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参照苏联的模式在军中设立了军衔制,并于一九五五年进行了首次授衔。在随后的十年时间里,又为多人晋升了军衔。
在这十年时间里获得将军、元帅军衔的人,就是大家口中常说的开国将帅。如今,六十八年过去了,当初获得授衔的这批元勋,已经陆续离开了我们。
按照老一辈的话来说,他们这一批开国元勋本来是奉上天旨意下凡来救世的将星,如今阳寿已到,便重归天际,化成了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照耀着人间大地。
此时此刻,地面上仅存的将星,已经只剩下两颗了,他们就是100岁的开国少将王扶之和110开国少将张力雄。
作为新中国开天辟地的大功臣,王扶之和张力雄的名字,本来应该被如今中国的后生们所熟知。不过由于一些复杂的原因,如今的人对他们的生平事迹,往往缺乏了解。
写下这篇文章,是想趁着二位开国少将还在世,向大家讲述一下,关于他们的故事。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在向他们表达感佩与尊重的同时,还能传承到一些他们身上的“红色力量”。
从此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怎样变迁,潮流怎么变化,始终铭记“见贤思齐”的道理,学会择善固执,为了自己的理想,坚定地去做一个利己、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的好人。
一、110岁的张力雄少将接下来,我们先说今年已经110岁的张力雄少将的故事。张力雄是福建上杭才溪乡人。一九一三年出生。因为家中贫寒,他在1岁时就进了当地的造纸厂,当了一名童工。
一九二九年,红军在瑞金建立了中央苏区,同时在福建上杭一带向广大的工农群众和学生们开展革命宣传,张力雄因此第一次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并于当年加入中国共青团。
三年以后,张力雄正式参加了红军。十九岁的张力雄才参军就被组织上相中,把他当成干部苗子送到瑞金培训。
当年十月,张力雄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红军第三十四师一〇〇团一营,当了一名机枪连指导员。
当时的蒋介石,正调集了六十三万大军攻打瑞金,张力雄跟随大部队冲锋陷阵,成功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
由于在战场上的表现非常突出,所以领导就在第二年的元月,派张力雄去瑞金参加一个由中央军委召开的干部大会。张力雄得到命令后异常兴奋,因为他知道去瑞金可以见到毛主席。
当初张力雄还在纸厂工作时,就听过毛主席的大名,后来他参了军才听说毛主席在一九三〇的时候还去过他的家乡才溪,在那边做过一个“才溪调查”。
当时张力雄加入共青团已经一年了,但是他事先完全不知道有这回事,因此错过了与毛主席见面的机会。
这次听说去瑞金有机会见到毛主席的面,他马上就同意了。于是就这样,张力雄徒步走了七、八天来到了瑞金,然后他脑子里全部是与毛主席见面以后的假想。
比如毛主席见到自己后,可能会提什么问题,自己又该怎么回答。以及如果被点到名时,该以什么样的速度和姿势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双手又应该怎么安放才会得体等等。
张力雄到达瑞金后,果然听说要毛主席出席全国苏维埃大会第二次会议的闭幕式。会议开始的前一天,他因为担心去晚了只能坐后排,看不到毛主席。
于是张力雄一大早提前了好几个小时去“抢坐位”,结果到了会场才被告知——会场上的座次都是安排好的,并不是谁抢到了谁就能坐。就这样,张力雄被安排到了后排。
但是张力雄不甘心错过见毛主席的机会,于是机智的他就在散会之时提前跑到出口去等毛主席。等到毛主席走过去的时候,张力熊马上就站出来,“啪”地一下朝毛主席行了一个军礼。
毛主席一看,这小伙子军礼行得很标准嘛。于是马上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部队的呀?”他马上就回答自己叫张力雄,是哪个部队的。
等到毛主席问他是哪里人的时候,他马上说自己是上杭才溪人。毛主席听了眼前一亮,对他说:“才溪是模范乡呢,你要争取做模范啊!”
