救策略的最优选。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01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有个人的手臂出了问题,而且马上就要传染到全身,肯定会要了他的小命。这时医生要砍了他的手臂保命,问他同意不同意。

那肯定同意啊,谁不同意谁缺心眼。

可要是医生说不砍掉手臂的话,三五年内也不一定死,甚至能活个七八年也不是不可能。再或者说只要他拿这条手臂去挠人,就能把病“过”给那个倒霉蛋。当然了,以上都是可能,最保险的还是把手臂砍了,肯定会永绝后患,就问他会不会同意砍?

这就难说了,没准他最想干的就是去挠人。就算最终还是砍了,事前肯定也要问东问西、思前想后,反正会耽误不少时间,弄不好还是会把小命给耽误没了。

这就是心存侥幸。

跟晋楚燕齐等老派诸侯相比,秦国就是个暴发户,直到周王迁都洛邑侯才得以立国。而且在整个春秋时期的300年间,秦国一直默默地耕耘西部,一口气把自己弄成了所谓的“西戎霸主”,却几乎对更重要、更富饶的东方,也就是中原地区瞅都不瞅上一眼,这是为啥?

换成你我是秦国国君,肯定也不会瞅,因为不敢瞅。

因为秦国若想东出,就不得不直面一个庞然大物,那就是晋国。无论是比国力、军力、财力还是外交影响力,晋国都能把秦国吊起来打。所以在当时秦国别说东出了,晋人不搞西进就谢天谢地谢人了,故此拼命的与之搞好关系,所谓的“秦晋之好”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偶尔在晋国衰弱时,秦国也不是没动过歪脑筋,还曾联合楚国和北狄试图群殴过晋国,结果回头就被打成狗。为了彻底打掉秦国没完没了的小心思,晋国在周简王八年(前578年)和周灵王十三年(前559年)分别召集齐、鲁、宋、卫、曹、郑、滕等附庸国组成联军,大举伐秦,并一口气打进秦国腹地,险些将之灭国。

从此秦国“数世不振”,再也不敢东窥晋地,终于老老实实的经营西戎去了。

而秦晋间的下一次冲突,就一杆子支到近150年以后了。此时晋国犹存,但晋公已经靠边站。六卿之一的魏氏独大,能调得动三晋联军,手头还握有名将吴起,故此屡攻秦国。不但侵吞了河西之地,还数次攻入关中,并在阴晋之战以5万魏军大破50万秦军——这是在秦国历史上最接近亡国的一次,幸亏三晋及时内讧、赵魏反目,这才逃过一劫。

也正是这次惨败,才刺激到了秦孝公,使得他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变法图强。而另一头,赵、魏、韩这3个晋国的实际控制者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终于无法共存,并在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瓜分了公室仅存的土地,废晋静公为平民,晋国彻底灭亡。

从此晋楚秦齐四大国各镇一方,谁想搞掉谁都难于登天的局面被彻底打破。综合国力最强的晋国被一分为三,赵魏韩单拉出来似乎跟哪个大国都有一搏之力,甚至不乏称霸的可能,但终究还是没法跟原来的晋国相比。

比如魏国,继承了晋国大部分的精华,土地人口、军力财力等纸面实力甚至能继续吊打秦国。但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身处四战之地,强敌环伺,严重缺乏战略纵深。更要命的是,其大部分国土都地处平原,利攻不利守,一旦失去开拓进取的锐气,就近乎身陷死局。而赵国的情况与魏国正相反,国土广大,拥有较为稳妥的后方,而且军队战斗力爆表。但就是地僻民稀,穷,没钱,所以经不起大败,一败就完蛋。至于韩国,在三晋中实力最弱小,但也不乏长处,比如地势险要,比如冶铁业发达,兵利甲坚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三晋一分开,优缺点都非常突出,但要整合为一体,就啥毛病都没有了,要兵有兵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几乎无懈可击。尤其是赵魏韩三国横亘于秦、齐、楚三大国之间,谁瞅谁眼红——形势多明显啊,谁拿下三晋,就不仅仅是霸主之姿,统一天下都是顺手的事了。

