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没了300亿,农夫山泉有点冤

科技派代说 2024-08-15 03:59:24

作者 | salmon

编辑 | 天宇

农夫山泉又摊上事儿了!不过,这次属实有点冤枉。

三天前,香港消委会直接点名,从农夫山泉瓶装水样本检出每升3微克的溴酸盐,达到欧盟关于溴酸盐最大限值。消息一出,“农夫山泉溴酸盐含量超标”话题迅速上榜,无疑是给国民近期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油上浇水”。

受此影响,农夫山泉股价两天内跌去7.4%,市值蒸发近300亿港元。

不过事情很快迎来反转,农夫山泉火速发出律师函,澄清事实,最后让香港消委会道歉了。农夫山泉股价也在近2天反弹超8%,涨回事件发生前的市值,再次赢回了市场的信心。

|农夫山泉速递律师函,香港消委会“打脸”

香港消委会在报告《饮水思源 30瓶装水口味、矿物、安全检测》中点名农夫山泉含量超标的溴酸盐到底是什么?

溴酸盐是饮用水中常见的杀菌副产物,通常由臭氧杀菌处理过程中生成。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认为,溴酸盐对实验动物有致癌作用,因此被定为2B级潜在致癌物。

因此,当这一报告发出时,本就对食品安全十分敏感的消费者更加坐立难安,甚至有人表示“刚在订单里退了油,又要退水”。在众人认为农夫山泉要遭遇重大品牌危机之时,其迅速反应,在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甩出了“律师函”。

农夫山泉指出香港消委会在评价过程中存在三大错误:适用标准错误、标准判断错误、明显主观误导。农夫山泉认为,其产品为饮用天然水,而非天然矿泉水,因此不应按照欧盟天然矿泉水的标准来评价。

即使按照欧盟饮用水安全标准,溴酸盐安全含量为不超过10微克/升,而农夫山泉的产品溴酸盐含量为3微克/升,完全符合相关标准。

农夫山泉认为香港香港消委会在进行评价时,回避直接表述“合格与否”这样的重要结论,却故意混淆安全标准,使用“达到上限”这样极易导致消费者误解产品安全性的不严谨表述。

“贵会做这样的表述,显示了明显有意图的引导性。贵会发文后,在香港及内地广大消费者群体中造成恐慌,给农夫山泉这样产品本身完全合规合格的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农夫山泉直接“硬刚”香港消委会,并表示,“希望香港香港消委会立即作出澄清、道歉并消除影响,不然将采取进一步行动。”

香港消委会也快速回应此封“来信”,与农夫山泉代表会面交流后,7月18日,香港香港消委会发表《就“农夫山泉”测试样本结果的澄清》,指出农夫山泉有关产品不是“天然矿泉水”,亦非“纯净水”,而是“饮用天然水”,而该公司采用的标准为其生产地,即内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

就此,香港消委会将该样本列为独立类别——“饮用天然水”,并重新评分。重新评分后,该样本的整体表现由4.5星调整至5星,所有测试样本均未发现有害物质超出世卫的相关准则值,可安心饮用。另外,香港消委会还对此次因样本归类出现落差,而引起的误会,表示抱歉。

至此,短短三天,农夫山泉打了一场有惊无险的公关战。有业内人士分析,这种以公开信形式发布的律师函,更多是给公众看的,是从市场公关的角度出发,为了表态,在舆论上进行止损,未必会有后续,可能会不了了之。也就是说,公关战结束后,律师函也就完成了使命。

但消费者的情绪真的能够被快速安抚下来吗?

受事件影响,7月15日,农夫山泉大跌4.56%;7月16日,下跌未止,再跌2.84%,两天跌去7.4%,市值蒸发近300亿港元。虽然在17日发律师函,18日发澄清消息,农夫山泉股价两天涨超8%,挽回了市值损失, 但是对消费者产生的担忧情绪,以及品牌信誉的影响,不是短时间内能平复的。

公关战的使命虽然即将完成,但是品牌信任的修缮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农夫山泉作为国民品牌常青树,一直以来都直面风浪,3月份曾也一度被“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它要如何在舆论浪潮中的掌好品牌的舵?

|今年三月到七月,农夫山泉发生了蜕变

在今年三月,农夫山泉遭受了一场严重的舆论风波。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在追思会上送上的花圈,挽联上写着“沉重悼念宗庆后同志”,被网友指责缺乏诚意。

