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很大,大到无法想象。其实,宇宙很小,小到可以窥视到里面的角角落落。如果有一个巨大的智能体站在宇宙之外,看着无数个仿如果冻似的透明小球时,一定会不假思索地以后者作答。
在我们的感官世界里,所谓的一切大小,无不建立在参照对比的基础之上。科学家观测到星系彼此之间在远离,故推测宇宙处于膨胀之中。可是,是否思考过,如果宇宙被挤压发生了变形,处于挤压点周围的星系,同样会彼此远离。如此情况,宇宙并没有发生膨胀,只是发生了变形而已。
我们还可做进一步思考:宇宙既没有膨胀,也没有缩小,并且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形现象,但是,宇宙内的一些星系,却在非等比例缩小。比如我们的太阳系,如果我们的太阳系正在非等比例缩小——太阳系内的所有星球以及星球上的所有存在物,包括我们寄居的地球以及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体和非生命体——那么,我们天文学家观测到的星系远离现象(科学上主要以红移效应和宇宙背景辐射图作为分析基础),就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太阳系在缩小而导致的相对“错觉效应”。比如,两个相对物体,其中一个毫无变化,另一个却在发生变化,那么,对于正在发生变化的物体而言,当以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观看时,就会造成一种对方在发生变化的错觉效应。
不妨我们进一步再扩展一下思维:假如我们银河系正好处于宇宙的边际,银河系之外的其它星系并不属于我们这个宇宙,而是来自于其它宇宙的光影。那么,我们观测到其它星系在彼此远离的现象,便有三种情况可解释:
第一,有可能是我们的银河系所在的宇宙在缩小,相对而言,便会以为其它的星系在彼此远离。此种情况,只是把自己所在位置想当然地当成了不变的基准,从而导致的相对错觉效应。
第二,或是我们银河系所在的宇宙,在远离其它星系所在的宇宙(一个或几个),以“己”为参照,相对而言,其它星系仿佛在远离。
第三,其它星系所在的宇宙在远离我们银河系所在的宇宙,即其它星系确实是在彼此远离,或离我们远去。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我们的宇宙处于膨胀之中,因为我们的宇宙或许与其它星系所在的宇宙,并不是同一个宇宙。
从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三个关键点来反驳“宇宙膨胀论”:第一,宇宙变形的可能;第二,参照物的可能;第三,可能处于不同的宇宙。这三种情况,都可以让人类的天文学家和研究者“误入歧途”。所以,「宇宙膨胀论」可能并不正确。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