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邢生祥)记者日前从西宁市委组织部获悉,青海省西宁市率先在该省推行到村任职大学生导师帮带机制,通过实践学习、规划编制、综合评估三个阶段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
为确保到村任职大学生服水土、敢作为、有实绩,西宁市统筹考虑乡村振兴联系点、“一联双帮”结对点等联点安排情况,指导各县区委组织部以乡镇为单位,为328名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到村任职大学生明确“三帮一”培养导师,全程指导推进三个阶段具体工作。
西宁市担任“助苗”培土导师的115名县级领导,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指导、定期联系等方式督促乡镇党委做好到村任职大学生帮带工作。担任“育苗”灌溉导师的328名联点单位和乡镇班子成员,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帮带,为到村任职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帮助指导。328名优秀“老支书”作为“扶苗”扎根导师,常态化传授开展基层党建、服务群众等方面工作的经验方法,帮助大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