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区通上了燃气,市民的生活愈发便捷;香树路菜市口红绿灯时长重新设置后科学合理,市民过马路安全无忧;河水清澈如镜,河岸绿树成荫,市民常常对这番美景点赞不已……
从最初收到群众反映的线索、到深入实地走访调查、仔细核实情况、从依法制发检察建议、再到持续密切跟进……这些看似平凡琐碎的“小事”,正是德江县人民检察院以检察建议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德江县人民检察院紧紧聚焦公益诉讼职能,充分发挥检察智慧与力量,围绕群众民生出行、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先后发出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检察建议,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司法监督+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积累了宝贵的“德江经验”,有力地助推了德江县域高质量发展。
检护民生安全
守护民生安全,需以雷霆之势、铁腕手段强力出击,公益诉讼恰似一把出鞘的利刃,有力地叩问并推动监管效能的提升。
“这地摊上的假药真是害人不浅,幸亏有检察院出面整治,现在买药我可放心多了!”曾深受假药之害的一位老人心有余悸,却又满是感激地说道。
去年6月,乡镇集市上无证售卖“追风透骨丹”等假药的现象频发,严重威胁群众健康。德江县人民检察院在获取线索后,迅速主动出击,通过公益诉讼立案展开深入调查,全面固定证据链条,并及时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随后,相关部门对19个乡镇集市进行了突击检查,让5名违法者受到法律制裁被立案查处,罚款12万元形成强大威慑。
以此为契机,还推动构建起“部门联动、常态巡查、宣教结合”的立体化监管机制。同时,向群众发放了600余份科学就医宣传手册,提高民众健康意识。经过专项整治,全县乡镇集市假药投诉量大幅下降,基层用药安全防线得以全面筑牢。
不仅如此,县城原香树路菜市口人行横道线施划不合理,部分车流量、人流量较大的路段未设置红绿灯,已设信号灯的路段信号灯时间过短等问题,给群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尤其对老年人、孕妇、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构成较大安全隐患。德江县人民检察院洞察这一情况后,及时立案调查,并制发检察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履职,科学合理地规划、增设、变更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线,为市民营造了更加安全的出行环境。
德江县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为有力武器,聚焦民生安全的多个关键领域,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听证会现场
破解民生顽疾
公益诉讼绝非局限于对违法行为的即时纠正,它凭借强大的执行力与广泛的影响力,破解困扰群众已久的“老大难”问题,切实捍卫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真心感谢检察官!在检察机关的依法监督下,小区的燃气设施终于动工建设了,困扰我们多年的烦心事总算是解决了。”县城多个小区的业主们或是致电表达感激,或是送来锦旗致谢,德江县人民检察院收到了来自群众的诚挚谢意。
去年5月,“益心为公”志愿者严女士向德江县人民检察院反映,她所居住的小区交房已三年有余,可天然气却一直未能开通,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检察官迅速展开走访核实,发现该县多个小区均存在未安装燃气设施的情况,这无疑严重侵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德江县人民检察院在公开听证后,及时向县住建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案涉小区完成燃气管道建设。
然而,德江县住建局虽督促公园道8号小区相关建设单位缴纳了燃气工程安装费用,但其余小区却并未进行实质性整改,公共利益持续受到损害。在多次沟通无果后,去年10月中旬,德江县人民检察院果断向江口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地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今年1月初,江口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最终,法庭当庭判决支持了德江县人民检察院的全部诉讼请求。目前,公园道8号小区已顺利开通天然气,其余小区的燃气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
德江县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为有力抓手,深入民生一线走访,直面破解一件件关乎民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守护青山绿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落实离不开法治保障,公益诉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与优质服务。
两年前,检察官在走访中发现,位于该县楠杆土家族乡大龙村大坡组的一家养猪专业合作社,存在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无害化处理,便直接排放至约300米宽空地上的情况。德江县人民检察院迅速行动,向环保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督促整改。在检察监督的推动下,该合作社及时进行了整改,有效遏制了环境污染问题。
玉溪河,穿德江县城而过,它不仅是长江流域乌江水系马蹄河支流的上游,更是德江人民的母亲河。然而,随着城区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开发的加速推进,玉溪河的防污治污问题日益严峻。自2015年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德江县人民检察院便高度重视玉溪河的治理工作。检察官们先后上百人次实地调查、走访调研,创新开启检察建议“1+N”模式。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多个部门主动担当、积极履职,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
如今的玉溪河,河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河两岸绿树成荫,与河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市民们常常漫步河畔,对这焕然一新的美景赞不绝口。
在守护青山绿水的行动中,德江县人民检察院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行为。同时,根据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督促违法行为人通过缴纳生态修复资金、增殖放流、补植复绿、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修复等多种方式,将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在办案过程中,积极运用磋商、公开听证、提起诉讼、司法确认等多种形式,力求做到案结事了,切实实现保护公共利益的根本目的。
德江县人民检察院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勇担使命,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画卷。
促进法治宣传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的力量如春雨润物,悄然深植于人心。
今年1月,德江县人民检察院携手央视《法治在线》栏目,对一起小区燃气诉讼案进行深度报道,一时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趁此契机,该院迅速开展“公益诉讼进社区”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活动期间,发放案例手册2000余份,设立的法律咨询台为120人次群众答疑解惑,让群众对法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为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保护,德江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发展“益心为公”志愿者48名,鼓励群众踊跃投身公益诉讼志愿服务,努力营造“人人知晓公益、人人参与公益”的良好氛围。
在普法宣传的道路上,德江县人民检察院善于抓住关键节点。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等重要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制作精美的宣传展板和醒目的标语,向群众发放《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传》《世界环境日宣传画册》《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宣传手册》等资料,让生态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不仅如此,德江县人民检察院还精心选取具有典型和代表意义的生态资源类案件,以庭审为课堂,向旁听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德江县人民检察院与德江县人民法院携手共建乌江流域中游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教育基地。该基地集生态司法修复、法治宣传、警示教育等功能于一体,主要针对生态环境民事和公益诉讼案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通过案例展示、增殖放流等基地活动,广泛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
德江县人民检察院在法治宣传的道路上稳扎稳打,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姚强
通讯员 杨勇
编辑 何琴
二审 张谌
三审 黄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