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10首秋季诗词,将秋日的时光切分

荔枝姑娘诗词赋 2024-04-08 11:26:26

夏日的风,逐渐远去;秋天的气息,愈加浓厚。

秋天晴空万里,大地铺满红枫,枝头上桂花盛开,景色瑰丽无比。

红叶风里飘 辗转秋意渐浓 像片片倦意

悠闲地预备过冬 无力的晚风

轻轻抚烫我面容 像在叫唤我

时日又在晚风里飘纵

荔枝姑娘广东人,从小到爱都受港台音乐的影响,我喜欢徐小凤,更喜欢《冬》歌词里对秋的描写!

秋意正浓,10首秋季诗词,与君共赏。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唐·杜甫《晚晴》

杜甫以诗笔描绘的秋分景致,别具韵味。

夕阳迟暮,犹眷恋天际,迟迟不肯隐退,而天空中的浮云则悠然自在,尚未完全消散。

江面上,彩虹如长桥般横跨两端,其色泽明亮,仿佛正遥饮远方;峡谷深处,细雨飘洒之余,仍有零星雨滴随风轻舞飞扬。

此时,水禽世界亦呈现出季节更替之象:野鸭与大雁已结成队列,振翅南飞,身影渐行渐远;与此同时,山林间的熊罴感知到秋意浓烈,正悄然蓄积体脂,准备迎接冬日的到来。

恰值秋分时节,远方的宾客仍流连于此,未忍离去。

夜幕降临,竹叶上凝结的露珠在夕阳余晖的温柔抚照下,虽光线微弱,却晶莹闪烁,散发出迷人的光华。这一幕幕景象,宛如诗与画的交融,每一个细微之处皆精雕细琢,令人沉醉。

人们既被秋日那份宁静深邃的美所吸引,又不禁为弥漫其中、无边无际的诗意所打动,心绪随之起伏,陶然其中。

秋分雨后,湖泊、森林、生物,弥漫着安详和平的气息,这是人们所钟爱的秋分时光。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唐·贾岛《夜喜贺兰三见访》

秋分之时,贾岛感到极度的欣喜。

夜色尚浅,时值秋分之际,

清泉潺潺,唤醒栖息松枝之鹤鸣,

风儿轻轻拂去遮蔽明月的浮云,

步履轻踏青苔,引得诗兴盎然,

或倚石而卧,共论文章之道。

如此寻常宁静之夜,常伴者唯挚友也。

此乃唐代诗人贾岛于《夜喜贺兰三见访》中所描绘之景。

他悠然隐居于层峦叠翠之中,沉浸于泠泠泉声、观松鹤闲逸之姿,赏云卷云舒之变幻,此情此景,令人心境舒展,意趣盎然。

尤为令他欢喜的是,挚友贺兰不期而至,共游山林。他们悠然漫步,心境愉悦,时而憩于石上,畅谈文墨诗词,其乐融融,惬意非常。这般朴素而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赋予了贾岛深深的满足与内心的平静。

有青山绿水环绕,有知己好友同行,正是人生好时光。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宋·谢逸《点绛唇》

秋分之际,谢逸感到无比的舒适。

此时,秋风正以它特有的清新拂过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秋露的微凉,恰似为这世界披上一层晶莹的薄纱。

半季已逝,秋意渐浓,金黄的气息充盈于天地之间。

皎洁的秋月高悬空中,光芒充沛,洒满大地,宛如一盏凉爽的玉盘照亮寂寥的夜色。

与此同时,桂花的馥郁香气随风飘散,悠远而持久,仿佛远方传来的一曲甜美的歌谣,将秋夜装点得如诗如画。

在这宁静祥和的夜晚,谢逸专注于仰望那明亮的皓月,目光随着月光流转,细细品味月下桂花犹如繁星点缀般的美景。

他的思绪随之飞扬,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月宫中的仙子身着素白宽袍,手持仙杖,在银桥之上凌空起舞,姿态曼妙,恍若人间仙境。

待仙影消散,唯余新月如冰,静静地挂在天际,而那悠扬的昭华管乐声似乎仍回荡在夜空,久久不息。

此情此景,不仅唤醒了谢逸内心深处的闲适情怀与诗意灵感,更使他体验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心境。

他仿佛能感知到大自然的生命韵律,与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共享同一脉搏,达到物我两忘之境。

这种与天地浑然一体的感受,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愈发珍视眼前每一刻的美好时光,全然沉浸于这份秋分之夜赋予的宁静与和谐之中。

