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兹别克斯坦央行决定将基准利率从13.5%上调至14%。此次调整旨在应对持续的高通胀压力、需求稳定增长和通胀预期增强等问题。央行不排除未来继续加息的可能。
3月20日举行的乌国央行理事会会议通过了将基准利率提高0.5个百分点至年利率14%的决议。这是自去年7月央行将利率从14%下调至13.5%后首次恢复该利率水平。
本次加息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持续的高通胀压力、需求端的稳定增长态势以及不断强化的通胀预期。央行希望通过利率调整,为遏制通胀进程创造条件,实现中期内将通胀率控制在5%的目标。
数据显示,2025年初整体通胀水平出现小幅上升,2月年度通胀率达到10.1%。燃油、公用事业、交通、教育和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着民众的通胀预期。2月份,居民通胀预期升至15.3%,企业界通胀预期达到13.8%。
服务业高通胀现象源于多方面因素:经济中总需求增长、跨境汇款增加以及个人信贷规模扩大。这些因素在零售贸易额和付费服务收入的变化趋势中均有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受主要贸易伙伴货币走强影响,年初以来实际有效汇率持续走低,逐渐接近中期趋势线。
央行强调,要有效抑制通胀并维持总供需平衡,必须收紧货币信贷条件。基于这一判断,决定将基准利率上调0.5个百分点至14%,以维护中期价格稳定。
通过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央行期望实现总需求平衡并缓解价格压力,这将有助于未来几个季度放缓通胀进程,并为年底前将整体通胀率降至7-8%奠定基础。
为实现中期5%的通胀目标,央行将继续维持紧缩的货币信贷环境。若未来季度出现超预期的总需求增长和价格压力,将重新评估当前政策的紧缩程度,这意味着存在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
下一次基准利率调整会议定于2025年4月24日举行。
【延伸阅读】基准利率的作用机制
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工具,央行基准利率是货币市场各类利率的定价基础,直接影响银行间同业拆借及央行借贷成本。
基准利率的调整不仅关系到经济中的整体利率水平,更通过改变居民消费决策和企业投资行为,最终作用于内需和通胀水平。
商业银行通过观察基准利率走势,可以预判货币市场流动性成本的变化趋势,进而调整存贷款等金融产品的定价策略。例如当央行因通胀高企而上调基准利率时,银行间同业拆借成本随之上升,这将促使商业银行相应提高存贷款利率。
反之,当通胀回落促使央行降息时,银行融资成本降低,通常会以较低利率提供贷款,使社会资金获取更加便利。不过具体利率调整幅度还取决于银行间的市场竞争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