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2号探秘人
编辑|2号探秘人
两条泥鳅生条龙,却信旁人挑龙筋。
最近网络上有人讲述了早期网红因为被亲戚污蔑,导致被父母精神病院的事情。
网上很多人都表示震惊,好好的库里南是直接没有了,纷纷留言表示蠢人的灵机一动实在是太吓人。
但不知道还有人还记得“戒网瘾专家”杨永信没有,这位被称为“雷电法王”的他,才是整个互联网最应该惧怕的人。
相信“杨永信”这三个字笼罩着无数青少年的青春岁月。
在谈及他时,总有人会疑惑这究竟是在谈论一位致力于拯救网瘾少年的 “专家”?
还是一个以残忍手段实施精神与肉体双重折磨的 “恶魔”?
杨永信曾一度顶着 “全国戒网瘾专家” 的光环,担任某医院的副院长、以及某市区的成瘾戒治中心主任。
当年他成立的 “网络成瘾戒治中心”,打着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的旗号,吸引了无数被孩子网瘾问题困扰的家长。
毕竟那时候网络的迅猛发展让许多青少年沉迷其中,家长们束手无策,杨永信的出现,仿佛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网戒中心的真实面目逐渐浮出水面。
那些从网戒中心走出的 “幸存者”,带着身心的创伤,揭开了杨永信及其网戒中心令人发指的行径。
也让我们不禁要问:杨永信究竟恐怖到什么地步?
杨永信,起步是大专之后通过一些手段拿到了本科证书。
在某市区的一家精神卫生中心工作长达 30 余年,一直致力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等精神疾病的研究与临床治疗。
从履历上看,他似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
但忽然间,杨永信摇身一变,成了戒网瘾的主任,他对外宣称自己探索出一套 “2+2” 相结合的网瘾戒治模式。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所谓的 “物理治疗”—— 电击治疗。
因为那几年,互联网在国内迅速普及,青少年网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家长们对孩子沉迷网络束手无策,焦虑万分。
杨永信便打着科学治疗的旗号,以解决家长们的燃眉之急为诱饵,吸引了大量家长将孩子送进来。
网戒中心从表面上看,有着正规医院的背景,有医生、护士,还有一套看似严谨的治疗流程。
家长们看到医院的招牌,听到杨永信的头衔和宣传,很容易就放下了戒备,以为将孩子送到这里就能让他们摆脱网瘾,重回正轨。
只见网戒中心采用封闭式管理,患者们的生活被严格规划。
每天有固定的起床、睡觉时间,还有所谓的 “课程安排”,包括心理辅导课、工娱活动等。
然而,这些看似正常的活动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患者们被剥夺了基本的人身自由,不能随意离开中心,与外界的联系也受到极大限制。
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被全部没收,信件往来需要经过严格审查,电话只能在特定时间、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拨打。
这哪里像是一个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治疗中心,分明更像是一座禁锢灵魂的牢笼。
而这里所谓的“13 号治疗室” ,但凡是被送进这里的孩子,都喊着自己踏入了人间炼狱。
在记者后期的采访和报道中,可以看出治疗室并不大,昏暗的灯光勉强照亮着四周,墙壁上的白色涂料已经有些剥落。
房间里摆放着一张冰冷的铁床,床边放着一台陈旧的电击仪器,上面杂乱地连接着各种电线和电极,就像一只张牙舞爪的怪物。
当孩子被送进来后,等待他们的是粗暴的对待。
几个工作人员会迅速将孩子按在床上,孩子拼命挣扎、呼喊,却无济于事。
工作人员会用绳子或约束带紧紧地固定住孩子的四肢,让他们无法动弹。
接着,他们会将电击仪器的电极连接到孩子的身体上,通常是头部、手部等部位 ,电极接触皮肤的那一刻,孩子便能感受到一股寒意。
那些经历过电击的孩子,对那种痛苦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每一次电击,都让他们的身体不受控制地抽搐,肌肉紧绷,仿佛要被撕裂一般。
有的孩子在电击过程中大小便失禁,完全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
还有的孩子因为疼痛难忍,指甲深深地嵌入肉里,鲜血直流,可即便如此,电击仍未停止。
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让他们在电击结束后,身体还在不停地颤抖,精神也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之中。
杨永信在电击过程中,还会对孩子进行所谓的 “灵魂审问”。
他坐在一旁,脸上带着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微笑,看着被电击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抛出问题。
“知道自己为什么来这里吗?”
