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满满,乡情浓浓,海侃神聊,趣味横生。
今年冬天,没有班上,没有生意做,于是收拾一车生活用品,下乡猫冬。第一次全职在乡下烤火,回到了儿时的农村生活,有幸见识了湖南人烤火的新旧方式。
全职烤火,又全职说烤火,总得说出一点趣味的东西来哈。
若论爱烤火会烤火,湖南人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别不服,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决定了湖南人的烤火需要。湖南处在南岭以北,洞庭湖以南,位置不南不北,属于冷暖空气交汇区,冬天不太冷,又有点冷,因此没有供暖,也没有烧炕的习惯,但冬天还是冻死人的,于是产生了各种烤火方式。而且湖南气候潮湿,烤火也可以干燥房屋内空气,顺带在烤火时解决饱肚子的大事,产生了火烤美食。如腊味,所有的肉食都可以做成腊味。烤火时,煮个腊味火锅,烧烫一大壶米酒,煨烤一窝红薯,一家人可以在火边烘一天。
湖南山区多,柴火也多,烧起火来柴高火旺,烤起来非常舒服。
类似的烤火的省份还有江西、重庆、四川、贵州等地,但烤火的重要性普遍性都不及湖南,原因在于湖南东南西三个方向都是山,冬天的湿冷空气一旦从洞庭湖进入湖南南下,就不易散去,湖南处在南北大通道的兜底的地方,又湿又冷又闷,不烤火是不行的。“雁止衡阳”、“马到郴州死”等典故就是湖南特殊地理气候的写照。而广东、云南等靠南的省份又不用烤火了。湖南人烤火自称第一是不是有点道理?
我今冬下乡,自己没准备柴火,于是去周边邻居家蹭火烤。为了蹭火烤,买了很多城里的东西联络一下感情,昨天西家、今天东家、明天南家的转着圈烤火。
来看看湖南人是怎么烤火的:不谈空调、电烤炉、燃气炉、煤球炉,只谈柴碳烤火。
火塘,是以前常见的人多的烤火方式,尤其山区,家家户户都有火塘,火塘是用条石或木架围起来的火坑,一众人围坐火塘烤火,有时顺便把饭菜做了,边吃边烤火。火塘上面悬挂猪肉、鸡、鸭、鱼、牛肉、肝、肺、肠等腊货。这种冷烟慢薰的腊货最好吃。有火塘的烤火房没有封楼板,有点漏风,但架不住大火烘烤,整个房子热烘烘的。缺点是烟和灰比较重。
火塘
火塘薰腊肉
火堆,家里人口少,客少,主人不那么讲究,火塘就不要了,随便把柴火一架,点燃后,往火堆边一坐,中间弄一挂钩,挂上水壶铁锅,可以边烤火边烧水做饭,当然也可以挂腊货。缺点烟多灰更多。
火堆
火炉,有一个铁壁炉子放烧柴火,铁炉子上放置水壶铁锅,既烤火又烧水做饭。
火炉
火盆,主要功能是烤火,柴火不能大烧大放,主要放炭和火头(柴火熄灭后的黑头,靠平时积攒,我们这里的土话叫火哧),这火烤得后背冷,不够大气。
火桌,这种方式也是只烤火,将桌子架在碳火炉上,把烤火被往桌上一铺,大家往被子里下一坐,只留头在火被上,坐几小时不愿动身,一动身就冷,后背烤不到。这种烤火是辛苦活。
火凳,个人烤火神器,冬天打麻将的最佳座椅。火气上全身,不过要多喝水。
火灰桶,做完饭灶里的火灰用桶子装着烤火。
火笼,双手插在火笼提手下,出去串门,回来再讨点热火灰,串门途中手脸不冷。冬天小孩提火笼上学。
山区小孩提火笼上学
火箱,放几个炭头在箱子里,脚踏在火箱上,主要用来烤脚。现在快绝迹了。
壁炉,是我目前接触到的最高档、高效、舒服的烤火方式。壁炉类似于欧州人壁炉,柴火在炉中烧,烟通过管道送出屋外,热量通过炉壁、金属烟管散发出来,整个烤火房无焰无烟无灰无毒,温暖整个房间,犹如一个空调房,我每天蹭的烤火,就是以这种为主,幸福感很高。
来,看看老乡家里的柴火。
若要烤得舒服的大火,就得辛苦砍樵劈柴,湖南非常出名的地方戏剧花鼓戏《刘海砍樵》非常有意思,每个湖南人都能哼几句里面的唱词,湖南人喜欢烤火,对砍柴郎爱护有加,许个貌美如花的胡大姐给他做妻子,勤快的砍柴郎过上幸福生活。
刘海砍樵
传说与湖南北面湘邻的湖北人不烤火,我去过大冶、洪湖地区、江汉平原、长江边的监利石首等地,确实不太烤火。于是有网友调侃湖北老俵不烤火:靠一身正气功硬扛,敢叫自己武汉;哈气暖手,竟汇集成云梦大泽;不停地战抖奔跑,终踩出九省通衢。哈,哈,哈,杜撰的。
湖南人深谙烤火的好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众人拾柴火焰高。
湖南人烤火,超出别样境界,把吃辣椒出汗暖身看成是烤火,长沙火车站有大红火炬辣椒标志,外地人一出长沙火车站看到这个建筑顿时感觉到湖南的热火。吃辣椒算不算烤火?你说了算,抗美援朝不少吃辣的冰雪战士怀惴辣椒咀嚼抗寒,直得我们铭记。
聊天话题,没有价值观宣扬,不认死理,不似芯片航母关乎国运,烤个火,调侃一下,打发时间,来!煨烤的红薯熟了,剥一个吃,堵住你骂我的嘴。
火凳不会烧屁股吗?[滑稽笑]
[点赞][点赞],照片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