所以自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之后,秦国就揪住三晋穷追猛打,恰恰是看中了这一点。

02

知道该怎么办是一回事,能不能办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秦国也很清醒,知道三晋合一的可怕后果,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四处树敌,而是盯住魏国穷追猛打。

毕竟有个河西之地,秦国打魏国理直气壮。赵国和韩国就算想插手拉偏架,都找不到理由。

河西地跨陕北高原与关中平原,是秦国东出必不可少的桥头堡。这旮旯最早是白狄人的地盘,算是秦晋之间的战略缓冲区。但随着白狄东迁,秦国逐渐占领了这块无主之地,随即引起了魏国的警觉,遂爆发了五次河西之战。

头三次,尚未富国强兵的秦国被魏国差点打出翔来,不但河西尽失,还险些连关中老家都没保住。但自商鞅变法之后,形势逆转,秦军又发起两次河西之战,不仅收复了故土,还再接再厉啃下了魏国一半的国土。

话说在三家分晋之初,因为历史原因导致赵魏韩三国的疆土非常奇葩。尤其是魏国,不但被横亘进来的韩国分成了互不接壤的东西两部分,在赵燕边境处还孤悬着挺大的一块飞地。这就导致了三晋之间不但存在着一系列无法调和的根本矛盾,更使得魏国这个三晋中的最强者,在其国力最鼎盛的时期却始终无法集中全力于最主要的战略方向。

所以面对变法后改头换面的秦军,魏国根本打不过,但也并非就没有任何办法。可魏惠王罃觉得,凭什么就俺们魏国自己挨打,你们哥几个乐颠颠的吃瓜围观?于是干脆抬屁股就走、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去了。他这么一跑,原本“西魏国”的地盘自然被秦国吃干抹净。而造成的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原本在秦国的东边就魏国这么一个强邻,现在则是赵、魏、韩这三晋“雨露均沾”了。

从老魏自个儿挨揍,到现在哥仨谁都没个跑,残酷的现实让三国中的有识之士终于认识到,要想抵抗强秦、想要不亡国灭种,单靠谁都不行,必须三晋合一。

就是从晋分赵魏韩,再倒退回去。三国合为一体,不但地盘大了、人口多了、兵力强了,而且优势互补——赵国再也不愁没兵没粮了,魏国也不用担心四面受敌被群殴了,韩国更不会因为国小力弱成天挨欺负了。而且三晋合一后,综合国力甚至还在变法强国的秦国之上,到头来谁统一谁,还真不一定……

这是除了秦国,对谁都有好处的事情,连齐、楚、燕等邻国说不定都乐见其成。可唯一的阻力,却来自于三晋内部。

具体说,就是赵、魏、韩三国的国君。

晋分赵魏韩,除了倒霉的晋公外,谁都开心;赵魏韩归晋,谁都开心,只有三国的国君不高兴。

因为原本的三个王位,要是只能留下一个,那么给谁?

所以在秦魏死磕的时候,赵韩除了吃瓜,其实也没少在魏国的背后下黑手,甚至相互之间动不动就打得不可开交。等到魏国迁都跑了、大家伙都直面秦国的打击时,三国在闷头挨揍的同时,还时不时的抽空你踹我一脚,我打你一拳,反正就没消停过。

要是哪个倒霉蛋被秦国集火开大了,另两家的本能反应也不是唇亡齿寒、赶紧去帮忙,而是袖手旁观,生怕老伙计挨揍挨得不够狠。

典型的例子就是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占了野王(今河南沁阳),使得上党郡(今山西长子)与韩国本土隔断,成了块飞地。正常情况下,上党必定不保,干脆降秦拉倒,可上党郡守冯亭却不这么想,而是将其所辖的17座城池献给了赵国。

