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头鹅是一种体型庞大的家禽,它头似狮,嘴阔且有肉瘤,脚掌大而坚实,羽毛灰褐色。狮头鹅肉嫩味美,鹅肝肥大,是深受欢迎的肉用鹅和肉用肝用鹅。从经济价值来讲,在很多地区,狮头鹅的养殖可以为养殖户带来不错的收益。一只成年狮头鹅体重能达到十几斤甚至更重,在鹅肉市场有稳定的需求。
咱们先来说说狮头鹅驱虫这事儿。就拿我老家邻村的一个养殖户李哥来说吧,他在南方的一个小山坡下搞了个狮头鹅养殖场,那地方气候比较湿热。李哥养狮头鹅也有些年头了,有一年,他发现鹅老是没精神,羽毛也没那么光亮,生长速度也慢下来了。他心里直犯嘀咕,后来仔细观察,发现鹅时不时地在那挠痒痒,这才怀疑是生虫了。像李哥这样的情况,在南方很多养狮头鹅的朋友身上都可能出现。
对于狮头鹅驱虫时段的选择可是个关键。一般来讲,在鹅苗养殖初期,大概是30天到60天的时候,就要做好初次驱虫工作。因为这个时候鹅苗的抵抗力还比较弱,很容易感染各种寄生虫。这个阶段如果在一些山区的养殖场,周围蚊虫多的话,寄生虫传播就更快了。而到了鹅快出栏的时候,大概提前1 - 2个月,又要再进行一次驱虫。这是为了保证鹅肉的品质,不让寄生虫影响到肉质。
再说说圈养场环境这个问题。我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分享在北方的一个平坦开阔的农场养狮头鹅的经历。北方干冷的环境和南方湿热的环境可大不一样。在北方的冬季,圈养场如果不做好保暖和通风措施,狮头鹅很容易生病。像河北有个养狮头鹅的农场,因为通风没做好,鹅舍里湿度太大,鹅群就爆发过呼吸道疾病。
湿度在狮头鹅养殖中是很关键的。南方的雨水比较多,湿度常常比较大。在广东有一个养殖场,那里夏季雨水多,湿度能达到百分之九十。这种高湿度环境下,如果不注意环境改善,狮头鹅很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在雨前给药就很有必要。比如说南方的一些水田附近的养殖场,雨前湿度会增大,这个时候给狮头鹅用一些预防肠道寄生虫和呼吸道感染的药物,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
说到这儿,就得提提圈养场里一些绿植的作用了。像薄荷这种常见的绿植,它有清凉的气味,可以让鹅舍里的空气清新一些。但是在北方,有些比较耐寒的绿植比如冬小麦,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很强。和薄荷比起来,小麦就不能像薄荷那样给鹅舍带来清新的气味,但是它可以在冬季覆盖地面,保持土壤湿度。还有就是紫苏,它不仅能让空气有点特别的气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驱虫。在云南有一些小型的散养场,周围种了紫苏,鹅在里面吃鹅的时候也会采食一点紫苏,驱虫效果还不错。另外,金银花这种绿植,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南方湿热地区的养殖场,金银花种在鹅舍周边,对净化空气有很大帮助。和金银花比起来,薄荷的味道更浓郁,在驱虫和清新空气方面的效果在短时间内也可能更明显。
在狮头鹅的养殖过程中,养殖场地的选择也很重要。在南方山区的梯田附近的散养场,空气清新,但是蚊虫多,鹅需要经常驱虫。而在北方的平原地区的养殖场,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鹅的大规模养殖,但是冬季寒冷,要做好保暖设施。
我们再讲讲养殖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在湖南的一个养殖场,那里的养殖户张经理,他来自南方。他养了十年的狮头鹅,经验很丰富。他告诉我,他每年都会对圈养场进行清理和消毒。特别是在换季的时候,他会先用特殊的草灰水对鹅舍进行洗刷,然后再用石灰水进行全面消毒。他说这就像给人换季的时候换衣服和打扫房间一样,要让鹅生活在一个干净的环境里。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狮头鹅的养殖周期。一般来说,一只狮头鹅从小鹅苗养到出栏,如果饲养管理得好的话,大概需要6 - 7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饲料的选择很关键。在南方的一些地方,养殖户喜欢用稻谷、玉米等谷物混合一些当地的野菜一起喂鹅。比如在福建的一个养殖场,他们周边有很多湿地,湿地里生长着一种叫做水葫芦的植物,这种植物富含营养,他们就把它和一些谷物一起喂给狮头鹅,这样养出来的狮头鹅肉质特别鲜美。但是在北方的沙漠边缘的一些养殖场,因为可食用的野菜比较少,养殖户就会选择一些当地的耐旱作物加工成的饲料来喂养狮头鹅。
再回到驱虫这个话题,在东北的一个养狮头鹅的养殖场,那里的气候干冷而且冬季很长。张大爷在那里养狮头鹅都养了几十年了。他发现冬天的时候虽然鹅活动量少,但是一旦天气稍微暖和一点,寄生虫就开始活跃。他就会在这个时候加强驱虫工作。他会根据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驱虫药物。他说这个就像冬天过后给房子重新修缮一样,要把那些可能潜藏的危险都消除掉。
对于圈养场的温度管理,也有南北差异。在海南的一个露天养鹅场,终年温度都比较高,鹅在这样的环境下,夏季都不需要特别的降温设备。但是在新疆的一个圈养场,那里冬季非常寒冷,养殖户要给鹅舍安装厚厚的棉门帘,还要用暖风机来保证鹅舍的温度,让狮头鹅能安全过冬。
在湿度管理方面,我们也可以从很多案例中得到经验。在江西的一个养殖场,周围有很多湖泊,湿度一直比较大。养殖户就在鹅舍里安装了通风设备,还铺上了干燥的垫料。他会每天都更换垫料,保证鹅舍里的干燥。而浙江的一个养殖场,他们利用鹅舍周围的竹林,竹林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鹅舍的湿度。
我们再来看养殖场的规划布局。在云南的一些山区养殖场,他们会把鹅舍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雨水倒灌。而且他们还会在鹅舍附近种植一些树木,像榕树,榕树的根系发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在江苏的一个平原养殖场,规划得比较规整,鹅舍排列整齐,周围的绿化以草坪和小灌木为主,方便日常的打扫和管理。
在狮头鹅养殖的这些年的经验积累中,养殖户们也发现了很多小窍门。像在广西的一个养殖场,他们在鹅舍的角落里设置了一些沙池,狮头鹅会主动到沙池里打滚清洁身体,这比单纯的用水洗澡更有效,而且还能节省水资源。在山东的一个养殖场,他们会利用一些废弃的农具在鹅舍里设置一些小障碍,让狮头鹅在里面活动的时候多运动,这样能提高鹅的体质。
再说说关于狮头鹅群的管理。在陕西的一个养殖场,养殖户会把不同生长阶段的鹅分开饲养。小鹅苗有专门的小区域,那里的环境温度、湿度都是根据小鹅苗的需求来调控的。而成年鹅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这样的管理方式能提高整个养殖场的效益。
我们也可以从饲料的储存这个角度来考虑养殖问题。在四川的一个养殖场,那里夏季炎热潮湿,如果饲料储存不当很容易发霉变质。养殖户就会把饲料储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里,而且会经常检查饲料的质量。在青海的一个养殖场,那里气候干燥寒冷,饲料储存相对容易一些,但也会注意防虫防潮。
那么,对于狮头鹅养殖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是更加注重环保养殖,还是进一步提高狮头鹅的品种质量,或者是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呢?这都是值得大家去思考和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