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七律,对比鲜明,堪为宋诗中的佳作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7-07 17:03:50

大自然生生不息,人世间变幻无常,文人墨客徜徉于山水之间、流连在古刹之中,自然景物和历史传说经常会触动其心绪,从而让他们信手拈来,谱写出传世著作。

宋代一位诗人才华卓越,虽然没有王安石和苏轼那样光芒万丈,不过他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下面分享“春风似旧花犹笑”,范仲淹的七律,对比鲜明,堪为宋诗中的佳作。

灵岩寺

北宋 · 范仲淹

古来兴废一愁人,白发僧归掩寺门。

越相烟波空去雁,吴王宫阙半啼猿。

春风似旧花犹笑,往事多遗石不言。

唯有延陵逃遁去,清名高节满乾坤。

范仲淹26岁进士及第,曾官至参知政事,乃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提起范仲淹,人们除了佩服其文武兼备的才华,还会想起他的名作《岳阳楼记》。作者在其中表达了一种先忧后乐的博大情怀,这篇名作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地位,丝毫不逊于唐宋八大家。

范仲淹是苏州人,也曾担任过苏州知州,他热爱自己的家乡,也对那里的山水草木非常熟悉。这首诗乃是《苏州十咏》之一,灵岩寺位于苏州郊外的灵岩山上,下临太湖,本来是春秋时期吴王的宫殿,后来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作者在45岁时写下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沧桑之感。

开宗明义,点出主旨,“古来兴废一愁人,白发僧归掩寺门。”诗人认为,朝代的兴亡都会激发人们内心的痛苦,诗人作为大宋王朝的肱股之臣,也对王朝的盛衰充满了忧愁。不过他毕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谓难能可贵,又值得钦佩。

寺院里的僧侣们则表现得极其超脱,他们似乎不受外界影响,只是秉持着自己的内心,远离尘嚣、超脱凡尘。“掩寺门”三字,传达出寺院的僧侣们六根清净、苦心孤诣,根本不关心什么王朝更替、时移世易,只是专心地修练和参禅。

接下来的两句引用历史典故,“越相烟波空去雁,吴王宫阙半啼猿。”越国宰相范蠡功成名就之后,便带着美人离开了朝堂。他们宛如飞雁一样自由,遨游各地,泛舟五湖,实在是潇洒悠哉。

多年之后,吴王的宫殿早已变城一片废墟,人们还能不时地在寺院中听到悲戚的猿啼,也令人缅怀千年之前的那段往事。作者在此采用了对比手法,吴越昔日的鼎盛繁华,与眼前的寂寥荒芜,让作者感慨万千,才子更叹息岁月无情、人生无常。

颈联从侧面描写,“春风似旧花犹笑,往事多遗石不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来不会因为人们的悲叹和痛苦而停止前进。每到春季,依然繁花似锦,不会因为吴王宫殿变成了佛教圣地,就改变了自然界欣欣向荣的局面。“花犹笑、石不言”,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当时的深刻感受,可谓出语不凡,意在言外。

禅院里的千年巨石默默地躺卧在地面,好像在回忆着那些陈年往事,又似在无声地告诫后世不要重蹈覆辙。作为宋廷的大臣,希文先生更能从中感悟良多,或许也是他多次前往寺院游览的原因之一。

结尾抒写作者的感慨,“唯有延陵逃遁去,清名高节满乾坤。”延陵是指春秋时期的一座吴邑,位于吴越一带,也是吴王寿梦之子季札的封地。季札学识渊博,具有远见卓识,他的父王希望传位于他。可是季札却接连三次婉言拒绝,最后干脆逃到很远的地方。

诗人赞美季札具有高风亮节,并希望以其作为楷模,不负君王,尽心尽力。全文用典自然,对比鲜明,展现出诗人不凡的诗歌底蕴,更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和思考空间,不愧为北宋诗坛的佳作!

3 阅读:271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