这是再明显不过的祸水东引之计,但赵国却甘之如饴,不但照单全收,还倾举国之兵迎战咄咄逼人的秦军,与之大战一场,最终落得个长平惨败,40余万赵兵被坑杀。

而在秦赵大战期间,面对秦国在其他战略方向露出的巨大破绽,韩魏两国视若不见,不动如山,反正就是死活不插手,给便宜都不占。而在赵国惨败、直至国都邯郸都被包围时,魏国更是坚决不管,最后逼得信陵君窃符救赵,否则赵国可能就没了。

以上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其实都是赵魏韩三国的国君深思熟虑的结果。

古人并不傻,谁都知道三晋合一是抵御强秦唯一的办法,也都愿意这么干。而唯一的问题,就是合一后的三晋由谁来主导,更重要的是谁来当老大?

所以三晋抗秦不遗余力,坑起自家兄弟来就更卖力气了。原因也很简单——甭管是借助秦国还是自己之手削弱另两家,都会加剧三晋合一的紧迫性,同时更能提升自己在合一后的那个新国度的地位和话语权,所以何乐而不为,又为啥要去救他?

就算秦国把赵国给灭了,那又怎样?灭赵容易,降服赵人之心却难如登天。介时甭管魏国还是韩国打起三晋一家的大旗登高一呼,没准地盘就夺回来了,人心也顺道跟着过来了,还少了一个跟自己争权的赵王,多好?

攘外必先安内,这可不是某光头大队长的独家专利,家学渊源着呐!

03

谁都知道三晋合一,秦国就没戏。所以谁都愿意合一,但又谁都不愿意痛痛快快的合一。只有等到要完犊子了,才挣了命的想要合一,可那时候黄花菜早就凉了。

什么是心存侥幸,这就是。

三晋没法合一,关东六国就没戏唱了吗?也不是。腰包里揣了一大堆公章的苏秦说,咱们还可以合纵。只要把合纵整得明明白白的,志在天下的秦人照样无法得逞。

啥叫合纵?史书中给的解释是“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第三》),简单说就是赵魏韩和齐楚燕这山东六国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揍秦国他丫的。

话说在长平之战前后,秦国大概有600万人,山东六国加一块有2000~2500万人。在那个人口就代表着生产力和战斗力的时代,秦国就是再能打,也是好汉难敌四手,别说一统天下了,能否自保都不一定。

事实也是如此,自从苏秦和公孙衍号召合纵攻秦之后,山东诸国陆续组织了5次联军,但结果却非常的不尽如人意。

第一次是在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因秦攻魏,魏相公孙衍联合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同时说服义渠攻秦侧背。考虑到当时秦国对楚、燕威胁不大,两国对攻秦一事态度比较消极,为此公孙衍还特意推荐楚怀王熊心当合纵长,总领各国军队。

但即便如此,楚、燕仍心存观望,迟迟不肯出兵。所以最终的合纵军实际上仅有魏、赵、韩三国——对这三位老冤家,秦国有什么怕的?三下五除二即大败之,歼敌8.2万,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就此失败。

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秦国在吞并巴蜀后又马不停蹄的攻楚,并在析之战中歼灭楚军5万,夺取城池十余座。这下楚国被打痛了,齐国也被吓醒了,于是与魏、韩组成四国联军合力攻秦。话说这是各国合纵攻秦心最齐的一回,苦战三年也无人敢言退,最终联军攻进了函谷关,逼迫秦国答应了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为停战条件,这才胜利退兵。

此次战败后,秦国吸取教训,放弃在军事上攻打和威胁楚、齐,改为ZZ欺骗和笼络为主。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年),苏秦策动齐、赵、魏、韩、燕五国联军攻秦。而秦昭襄王嬴稷未动一兵一卒,仅是靠自削帝号以及向赵、魏两国归还了部分先前侵占的土地,即让各怀心思的联军土崩瓦解,还未交战即祚鸟兽散了。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刚被秦国挨个暴打过的魏、赵、韩、楚、燕五国在信陵君魏无忌的号召下组成联军,趁着一肚子火还没散赶紧跑去攻秦。这回联军内部倒是没闹啥幺蛾子,拼了老命先是在河外大败秦军,然后又一鼓作气打进了函谷关,再然后就油尽灯枯、再也打不动了,只好撤军。

