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上厕所有多难?公厕很少最贵50元一次,很多人都露天解决!

饭爱豆豆 2023-12-03 10:10:58

公厕门口装闸机,上一次要花7~15元,如果借用路边商家的厕所,那可能就要付50元。

这么贵的厕所在哪里?就是现在欧洲最普通的公厕,不仅贵,数量还少。实在找不到厕所的时候,要么憋着要么当场解决,再不济就只能选择特别“刺激”的露天公厕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欧洲工业化比我们早,城市化更是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可为什么连厕所这种最基本的公共设施都没有呢?

这个问题,估计连欧洲人自己都想不明白。

被尿憋死的程度有多高?

在国内,现在公共厕所已经普及,地图上一搜就能直接导航。而在欧洲,据说有专门查找公共厕所的APP,为的就是方便人们及时找到厕所。

即便如此,等到实际置身欧洲各大城市,找个厕所的难度不亚于我们节假日抢车票。这绝对不是夸张,你实在不能想象,一座百万级别甚至千万人口级别的城市,公共厕所究竟少到何种程度。

以至于外国游客到欧洲,印象最深刻的不一定是美食美景,但一定有找厕所的经历。

2016年,一项针对游客的调查问卷显示,在法国找公共厕所异常让人头疼。遍地寻找公厕,可就是一个也找不到。

于是有些游客就在网上贴出攻略,到了法国先不要着急去找景点,也不要去规划什么旅游路线,所有的规划都应该以公共厕所为半径而展开。

而且一些吃过亏的游客还提醒,假如在游览的路上碰到厕所,哪怕没有尿意便意也得进去一趟,谁知道下一次遇到厕所又会是什么时候呢。

不光游客吐槽,就连法国人也很无奈。一位法国网友吐槽,他的一位朋友来旅游,想上厕所遍寻不到,只能询问街边执勤的警察。谁知警察无奈的告诉对方,附近真没公厕,实在憋不住了就找个僻静处露天解决吧。

人有三急还真不能被憋死,所以法国很多城市,遍地都成了厕所。很多僻静的区域早已骚气熏天,都成了人们默认的“方便之地”了。

除了法国,其他欧洲国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欧盟的首都布鲁塞尔,经常爆发抗议公共厕所太少的活动。颇为讽刺的是,2017年布鲁塞尔狗的厕所达到了64个,而人用的公共厕所只有17个。

在德国,很多人口少的城市,公共厕所的数量只有几个。多数老年人外出找不到厕所,最终只能尿裤子里。

(欧洲街头的简易厕所)

根据媒体的报道,英国全国的公共厕所只有5500个,法国巴黎的公共厕所为400多个,布鲁塞尔的公共厕所为175个,马德里的公厕更少只有几十个。

以布鲁塞尔为例,本地的人口规模有100多万,平均每1万多人才能分摊到一个公厕。这还没有算上常年来旅游的游客数量,加上游客的话,公厕的比例就更低了。

所以,欧洲公共厕所少是真的。当一个人提着裤子好不容易看到厕所,走近看要么是外面有看厕所的,要么进厕所还得输入密码。

因为厕所收费!

中国人的记忆中,各城市收费的厕所,只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几年,可在欧洲收费厕所才是主流。

在国人的概念里,像车站、商场、高速公路收费站这些人流量大的公共区域,不但要有公共厕所,而且还不能收费。

但是在欧洲,公共厕所本来就少的可怜,可很多收费的公厕并不区分人流量是否大。哪怕是在火车站或者某些景点,也会碰到收费的公厕。

(德国法兰克福,私人理发店的厕所)

此外,即便遇到一个不收费的公厕,旁边却专门有人在销售卫生纸。甚至这些看厕所的,可能会额外收取小费。

像布鲁塞尔,公厕数量不但少的可怜,更不会提供免费的卫生纸。有些厕所,甚至连基本的清洗设施都不具备。

有些收费的公厕,卫生设施倒是不错,但是价格却不便宜。每次上一趟厕所,至少需要花费0.3欧元到2欧元,折合人民币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这样一来不要说普通人,就连高收入群体,也经不起每天频繁的又尿又拉啊。

还有些公厕则相当逆天,因为多年来收费的习惯,很多露天的简易厕所还是投币开门的模式。而今刷卡和电子支付早就普遍化,谁会为了上厕所还专门揣几枚硬币出门呢。

可欧洲一些城市的市政当局就是不改,以至于很多游客不得不在网上频频提醒,去欧洲旅游一定要准备好硬币,不然真可能尿裤子!

