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文化传承:从避邪祈福到爱国情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井普椿的独白 2024-12-18 12:39:52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从最初的避邪祛灾到后来的爱国情怀,端午节的内涵不断丰富,粽子、艾草、龙舟赛,每一项传统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屈原的故事,更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一层崇高的精神意义。

那么,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历史演变?

——【·端午流变·】——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字面意思是“初始”,“午”属十二地支第七位马,用于计时。

“端五”即初五,农历五月也是午月,“端五”慢慢演变成了“端午”。

农历五月正是仲夏,《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这一天有很多种叫法: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菖蒲节、解粽节、屈原日、女儿节等。

战国时代已有五月五的记载。《礼记》中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秦以后国家统一,南北方的端午习俗进一步融合,主要的风俗是避恶和避灾。

唐代端午风俗在沿袭前朝的基础上越来越丰富。《酉阳杂俎》记载:“北方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是日又进长命缕,宛转绳结,皆为人像带之。”

用丝线结成人形,佩戴用于装饰辟邪,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明清。

据记载,唐时已出现粽子。《文昌杂录》记载:“唐时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其中,“百索粽”还是皇帝赏赐大臣的食品,这时的端午节主要侧重于避灾祈福。

宋代文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五日重午节,又曰‘浴兰令节’……杭城人不论大小之家,焚烧午香一月,不知出何文典。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桅艾争香,角黍金色,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

从中可以看出,上至富贵官宦之家,下至普通百姓,都在端午这一天举行节日活动。可见,端午节已经成为一个完整成熟的节日,有特定的习俗、仪式。

今天,我们谈到端午节的来历都认为与纪念屈原有关,事实上最初有纪念勾践、曹娥、介子推、伍子胥等多种传说。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战胜困难,大败敌国,建立自己的国家,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曹娥是一位渔夫之女,寻找被江水吞没的父亲,用孝心感动天地,被百姓当作河神祭拜;介子推割肉奉君,忠心耿耿,其忠义孝顺的品格千古流传;伍子胥为父报仇,忠于吴国,爱护百姓,受到吴越一带百姓的爱戴。

在历史的传承中,最终选择投江殉国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主要纪念对象体现出端午在最初祈福避灾的基础上增加了人伦道德的主题。

以历史人物为核心,围绕这些有气节的历史名人来解释习俗活动,表达出中国人民的价值选择。

——【·符号意义·】——

节日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日子,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符号。

正因为有这些符号,节日才与其他日子区别开来,这些节日符号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发生变化,能够反映出我国传统节日的特征。

作为节日文化的重要载体,节日符号在传承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是视觉符号、味觉符号,还是精神符号,体现出各民族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端午节的代表符号归纳起来有粽子、五色线、艾草、雄黄、龙舟,还有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屈原。

(一)屈原

今天,人们谈到端午节必然会想到屈原。传说,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因被小人陷害而革职流放。在流亡途中,屈原走到汨罗江边抱石投湖而亡。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屈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刚正不阿的品德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其成为传统文人的典范。闻一多在《人民的诗人——屈原》中指出了屈原与端午的密切关系:“惟其端午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和中国人民同样的古老’,足见它和中国人民的生活如何不可分离,惟其中国人民把他们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转让给屈原,足见屈原的人格,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如何重大的作用。”

屈原是中华民族唯一一个用节日来纪念的人物,足以证明人民群众认可、喜爱屈原表现出的忠君爱国的坚贞气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屈原在端午节中的意义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符号象征。

(二)粽子

人们普遍认为端午吃粽子与祭祀屈原有关,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粽子的雏形角粽(角黍)就已经出现。

角粽是一种夏季食品,用粽叶或者竹筒包裹糯米蒸煮而成,用来祭祀龙神或水神。作为人们喜爱的节日食物,不同的民族和地方有不同的做法。

在糯米内放入内馅时,北方地区以大枣为主,南方地区则以绿豆沙、咸蛋黄、腊肉等做馅,口味也分甜和咸。

西晋《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这里作为节日食物的粽子还没有和屈原产生关系。

粽子成为祭祀屈原食物的说法最早见于南梁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这里记载了用粽子祭祀屈原的传说,人们将“筒粽”投入江中供蛟龙食用,粽子祭祀屈原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三)五彩丝、艾草、雄黄等