“你觉得自己错在哪里?”
孩子在剧痛之下,思维已经变得混乱,但只要回答稍有不从,杨永信就会毫不犹豫地加大电量。
有个孩子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网瘾,被杨永信连续电击了多次,电量不断攀升。
孩子在痛苦中大声哭喊,声音都变得嘶哑。
可杨永信没有丝毫怜悯,直到孩子精神崩溃,哭着承认自己的 “错误”,表示愿意服从杨永信的一切要求,这场折磨才暂时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尊严被彻底践踏,他们的精神被折磨得千疮百孔。
从最初的反抗,到最后的麻木顺从,只是因为无法承受那非人的痛苦。
在杨永信的网戒中心采用的药物治疗,就是让孩子们一日三顿按时服药。
用这些药物后,孩子们普遍感到头脑昏昏沉沉,思维变得迟缓,反应也变得迟钝。
身体更是提不起一丝力气,原本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年,变得萎靡不振,连简单的活动都显得力不从心。
不仅如此,脾气也被药物消磨殆尽,曾经的倔强与反抗,在药物的作用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有专业人士对这些药物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大量激素和压制中枢神经的成分。
这些成分对大脑的伤害极大,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智力发育,还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
而且,这些药物具有成瘾性,一旦开始服用,就很难停药。
这使得孩子们不得不继续依赖药物,进一步陷入杨永信的控制之中。药物控制不仅让孩子们的身体遭受折磨,更让他们的精神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心理点评课,是杨永信实施精神控制的又一 “利器”,其背后隐藏着精心设计的 “洗脑” 流程和目的,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失去自我。
每天下午四点到六点,是孩子们写日记的时间,这看似平常的日记,却有着特殊的要求。
日记内容必须是积极向上的,要充满对父母的感恩,感谢杨叔叔帮自己治病,还要描绘自己在这里收获了快乐与幸福。
哪怕在日记里透露出一丝悲观情绪或求救信号,等待孩子的便是被送回 “13 号治疗室” 进行二次矫正。
这就像是一个无形的紧箍咒,让孩子们只能按照杨永信的要求,编造出符合他期望的 “美好” 日记。
每周一次的心理点评课,父母坐在一边,孩子坐在另一边,中间站着杨永信。
杨永信会要求孩子们把日记内容念给父母听,孩子们捧着日记本,念着那些违心的话语,心中满是绝望,却又不敢表露分毫,只能强忍着泪水,装出一副改过自新的模样。
而父母们听到孩子的 “忏悔” 和 “感恩”,却感动得泣不成声,他们以为孩子真的在这里得到了救赎。
却不知孩子已经被彻底洗脑,成为了迎合他们期望的 “提线木偶”。
在杨永信的网戒中心,举报机制更是让网戒中心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惧之中。
杨永信鼓励孩子们相互监督、举报,只要举报别人,就能减免自己被 电击的次数。
这使得孩子们之间充满了猜忌和敌意,没有人敢相信身边的人,生怕因为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被举报,遭受电击的痛苦。
曾经的友谊在这个机制下土崩瓦解,孩子们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之中,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举一动。
杨永信及其网戒中心的所作所为,给那些青少年带来的是一生都难以磨灭的伤痛,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虽然最终杨永信的网戒中心被人举报、查封、关闭,但我们不能让这段黑暗的历史被遗忘。
每一个青少年都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权益和身心健康需要我们共同去保护。
让我们从杨永信事件中警醒,以史为鉴,共同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安全、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
对于所谓的戒网瘾专家伤害青少年,你有什么看法呢?
你认为该怎么正确对待青少年玩网络呢?
参考资料:
回顾:“恶魔”杨永信,曾电击7000名少年,却是父母眼中的“...|网易新闻
杨永信:曾经的网瘾治疗巨头,如今怎么样了?|搜狐娱乐
13年前,电击无数孩子的“恶魔”杨永信,为何还能担任医院副...|搜狐娱乐
“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网瘾中心被关闭后干嘛去了?远比想象...|网易新闻
可以把那些未成年的犯罪人渣交给杨永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