正因为公共厕所少,大部分还收费,所以欧洲各城市的沿街店铺,才形成了独特的“厕所收益”。

(巴黎街头的露天小便池)

“借”厕所方便

在欧洲,公共厕所都要收费,街头各个店铺的私人厕所,自然就更不可能免费提供给公众了。哪怕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世界连锁餐饮企业,他们也是入乡随俗,上厕所收费。

当然,这些厕所也并非明码标价,而是提前分摊在了食物的成本里。公众到店里就餐,则可以使用他们的厕所,但也不能够自由出入,需要输入密码才行。

密码就在订餐后的单据上,凭借单据就能上厕所。有人可能觉得,那岂不是记住密码,就能有免费厕所上了。人店老板不傻,厕所的密码是不断更换的,也就是说谁都别想免费上。

如果你没有在店里消费,又想借用他们的厕所,有的店铺可能会有偿提供,有的店铺就是花钱人家也不一定让你上。毕竟在店老板看来,来店里消费才是主要收入,自家的店铺并不是收费公厕。

比如在波兰,有些肯德基的店铺就公开张贴告示,来店里吃饭才能用厕所。如果不吃饭想用厕所,就得额外掏钱30兹罗提,折合人民币超过了50元。

这是不会做生意的商家,而有些欧洲城市的店老板,还是懂得生财之道的。他们通常会用各国语言,在门口醒目位置标注自家店里有厕所。有了这样的牌子,就能招揽大量的游客光顾。

沿街店铺的厕所,除了面向游客和消费者外,还有城市里一些常年需要的厕所的群体,比如出租车司机。

在欧洲,每天穿行奔波在城市街道的出租车司机,尿急的时候不一定能碰到公共厕所。为此,他们会到咖啡馆或者餐厅,点上一份最便宜的餐食,为的就是上个厕所。

如果有幸拉客人到星级酒店,那就再好不过,因为酒店里的厕所是可以免费使用的。但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哪怕是花钱上店铺厕所的机会也不多。

多数情况下,有些男性司机要么是尽量少喝水,要么就是随便找个僻静地方解决。女司机就麻烦了,有些为了方便,只能在开车的时候穿尿不湿。

即便是公共厕所,像布鲁塞尔这样的大城市,女厕的数量也远远少于男厕。

而且在近年来,一些欧洲的市政当局为了应对厕所少的尴尬局面,就在街头设立了大量的简易厕所。可这些简易厕所基本上只方便了男性——因为能站着小便,女性则相当无语。

比如去年春天,法国里昂就在城市各处设置了16个公共小便池,这一举措引来大量嘲讽,甚至催生出了“尿壶门”的热梗。

原来,这些小便池不管男女,只能遮挡半身,基本上就是露天放茅的模式。以至于有些老爷们儿都觉得受不了,他们公开讽刺:让人使用这样的厕所,最好市长先来示范一下。

为什么发达的欧洲,建立个公共厕所就这么难呢?这里面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

没有形成政府运营的思维

从历史上来看,不管是西方还是我国,都没有公共厕所的观念。尤其是西方的历史上,还有过直接将粪便倾倒在街上的时期。

哪怕是欧洲后来开启工业化时代,各国也没有设置公厕的概念。唯一有的,就是一些城市会设置很多露天的简易厕所。

再加上欧洲人口的数量,城市人口的密度,自始至终都没有像我国这么高,因此就一直延续了不建公厕的模式。即便后来有些城市建设了公共厕所,在投入上也是“抠抠搜搜”的。

欧洲的每座城市,自治程度相对较高,每年市政财政开支,城市的居民也就是纳税人,他们的意见往往能左右市政建设投入。

很多本地人就觉得,花钱建设公共厕所,而且自己可能都用不到,这非常不公平。因为厕所建好之后,清洁和设施的维护,都需要定期投入资金。

而且还有人觉得,公共厕所建设的多了,会成为流浪汉乃至某些犯罪分子的活动场所。所以,正是因为不想投入,当世界上别的国家都在大力建设公共厕所的时候,欧洲的各城市要么裹足不前,要么逆潮流而行。

就比如英国,在19世纪的时候,国内各地的公厕数量还能达到1.5万个。而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数量竟然萎缩到5500个了。

不建立公共厕所,即便建立了也收费,渐渐就让欧洲形成了“消费者付费”的理念。而对比世界其他国家,公共厕所属于公共服务领域,该有政府运营,并且普遍都是免费的。

时至今日,欧洲各国的人口在增加,国外的游客也是持续涌入,没有公共厕所这个问题,近年来就变得越来越尖锐。

结语

综合来看,这就是不同思维模式下,产生的不同结果。即便欧洲城市未来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财政投入的问题上,各地应该还会扯皮。不过免费使用的这一原则,欧洲各国也不得不确立。

反过来说,我国没有大规模城市化之前,公共厕所也几乎没有。但在城市化进程开启后,基本上以一步到位的方式,让公厕免费运营的理念形成了规制。

在这种情形下,欧洲接下来是从收费向免费过渡,民众肯定是乐意的。而假如我国现在突然宣布公厕收费,那么公众肯定不能接受。

说到底,对于公厕这类公共服务设施,能够一步到位的解决是最好的。如果在这件事上都舍不得财政投入的话,那就活该城市臭气熏天。

参考资料:

《在欧洲找厕所有多难》 环球时报 2021年6月24日

《等了十多年,“欧盟首都”如厕难题待解》 光明日报 2022年3月7日

《新闻“全欧了”:出门如厕难?里昂试验公共小便池 男女“悲喜两重天”》 欧洲时报 2022年4月8日

《欧洲公厕为什么很少且收费?》 南方周末 2023年10月6日

1 阅读:252
评论列表
  • 2023-12-04 09:48

    一听,都在说不好,一看,都在向那边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饭爱豆豆

简介: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