随后,有关娃哈哈与农夫山泉的旧日纷争引发热议,钟睒睒被网友指责“忘恩负义”,并有言论称宗庆后与钟睒睒是“农夫与蛇”的关系。

此后,“农夫山泉”相关话题网络热度不断,相关词条频繁冲上微博热搜。网友关注点不断发散,相关话题涉及农夫山泉的包装、质疑农夫山泉及钟睒睒不爱国等问题。其中,#谁在围剿农夫山泉#话题阅读量达1.5亿次。

网络上出现大量“捧娃哈哈、踩农夫山泉”的文章和视频,连农夫山泉的直播间都被“谩骂声”霸屏,导致主播无法正常直播。

随着事件发酵,3月1日到8日,短短8天时间,农夫山泉的市值缩水约324.8亿港元。截止到3月12日收盘,农夫山泉股价报收42.6港元,其总市值为4790.99亿港元。

彼时舆论围剿的情况不容乐观,农夫山泉选择公开回应和解释。,钟睒睒更是亲自下场,遵循黄金24小时的危机处理法则。

钟睒睒通过农夫山泉各平台发布文章《我与宗老二三事》,试图澄清各种谣传,并表达了对宗庆后的敬意。农夫山泉客服也对包装设计进行了解释,称东方树叶绿茶产品标签上的建筑图案,是根据中国的寺庙建筑形象所做的艺术创作,并不是日本建筑。

农夫山泉副总裁周力也在朋友圈发文回应称,宗庆后先生的离世被一些人利用来攻击同城的另一家企业,并成为舆论热点。他指出,宗庆后先生九泉之下可能也没想到自己的离世会引发如此大的风波。

但这次黄金法则并未奏效。从钟睒睒的回应,以及农夫山泉副总裁周力的朋友圈能够感受到:钟睒睒感受到了委屈,农夫山泉感受到了委屈,农夫山泉的经销商更是觉得无辜:卖农夫山泉怎么像是罪人?在这种对抗式的交流下,更大的舆论风波来袭。

农夫山泉没有准确分析危害、找准关键环节,反而低估了危机,一味地与同行、行业和媒体对抗,而且单纯以情感诉求来进行公关,这不足以解决问题。最终此次事件被媒体人称为最差的公关事件。

与三月相比,农夫山泉在六月份的处理方式更为直接和强硬。农夫山泉向香港消委会发出律师函,要求对方就其基于错误理解和非专业分析发表的文章道歉。这种直接且强硬的态度,有效提升了农夫山泉在公众中的形象,因为它显示出公司对事实真相的坚持以及保护自身权益的决心。

但这算是公关成功了吗?农夫山泉两次以身涉险,为品牌敲响了警钟。

|农夫山泉敲响的警钟

在三月,农夫山泉被围剿,选择了情感诉求的方式进行公关。然而,这一策略并未能有效平息舆论,反而导致了更多的负面情绪,加剧了品牌的危机。

而七月农夫山泉面对溴酸盐事件时,则选择了更为强硬的法律手段,他们向香港消委会发律师函,指出其错误并得到了对方的澄清与道歉。但这一事件仍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

消费者对农夫山泉的产品质量产生了怀疑和不安,律师函的中止和消委会的澄清都不代表这场公关结束了,甚至三月份的余波依然在影响农夫山泉的品牌声誉。若是单纯使用法律手段,依然不能赢回消费者的信任。

两次策略的差异不仅体现了公司在危机管理上的灵活调整,也揭示了一个关键点:在面对舆论危机时,单纯依赖情感沟通或法律手段都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企业需要采取综合策略并灵活运用。包括但不限于透明沟通、积极回维护品牌信誉和法律支持等多方面,以实现长期的品牌形象修复和危机预防。

其次,透明沟通十分重要。无论采取何种策略,透明沟通始终是品牌危机应对的关键。企业需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解。

再次,公众情绪的引导是关键。在危机公关中,企业不仅需要传递信息,还需要关注公众情绪的变化。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引导,可以减少公众的负面情绪,增强公众对品牌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预防机制应当时刻在线。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危机预防机制,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这不仅可以在危机发生时快速响应,也能够在日常运营中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农夫山泉的两次危机事件,不仅是对企业自身的警示,也为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在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中,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和灵活地应对危机,维护品牌形象,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

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建立不易,且行且珍惜。

0 阅读:0

科技派代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