秦王政即位后,明显加快了吞并关东的步伐,在短短五年间攻魏4次,攻韩3次,攻赵1次,抢占了大片的土地。但这样的快速扩张,也造成了秦国在新占区统治力量薄弱、兵力分散,这就给山东六国的反击制造了良机。秦王政六年(前241年),赵、魏、韩、燕、楚五国由赵将庞煖指挥,最后一次组成联军合纵攻秦。合纵军开战后一路风卷残云,几乎尽复失土,还打进了函谷关,兵锋最利时一度打到了距离秦都咸阳不足百里之处。

然而此时关东诸国,精兵强将几乎都在一次次的与秦国的单打独斗中消耗殆尽,如今仅是凭借心中的一股锐气和人数优势维持。所以等到秦军集结主力,双方开始硬碰硬的决战时,联军就一溃千里了,而且以后再也没人提合纵这茬儿了。

因为再怎么联合,也打不过人家了。

其实在长平之战前,也就是赵国这个关东第一军事强国被打残前,秦国也没那么厉害。关东诸国单拉出来,确实谁也打不过秦国;最擅长搞内斗的三晋联合在一起,往往也不是秦人的对手;但要是再加上齐楚燕呢?

保管他们想让秦国死成什么姿势,就是什么姿势。这不是秦人不够勇,也不是商鞅不给力,综合国力在那儿摆着呢,别的都是扯淡。

但三晋为啥不能合一?因为赵魏韩都想先占兄弟的便宜,然后再去考虑自己死不死的问题,还是不逼到最后不死心的那种。合纵攻秦总搞不赢的理由也是一样一样的,还是心怀侥幸。

受秦国威胁最大的是谁?当然是三晋。等到巴蜀入秦之后,楚国也开始挨揍,不过在此之前对于合纵的兴趣始终不大,毕竟成天被削得嗷嗷叫的是赵魏韩,跟俺老楚有啥关系?

至于齐、燕更不用说,天高皇帝远嘛。要发愁也是等三晋被秦人弄死以后的事,现在操什么闲心?

最典型的就是齐国。秦国搞远交近攻的把戏,只要不是二百五的都能看得出来,你当齐湣王田地就傻傻分不清?分清了又怎样?野蛮的秦人把三晋大地杀得人头滚滚,耽误临淄的轻歌曼舞、酒林肉池了吗?既然毫无影响又涨面子的事,他凭啥不干?

至于说后患,大周八百年,称王称霸于一时的家伙海了去了,到头来还不是马照跑、舞照跳?

04

所以秦国抛出一个“东西帝并立”的诱饵,田地就迫不及待的咬钩,真不是傻,还挺精。起码从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就秦国在疯狂外卷,其余诸国都在躺平。所以只要搞好了跟秦国的“外交关系”,就算最后还是得完蛋,那也能死在最后不是?

就像在一场败仗中想要保命,不一定非得比追兵跑得快,往往只要能跑过战友就够了。

所以苏秦跑来劝说田地回归合纵阵营的角度,也只好不走寻常路——你以为把秦国舔舒服就安全了?信不信三晋燕楚等国宁可被秦国灭国,也要先把你这个叛徒干掉!

田地被吓出一身冷汗,赶紧自去帝号,又张罗燕、赵、魏、韩组成五国联军攻秦。可问题是已经倒戈过一次的齐国,还有信誉吗?尤其是这些年来齐国借助与秦国不接壤的优势,经常在诸国抗秦时在背后搞小动作,早就把自己弄成了人嫌狗憎。所以在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年)脑子里又进水的田地出兵吞并掉宋国后,诸国对齐国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峰。

宋国国土不小、地位挺高,但国力根本不入流。之所以能在战国诸雄中苟活,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但居于中原之中,而且正杵在齐、楚、魏三大国之间。谁灭了他,另两国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所以都会反对。尤其是在关东诸侯合力抗秦的大时代背景下,宋国的存在更是个让大家都安心的战略缓冲区,起码不用担心这边跟秦人打生打死,身后却被战友偷了家。

结果田地就敢公然打破这个默契,等于在背后捅了所有人一刀子,这谁受得了?