后来张力雄听了毛主席的话,果然做了一个军队的模范。一九三三年,张力雄当上了红军三四十军一〇〇团政治委员,后来他的部队成了长征中著名的“铁流后卫”。
一九三五年六月以后,红军决定兵分两路“北上”,由于部队内里有人闹分裂,结果导致张力雄和他的战友们“三过草地”,吃尽了苦头。
第二年,张力雄所在的部队与敌人马步芳的部队遭遇,爆发了“高台血战”。这一役,西路军三千人被打散。张力雄左腿中弹,被当地老百姓救下,最后藏在农民的粪车里才逃脱。
后来张力雄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屡立战功,因此在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校军衔,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后来,他当过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政治委员等职。
退伍之后,张力雄和家人定居在南京。他关心家乡教育,经常捐书、捐款,支持办学,同时还助力“武术入奥”。今年,张力雄少将已经是110岁高龄了。
二、100岁的王扶之少将开国少将中还活着的另一位老寿星,就是王扶之少将。一九二三年,王扶之出生于陕西子洲县,五岁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
后来因为父亲在延安一个地主家里打工,因此王扶之也去这个地主家里当了放羊娃。虽然家中贫困,但是王扶之的父亲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王扶之的父亲想尽办法托人送他去上学,让他背会了《三字经》和《百家姓》。后来由于实在没钱,所以三个月后,王扶之又只有回到家中,一边开荒种地,一边自学。
没想到就是这三个月的私塾教育,却让王扶之成了红军中的“小知识分子”。提起他参军的经历,当时也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一九三五年夏天,陕北红军在延安活动。某一天正在外面放羊的小王扶之听说来了红军,突然就动了参军打仗的念头。
原来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之前,当地已经发生了多次的军阀混战。再加上地理环境和天气的原因,闹过好几次饥荒,地方上还时常有土匪出没,老百姓们生存十分艰难。
后来红军去了延安,经常帮当地人挑水,打扫院落。王扶之听人说,只有共产党的红军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就找到红军征兵处,说自己要参军。
当时负责征兵的人问王扶之多大了,王扶之就说自己已经十七岁了。原来王扶之年纪虽然小,但是个子比同龄人略高。
再加上当时中国的孩子大多营养不良,有一些十六、七岁孩子的个头和十三、四岁孩子的个头也差不太多,于是那个红军把王扶之上下打量了一番,居然就同意让他参军了。
王扶之进入部队以后当了“娃娃兵”,跟着“少共营”的战士打了好几回胜仗。一九三六年,他因为“有一点文化”,被调到红十五团当了一名测绘兵。
后来,王扶之一路从通讯参谋升到作战参谋,成了黄克诚的手下。有一次王扶之和战友打仗的时候从敌人手上缴获了一辆自行车,可把大家给开心坏了。
当时这个玩意儿叫“洋马儿”,算是高级货。王扶之对这个“洋马儿”非常感兴趣,没花多少时间就学会了怎么骑。接着,他就经常在军队里给大家表演骑自行车。
时间一长,王扶之骑自行车的本事就变厉害了。王扶之的车技有多厉害呢?据说,他最后发展到骑车的时候可以双手腾空,用双脚去操纵车把行驶。
当时黄克诚是王扶之的领导,打仗的时候要负责作战指挥。因为战场是移动的,所以他得时常跑来跑去。
黄克诚的眼睛不好,行动起来不方便,王扶之就用自行车载着他去前线指挥。因此大家就笑着说他自行车上,载了一个“新四军三师指挥部”。
王扶之不光生性机智,胆子也特别大。有一次他化装成商人到日本人占领的地方去办事,办完了刚想走,就发现有日本人过来了。
这个时候王扶之寻思,如果自己一跑,马上就会暴露,于是他干脆就装成在打麻将,坐下来不走了。日本人上来盘查,他就说自己是经商路过来歇脚的。
接着王扶之装模作样地摸牌打麻将,日本人上来看了半天看不懂麻将的规则,就走掉了。其实他们不知道,王扶之根本不会打麻将。
抗美援朝时期,王扶之是某师的副师长。一九五二年夏季的某一天,他正在一个山洞里和志愿军干部开作战会议,结果美国飞机扔炸弹,把洞口炸塌了,大家都被埋进了土里。
最后王扶之在地下坚持了30个小时,终于被救了出来。大难不死的王扶之,在一九五三年五月回国。
一九五五年,王扶之被授予大校军衔,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一九七五年,王扶之因受到别人的牵连,被调去山西省当了五年的省委书记。
直到一九八〇年,经过叶剑英的亲自过问之后,王扶之才重新得到重用,当了乌鲁木齐军区的副司令员,后又当选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结语张力雄少将十六岁入团,十九岁参加红军。因为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的新思想,让他从一名纸厂工人,最终变成了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为了心中的理想与信仰,张力雄在人生的多个十字路口,总是选择了最难走的那一条路。因为在他的内心中一直存在一个强大的信念,所以才能历经艰险,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辉煌。
王扶之少将十二岁从军,从小就是一个十分“有主意”的人。他在部队里面头脑灵活,处变不惊,能把自行车变成“新四军作战指挥部”,又能在遇险的时候假装打麻将,瞒过敌人。
后来在朝鲜战场上,王扶之差一点遇险被“活埋”,也是因为他有处变不惊的本事,才能想方设法保存体力,在地下坚持了三十个小时等待救援。
二位老将军为了追求理想,实现人生目标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在战争年代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态度,值得我们普通人借鉴学习。
让我们一起缅怀已经逝去的开国将帅, 人们会永远铭记他们为祖国立下的汗马功劳。最后再祝愿张力雄、王扶之二位老将军身体康健,长寿幸福!
一岁进厂当童工是个什么鬼?写文章就好好写,不要瞎编
祝二位老革命,老将军身体永远健康。
敬礼
愿两位老将军健康长寿
敬礼😍😊
一岁就干活?怎么做到的小编
看到1岁进厂当童工就没必要往下看了,你还能在扯淡点嘛?编辑都不严谨也发文章
祝福老将星身体健康
致敬[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