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心绞痛怎么办?心血管健康亮出“红色警报”,万不可大意!

雨琴评健康 2024-12-14 15:08:45

心绞痛,这一由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或胸闷症状,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小毛病”,缓一下就好了,实则不然。它可能是心血管健康亮出的“红色警报”,需引起高度重视。频繁的心绞痛不仅预示着心脏正承受着异常压力,更可能逐步发展为更为严重的心脏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衰,更甚者可能会威胁到生命。因此,面对心绞痛,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而应积极采取行动,了解原因,寻求治疗,以及采取措施预防其再次发生。

心绞痛:心脏健康的红灯信号

心绞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疼痛或压迫感,这种不适感可能伴随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或乏力等症状。疼痛可能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寒冷天气而加剧,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后可有所缓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它。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直接体现,而冠状动脉是心脏自身血液供应的主要通道。长期的供血不足会加速冠状动脉的硬化和狭窄,增加心肌梗塞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衰,威胁患者的生命。

及时就医:诊断与治疗的关键

面对心绞痛,及时就医是首要任务。通过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心绞痛,治疗将围绕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担、预防血栓形成等方面展开。在治疗心绞痛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是基础,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如通心络胶囊,可达到协同增效,防治结合的效果。该药能够改善微循环,促进心肌血液灌注,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而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还可以通过血液保护、血管保护、心脏缺血保护等多个环节保护心脏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调整:全方位守护心脏健康

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患者应选择富含纤维、低饱和脂肪的食物,减少盐分和糖分的摄入,保持健康体重,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以增强心脏功能,坚决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及学会管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措施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降低心绞痛的风险,为心脏健康提供全方位的守护。

心绞痛的危害性不容小觑。它是心血管健康亮出的“红色警报”,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心脏的健康状况。健康是无价之宝,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一起关注心脏健康问题!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