将秋日的时光切分,一半赠给繁荣,一半赠给恬静。

露湿天阶夜景赊,湘帘高卷树栖鸦。

寒蛩唧唧吟深砌,曲沼盈盈涨浅沙。

风度桂丛香馥郁,月穿竹篽影横斜。

襟怀凄爽秋将半,落叶萧萧菊欲华。

——清·胤禛《秋分前二日月下作》

清人胤禛以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分前夕的月夜画卷,画面宁静而秀美。

湿润的露气浸润着石阶,夜色如斯,湘帘已被高高卷起,只留下栖息于树梢的几只乌鸦,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许生动气息。此时,寒蛩于深深砖砌间此起彼伏地低吟,宛如一支秋夜交响曲,回荡在空气中。曲折的池塘水面泛起盈盈涟漪,轻轻拍打着岸边细软的浅沙,更显秋意盎然。

秋风徐来,吹过繁茂的桂丛,馥郁的花香瞬间弥漫开来,沁人心脾。皎洁的月光穿透婆娑的竹林,斑驳的光影斜斜地洒在地上,构成一幅幽雅的月夜竹影图。

此刻,秋已过半,诗人眼见落叶纷飞、菊花含苞待放,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秋之凄凉的感怀,又有对秋之清爽的欣赏。这种凄凉与清爽相互交融的情绪,恰似那秋分时分寒露与桂花香的交织,微妙且深刻,令人陶醉不已,沉浸在这独特的秋韵之中。

秋的美,它熠熠生辉,她宛如秋日的湖水,静静地流淌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优美轻而易举地俘获了人们的心,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愿醒来。

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

雁烟迷晓树,虫露湿香芹。

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

——宋·陈允平《怀潘鄮屋》

陈允平在洛阳辞去官职之后,秋分时节悄然来临。

彼时,他对远方挚友的深深挂念,化作诗中温婉之言:“纵然各处天涯海角,我俩仍共沐同一轮皓月清辉,远隔千重山峦,亦同瞩那一片祥云悠然。笔端流淌的满纸相思意,我愿借风之力,遥寄予你。”

此刻正值秋分,陈允平心中充溢着对友人的无尽思念。他热切期盼能与友人分享生活的琐碎细节,以及这个季节赋予的种种静美。

尽管地理位置相隔,但彼此心灵间的默契与共鸣却如“共赏明月,情愫皆然”般紧密相连,生动诠释了那份跨越时空的深厚友谊。

不知匆匆逝去的秋水,能否将思念与情意,一并带向无尽的彼岸。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

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明·孙作《客中秋夜》

孙作笔下的秋分,充满了思乡之情。

诗中,借秋分之景深情抒发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随着秋分时刻的到来,诗人思绪飘向远方的家园,心中暗想:此刻的故园想必已披上一层晶莹的白露,寒意渐浓,秋意正浓。

月色如洗,空寂的山峦在皎洁月华笼罩下更显静谧深邃,一片清澈无云的天宇间,偶尔传来孤雁悠长的啼声,那声音穿越寂静的夜空,直抵心扉。此情此景,触发了孙作心底潜藏的思乡愁绪,使之愈发浓郁难抑。

为排遣这份孤独的乡愁,诗人唯有寄情于杯中之物,借酒微醺,试图在朦胧醉意中暂时忘却身处异乡的离索。然而,思绪仍不由自主地飘向那熟悉的田野,那里,南山的豆子正待丰收,金黄饱满的画面在脑海中生动浮现。他怅然若失,不知何时方能亲涉田畴,再度体验躬耕之乐,亲手收获那一片属于家的丰饶。

孙作的秋分诗篇,字里行间流淌着厚重的思乡情怀,使读者感受到他对故乡深深的依恋与向往。那是一种身在异乡、心系故土的普遍情感共鸣,每一个游子或许都能在这细腻的描绘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体味到那种对家乡风物、田园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早日归乡、重拾旧日温馨时光的热切期盼。

秋天来临,思念之痛最是深沉。不信?请看那远方的山川,它们承载着你所有的思绪。

秋分当月半,望魄复宵中。

难得良辰并,仍将吉戊同。

高楼连卜夜,浊酒任治聋。

注想乘槎客,何如击壤翁。

——宋·刘攽《八月十五日秋分是日又社》

刘攽在秋分之时,对着明月把酒言欢,感慨万分。

秋分之夜,恰逢月圆时分,明亮的月轮高悬于夜空之中。此等良辰美景汇聚一处,尤为罕见,更兼吉日“戊”与之相合,可谓锦上添花。刘攽置身高楼之上,彻夜未眠,以浑浊的酒液排解心绪,借以消解尘世喧嚣。

面对皓月,刘攽内心涌动着深深的情感波澜。他由衷慨叹,身为官场中人,其生活的束缚与压抑,竟远不及田野间耕作的农夫来得洒脱自在。农夫们虽身居底层,却能亲近自然,顺应四季轮回,过着简单而纯粹的生活,这份自由与恬淡,令他心生向往。

