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刘表手下活跃而无能的将领

末学后进乐 2025-02-11 20:08:55

刘表手下能人不少,比如后期投靠刘备的黄忠、魏延,投靠曹操的文聘,都是能征惯战的勇将,只是刘表没有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所以这些人前期也就没有多少表现的机会。唯独一人例外,那就是黄祖,刘表活着的时候,他可以说是荆州地盘上最活跃的武将。

第一次出场,屡战屡败,转败为胜时被俘

黄祖在《三国演义》第七回出场。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孙坚偶然在洛阳城中得到玉玺,于是他带着自己的人准备返回江东,不料在归途中,被接到袁绍密令的刘表拦劫,自此孙坚和刘表结了仇。

江东猛虎,有仇必报。孙坚逃回江东,重整旗鼓后,跨过长江欲找刘表报仇。刘表也不示弱,派黄祖领江夏之兵为前锋阻击孙坚。

诸葛亮后来说过:水路交兵,弓箭为先。黄祖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长江边上埋伏了大量的弓弩手,只要江东的战船靠近岸边,顷刻间万箭齐发。一连三天,东吴水军被射退了几十次。看起来,黄祖的打法似乎很有效,但他不知道,孙坚有勇也有谋,吴军的进攻都是佯攻,意图是要消耗黄祖的弹药,果然,经过三天的狂射,黄祖军的箭射光了。

接下来该孙坚反攻了。他让人把敌军射到船上的箭都拔下来,一共得了约有十万支箭。这真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孙坚以彼之道,还彼之身,将十万支箭全部送还给黄祖,不过用得是强弓硬弩。

黄祖丢了樊城,败走邓城。孙坚弃舟登岸,开启陆地作战模式。邓州城外,黄祖带着张虎、陈生两员大将迎敌,只一阵,张虎被韩当砍死,陈生丧生于孙策箭下。黄祖仓皇逃窜,逃进襄阳。

吴军乘胜追击,包围了襄阳。刘表一边守城,一边派吕公突围,去袁绍处搬救兵。孙坚领兵追杀吕公,在岘山中了埋伏,死于箭石之下。

孙坚一死,江东军心大乱,黄祖、蒯越、蔡瑁趁机冲出襄阳城,给江东军来了个绝地反杀,然而,就在荆州军逆势翻盘的时候,黄祖戏剧性地被他的本家黄盖活捉,成为了交换孙坚尸体的筹码,真是福祸相依,世事难料。这也说明,黄祖不仅武力不行,战场上的警觉性也很差,不然,为啥被抓的人不是蒯越或者蔡瑁呢?

第二次出场,被自己的主子当枪使

黄祖第二次出场在小说第23回,这一回的主角是祢衡。

曹操想派孔融去荆州游说刘表,孔融不愿意去,他向曹操推荐了祢衡。曹操对祢衡的态度很傲慢,没想到祢衡比他更傲,不仅傲而且狂,他不仅把曹操手下有名的文臣武将挖苦了个遍,而且还当众把曹操狠狠地骂了一顿。

曹操心里很生气,但装作很大度,他没有太过为难祢衡,只是把他强派去了荆州。

AI作品,击鼓骂曹

刘表虽然没什么进取心,但智力还算在线,他一眼就看穿了曹操想借刀杀人的小心思。所以,尽管祢衡对他百般讥讽,他却没有发作,而是转手又把祢衡送给了黄祖。

黄祖是个直男,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他请祢衡喝了一顿大酒,趁着醉意,他问祢衡:“祢衡,祢衡,你看我是不是天下最靓的仔?”祢衡微抬醉眼看了看黄祖,说:“我看你像庙里的泥胎!”黄祖大怒,遂斩祢衡。

刘表自己不想做恶人,却陷部下于不义,让黄祖背上了害贤的恶名,这样阴险的主子,亏的黄祖还在一线为他卖命。

第三次出场,养虎为患丢了性命

甘宁是一员虎将,起初混黑道,后来浪子回头,想找一家正经单位上班。他的第一个老板是刘表,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刘表成不了气候,就准备跳槽去东吴,结果在长江边被黄祖拦下,留在了江夏。

总部都留不住的人才,分公司想留住,也不知道这黄祖是这么想的,关键是他给的待遇也不高,即便是甘宁积极表现,射杀了东吴的猛将凌统,黄祖也没有任何奖赏,因为他压根儿看不起甘宁,在他心中,甘宁终究是个贼。

由此看来,黄祖留住甘宁,大概是知道他的本领,不愿意让他去投奔敌方。可是把自己厌恶而又有能力的人留在身边,也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岂不是养虎为患。

果然,甘宁最终还是带着对黄祖的满腔恨意逃到了东吴,孙权尽弃前嫌,任命其为大将,跟随自己征讨黄祖,在战场上,甘宁如虎入羊群,勇不可挡,而且死盯着黄祖紧追不舍,最后一箭将其射死,既报了黄祖对他的羞辱之仇,也报答了孙权对他的知遇之恩。

总结

黄祖应该是刘表手下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他所驻守的夏口,是遏制孙权北进的桥头堡,据长江之险,易守难攻,但除了甘宁射死凌统那一次,夏口竟然每次都被攻陷。究其因,一是黄祖不会识人,也不懂用人;二是黄祖在作战方式单一,只会简单的攻守,没有谋略。这样的人,再活跃也不过是跳梁小丑。

(参考三国演义,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35

末学后进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