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吾情|秋月照保河

天眼新闻 2024-09-17 10:10:27

秋月不是月,保河也不是河。

秋天的风吹过山峦,几只鸟影划天空,云朵便高了些许。阳光一片一片洒落于山间村寨,草木、便道、房檐,甚至连静默的广告牌,也仿佛多了些生气。

沿碧阳大道,从毕节市区驱车十来公里,听完一首音乐,便到了七星关区梨树镇,向左转弯驶入小道,一座高大的牌坊横跨路中,上书:保河社区。老聂早在路边等候我们,老聂名叫聂祥仲,今年70岁,人长得精瘦干练,简短交流几分钟,他便领着我们走进了梨园。

梨园不大,梨子却长得很大,一个个悬挂在枝头,体型圆润饱满,皮色青中泛黄,仿佛在向我们炫耀秋之神韵。老聂说,这个品种叫秋月,最为畅销。老聂说着,从枝头摘下梨子,取出小刀,削了皮,递给我,咬了一口,果肉清脆,汁水充盈,味甘绵长,令人神清气爽。这便是保河秋的味道了。

其实,早些年,梨树镇没有梨。人们弄不明白,为什么把一个没有梨的乡镇,叫作梨树镇。

1994年,当地林业部门在保河试种了30亩梨树,1996年,30亩梨喜获丰收。

老聂便是最早参与种植且学习栽培技术的人,当时,他仅种了100余棵。全家4亩地,一年四季,就靠它们维持生计,这100余棵梨树,占了1亩,粮食不够吃,种了树,更没有吃的,老聂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树种下后,为了弥补这1亩的亏空,老聂不得不在农忙之余,做些小生意补贴家用。

1996年秋天,老聂算了一笔实账,得出一个结论,种梨的产值是种苞谷的30多倍。老聂只是保河1996年的一个普通案例,在老聂等的带动下,1997年,保河开始大面积退耕还林,梨树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三年后,保河年人均纯收入从1800元增加到3200元。

从梨园走出,我们来到老聂家院坝里,之前悬在天空那几朵白云,不知什么时候,挂在了不远处的高架桥上。秋风习习,虫鸣声声,不时有车辆停下,向老聂询问梨价。受气候影响,相对往年,今年的梨产量要低些,价格自然要高些。

在保河,老聂不是种植大户,仅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小户”,小到只有3亩,不过,小而精,小而优,他的梨要比其他人家的长得好。近30年来,让老聂声名大噪的,是他自学的栽培技术。

1996年,林业部门的同志丢给老聂几本农技书,老聂把它们奉为至宝,白天人不离地,夜晚书不离手。除掌握育苗、选地、栽种、防虫等常规栽培技术外,在书上,老聂还学会了插皮接、嵌芽接、腹插接、劈接法等十几种果苗嫁接方法,老聂告诉我们,在实际中,运用得最多的,还是蜡封嫁接法。

将石蜡熔化,加热到100℃左右,把接穗浸入熔蜡中,迅速取出。于是,接穗便被均匀涂抹了一层薄蜡,起到了很好的密封效果。蜡封的关键,是掌握火候,石蜡温度超过 130℃会烫伤芽,低于 90℃,接穗蜡层附着较厚,容易发生裂痕,造成接穗失水抽干。在密封和嫁接过程中,蜡封比塑料薄膜接穗省工省力,成活率更高,生长也更旺盛。

听着老聂的讲述,我们不禁感叹,老聂这个“土专家”,已“土”成了精。2002年,老聂率先给自己的梨套袋,许多人不理解,认为套袋后,梨不见光,长不大,长不甜。殊不知,套袋后的梨,不仅防冰雹、防虫害,还长得更加硕大,更加香甜。

保河人说,跟着老聂学,肯定没有错。不仅是保河,2003年开始,除七星关区外,老聂还奔波在大方县、威宁县、遵义市等地的许多乡镇,为当地种梨户提供技术帮助。2005年,一部以老聂为拍摄对象的电视纪录片《梨人》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老聂上了电视,保河也跟着上了电视。

梨树镇,成了名副其实的梨树镇。

从1994年开始,经过不断探索,保河梨种植品种,从当初的黄花梨,到长十郎,再到今天的秋月,历经了十来个品种的更替,保河人就是在这样的摸索中,不断前行的。2020年,保河成立了自己的梨种植专业合作社,2023年,保河种植梨1万余亩,其中精品种植3000多亩,仅精品种植,产值就近2000万元。2023年,保河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2万元。

秋月是梨,是保河人心中的致富果。秋月也是月,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让保河人的梦境照见了现实。

老聂告诉我们,保河社区正在积极争取,准备建一个梨产品深加工厂,我们问,生产什么?老聂说,梨膏糖。

老聂对我们说,过五六天,另一片地里的梨,将成熟得更好。他说,要来吃梨啊!

我们告别老聂,已是秋天的黄昏,那几朵白云,落在了地上,被夕光染成了红色。顺着秋风吹拂的方向远眺,一轮明月,正挂在天空边缘,向着保河移来。

文/高锋 徐源

编辑/邱奕

二审/舒畅

三审/黄蔚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