文献记载,很早以前老百姓就在端午这一天用红色桃印装饰门,在家门口悬挂艾叶、手上系五彩绳等来避邪消灾。

汉代应劭《风俗通义》记载:“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避兵缯。”

其中,五彩丝中的白、青、黑、红和黄色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

人们以农历五月五日为节,并在这一天举行特定的活动,佩戴和挂上特定的东西,目的在于辟邪消灾,求得家人健康平安。

农历五月初五正是初夏时节,蛇虫开始大量出没。古人为了驱赶蛇虫,在家中准备雄黄,用以治疗蛇虫咬伤。

也有传说是在屈原投江殉国后,一位老中医把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醉晕鱼虾,不让它们吞食屈原的尸体。

后来,百姓便有在端午喝雄黄酒的习俗。

这些习俗体现了民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生存智慧,这是古人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观和自然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精神象征符号。

(四)龙舟

传说,赛龙舟是为了拯救屈原,驱赶江中的鱼群。南朝梁人《续齐谐记》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如今,全国各地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纪念屈原的习俗十分常见,长江中下游地区龙舟赛最为盛大,影响最大。

明代诗人袁宏道《午日沙市观竞渡感赋》中写道:“金鳞圻日天摇波,壮士麾旄鸣大鼍,黄头胡面锦魅额,疾风怒雨鬼神过,渴蛟饮壑猊触石,健马走坂丸注坡,倾城出观巷陌隘,红霞如锦汗成河。”

很多诗人在作品中描绘赛龙舟时热闹喧嚣的场景和水手们高超的划船技术。也有学者认为,赛龙舟除了烘托节日氛围,也蕴含了古人对龙图腾的崇拜。

人们在端午这一天通过制作龙舟、赛龙舟等民俗活动聚集在一起,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加强人与人的联系,表达出一种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精神。

端午节具有时间上的转换意义,端午节习俗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以及生存智慧,是人们一种仪式感、娱乐性的表达方式,端午节文化起源于中国人和谐的自然观念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文化传承·】——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精神,其中展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顺应了自然的和谐生态观,民间竞技水上运动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当今中华民族文化建设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

屈原舍身取义、高洁的品质被后人尊敬,成为历代文人的楷模,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甚至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将端午节作为自己国家的节日。

屈原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作为优秀诗人的才华历来被人们传颂,是中国人民崇敬爱戴的先贤。

(二)顺应自然的和谐生态观

端午正是天气湿热的时候,蚊蝇、虫蛇大量繁殖,瘟疫容易流行,人们认为这是恶日开始,于是祈求驱邪辟灾,相应的民俗活动流行开来,体现出人们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很多都是根据自然规律来设置的,考虑到四季交替、日月轮换,在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的基础上总结规律,表达出古人对自然的尊崇和敬畏。

(三)集体主义精神

端午节习俗发展中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赛龙舟。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纷纷出门观赏龙舟赛。

北宋时期,王珪端午陪帝王“争看兰舟竞渡人”,苏辙“共传太液龙舟稳”,余靖“龙舟争快楚江滨”。

人们在龙舟赛中展示划船技术和体力,同一条船上的团体通力合作才能把船划得又快又好,各个不同龙舟的较量体现出龙舟队员的胆量和气魄。

在这种节日狂欢化的过程中,人们交流情感,放松心情,展示出节日的愉悦喜庆。

——【·小结·】——

端午节文化植根于中国人民生活基础之上,跨越时代、族群和地域,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文化认同力和文化凝聚力。

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许多西方节日传入我国,如万圣节、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等。

这些节日代表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伴随着商家的炒作,逐渐占据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对中国传统节日产生冲击。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更应该尊重本国文化,重视端午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端午节习俗的价值和文化特色,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在继承节日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

民族节日的发扬光大也是民族崛起和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

0 阅读:2

井普椿的独白

简介: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