于是在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报应就来了,秦燕赵魏韩组成五国联军攻齐,楚国也趁火打劫,还打着援齐的旗号出兵亲手宰了田地。最终齐国被联军连下70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尚存。若非天降猛男田单,齐国妥妥就是战国七雄里边倒下的第一“熊”。

而且最离奇的是,自战国中期形成“一超多强”的格局之后,关东六国为了抵御强秦数次合纵联兵。但心最齐的时候,也只能组成五国联军,反正不是楚国撂挑子就是齐国放鸽子。而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六国同时出兵攻伐一国,就是这次的攻齐之战。

是不是看起来很奇怪?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谁都知道秦国才是大敌、死敌,但谁都打不过他。想打过他,三国、四国联手都不行,五国合兵也只能败秦而无法亡秦。唯有六国齐心协力,这事才有点指望。

可这么多年过去,合纵不知道搞了多少回,大家心里都有数了。那就是想让六国拧成一股绳,完全没有任何可能。

最开始秦国还没那么强的时候,是齐、楚在一起拖三晋的后腿。等到楚国感受到切身之痛以后,就剩个齐国不但吃瓜看戏说怪话,还经常借诸国与秦国混战抽不出手的功夫,在背后捅刀子、下黑手,没少占人家的便宜。

你说这能不招人恨吗?

于是成天被齐国欺负的燕国振臂一呼,诸国纷纷响应,都想去揍他丫的。就连人缘最臭的秦国凑过来,居然都没人撵。

毕竟对于秦国来说,六国中任意一国的损失都对他有利;而对三晋和燕楚而言,干掉齐国这个合纵抗秦最大的隐患才是当务之急,攘外必先安内嘛。至于秦国掺和进来也没啥坏处,毕竟秦齐不接壤,灭了齐国他也占不到啥便宜,所以来就来呗。

但六国攻齐的结果,对关东诸国简直就是个噩梦。而秦国呢?做梦都能笑醒。

在此之前,齐国虽然衰落已久,但在诸国心目中仍是一等一的大国。如果能将其拉进合纵阵营,甚至有实力跟楚国争一争合纵长的位置。如果联军能顺利的把齐国灭掉,燕、魏、楚、赵等国分食其血肉,显然是能够壮大反秦力量的;如果打成僵持或小胜或小败,对“国际局势”影响不大;最坏的结果,就是打出一场惨胜,山东诸国都大出血,唯独秦国坐享其成。

而六国攻齐之战的结局恰恰是齐国先惨败,惨到了差点亡国。然后猛男田单率军反击,再把联军揍了个七零八落,最后一路平推回去顺利复国……

这个故事对田单来说很励志,但在战略大局上却卵用没有,反而更糟。经此一战后,齐国彻底被打残了,沦落为二三流诸侯,苟延残喘都费劲,在“国际事务”上无法再发挥任何作用。

也就是说在始皇帝他太爷爷当家的那阵子,所谓的战国七雄实际上已经被除名了一个。剩下的几个货,燕国数百年如一日的屁用不顶,想阻止秦国横扫关东,只能指望楚国和三晋了。

而在此时,五国合纵攻秦已经难求一胜,不被打成狗就不错了。

那指望三晋合一?

还是那个在旁观者看来无关紧要、但在局中人严重至关重要的问题——赵王、魏王和韩王,到底谁来当晋王?

这个问题不解决,别说三晋合一了,三晋自己不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就不错了。

而类似的问题,在今天都无解吧?

所以哪怕天不生始皇帝,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也是大势所趋,无人可挡了。

1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