人人心底都蕴藏着对无拘无束生活的热切渴望,这是植根于人性深处的一种本能追求。那种摆脱一切束缚、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实为快乐与幸福的真谛所在。唯有在这样的自由天地里,个体方能彻底挣脱枷锁,恣意挥洒天性,全然沉浸于生命本身的美好体验之中。刘攽以此诗抒发了他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与憧憬,亦是对现实桎梏的无声抗议。

希望夏季的遗憾,成为秋季惊喜的序曲。

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

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

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

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

——唐·周贺《再过王辂原居纳凉》

周贺笔下的秋分,尽显从容。

他对秋分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深深的从容情愫。这首诗引领我们步入一个由夏转秋、暑气渐消的世界,生动展现出诗人对这一节气的独特感悟与挚爱。

盛夏之际,人们对秋分的企盼尤为热烈,皆因它象征着酷热消退,气候转向宜人,那份舒爽之感犹如甘霖般滋润心田。此刻,周贺再度造访友人王辂的居所,意在寻觅并沉浸于秋分的清凉与宁静之中。

诗人的眼前,皎洁的月亮依旧如故,高悬夜空,其光芒穿透岁月,带来熟悉而亲切的气息。耳畔,新生的蝉儿正悠悠吟唱,其声清新悦耳,宛如初秋的序曲,悄然唤醒大地的宁谧之美。这方天地,无论是光影还是声响,都弥漫着一股超脱尘俗的从容气息,使人恍若置身于世外桃源,得以暂时抛却凡尘的纷扰与浮华,全然沉浸在大自然的和谐韵律之中。

或许,正是这份源自秋分独有的从容与闲适,深深触动了周贺的心弦,使他对这个季节产生了无尽的眷恋。于他而言,秋分并非仅仅是日历上的一个标记,更是一幅浓墨重彩的画轴,一首意境深远的诗篇。它以丰富的色彩勾勒出丰饶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恬静的生活图景,让人在品味中领悟到生命深处的安宁与美好。

周贺通过诗歌细腻地捕捉并传达了秋分的神韵,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既富于诗意又洋溢生活情趣的时节。在这里,人们不仅能享受到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更能体验到那份源于内心的从容与宁静,从而对生命与世界产生更深的理解与欣赏。

转眼间,春天化作了回忆,夏天成为了故事,秋天成了风景,秋亦从容,我亦从容。

橘棋留未著,梅酒快先尝。

野老心如澹,秋分夜倍凉。

——明 · 区越《秋夜·其二》

区越笔下的秋分,是充满生趣的。

金黄的橘实尚处青涩之态,此刻,何不趁早品味一盏酸甜可口的梅子佳酿?我的心境如旷野老者般淡泊恬静,然而,当秋分之夜悄然降临,那丝丝凉意却平添了几分寂寥清冷。

手捧酒杯,细嗅梅酒馥郁芬芳,期待着山巅红叶于秋风中渐次燃炽,此情此景,无疑是世间至美瞬间。这是一场融合了梅酒甘醇与红枫绚烂的感官之旅,撩动心弦,令人憧憬不已。

秋意浓,不仅仅气象上的气候,应该是人们心中所散发出的那一种对生活的热情与拥抱。

师已无言矣,今吾何所云。

惟知佛照子,曾管雁山云。

天下閒为宝,人间热似焚。

筠州郡斋近,安坐过秋分。

——南宋 · 赵师秀《无言师还道院求诗》

赵师秀于秋分之日与一禅师共度时日,其对话间禅师的智慧启迪使他对人生有了新的领悟。深受触动的赵师秀感慨万分,言道:“世态纷扰之中,最珍贵莫若心享安宁、身得自在。为此,我决意于此秋分之际,沉浸于这片刻难觅的恬淡时光,细细品味其间的悠然韵味。”

秋,以其独特的静美与宜人,自四季中脱颖而出。微凉的秋风轻轻拂过,既驱散了暑气,又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宁谧的氛围。抬眼望去,大地之上满载着丰收的硕果,昭示着生命的丰盈与成熟。林木层叠,被秋色染成一片金黄,落叶如诗般翩翩起舞,既有庄重肃穆之感,又蕴含无尽优雅之美。此刻的赵师秀,无疑将在秋分的宁静祥和中更深入地探寻生命的意义,全然沉浸于这段宁静美好的岁月长河。

秋天那深深的安逸与宁静,虽然疏离清冷,但却也让人心旷神怡。

转眼间,炎热的夏天已成为过去,而秋天已经悄然而至。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它以丰富的色彩和宁静的美感,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和时间的沉淀。

在这个季节里,金黄的稻田、红透的苹果和丰富的烤肉食品都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秋天的阳光温暖而柔和,它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秋风轻拂,带来了凉爽和舒适,让人们忘却了夏天的炎热和烦躁。

8 阅读:314
评论列表
  • 2024-04-08 22:33

    落叶纷纷大道黄,寒风飋飋深秋凉。猛士失联战火起,诗人避乱桃源乡。

  • 2024-10-18 20:31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