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啊,书法里选字体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关键的是找到一种和自己性情合拍的书写风格。挑了一种字体后,就得好好研究它的来龙去脉,多吸收各种书法的精华。要是能在全中国的同类书法家里脱颖而出,那离成为书法大师就不远啦!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书法家,就是这方面的牛人,他叫赵长刚,1958年10月出生在山东淄博,还有个特别文艺的斋号叫“莲花书屋”。
赵长刚先生现在可忙了,他身上有好几个头衔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还有淄博书画院院长。
赵长刚先生从小就特别喜欢传统艺术,这么多年一直没闲着,天天练字,功夫没白下,成就特别显著,在书法圈里那是出了名的。1993年的时候,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了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结果一举拿下了一等奖,这一下子,他在书法界算是彻底火起来了。
后来,《书法导报》和香港《文汇报》这些大媒体都专门发了文章,讲他书法创作的事儿,这下他的名气就更大了。从那以后,赵长刚先生就成了书法界的“大忙人”,经常出现在各种重要的书法活动里,他的作品也一直拿奖拿到手软,成了书法界特别受关注的新星。
有评论家指出,赵长刚先生之所以受人尊敬,不仅在于他在书法创作上持续深入的探索,更在于他始终致力于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和内在意蕴,力图实现从审美层面到文化内涵的升华。在赵长刚多年的书法创作旅程中,他对佛学中所倡导的淡泊、宁静之境表现出了明显的向往。他逐渐淡化了笔法的外在形式,而是将笔触与个人心性相融合,追求一种笔法上的自然流畅——即笔法的简约、形态的简约、意蕴的简约,尽管形式上简洁,却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
这种在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淡泊之境,正是佛学思想中的一种精神追求。确实,书法艺术与人生的修养有着相似之处,它要求书法家拥有一颗淡泊明志的内心和持之以恒的专注力,同时还需要深刻的文化根基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洞察。赵长刚先生本人也曾表达过对书法艺术性的理解,他认为书法的美不仅仅体现在笔墨的运用上,而是通过笔触的力度、墨色的深浅、线条的粗细等丰富的变化,结合书写内容和情感的波动,以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精心布局,共同创造出既和谐又富有美感的书法作品。他强调,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和字形结构,是书法家情感和思想的外在表现,是艺术性和美感的集中体现。
简而言之,赵长刚先生,作为在儒家文化发源地成长起来的书法大师,他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不仅体现了当代书法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而且对山东地区的中青年书法家产生了显著的启发和引导作用。然而,近年来,赵先生更倾向于淡泊名利,选择远离书坛的喧嚣,以一种低调、谦逊的姿态行事。这种处世哲学,既是他个人性格的自然流露,也反映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敬意,这种态度无疑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