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R光学模组研发商珑璟光电宣布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君盛投资领投,珠海顺盈资本参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光波导光学模组扩产和全息光栅产品研发。公司曾于2017年获得水木资本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
珑璟光电成立于2014年,核心团队在微显行业具备多年积累,主攻虚拟显示类光学光电子元件研发制造。对于近眼显示设备,光学模组则是重中之重,也是当前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
常见的光学方案有离轴光、棱镜、自由曲面、波导、光场。珑璟光电创始人马国斌认为,于用户而言,光波导光学模组核心优势在于薄,贴合理想中的眼镜形态,是未来的主流光学方案。
珑璟光电在2018年初发布了LCE1801H阵列光波导AR光学模组,镜片厚度仅为1.5mm,重量小于20g,视场角(FOV)达40度,分辨率为1920*1080,出瞳距18mm,透光率大于82%,兼顾轻薄与视觉感受。未来,公司也将推出FOV60度的阵列光波导光学模组。
在国内,AR硬件厂商大都采用量产工艺更完善的曲面棱镜,而对于光波导方案却鲜少触及,究其原因主要是量产难与成本高。针对这两个问题,马国斌提到团队已实现光波导光学模组量产,在价格上也做到了国外著名AR模组供应商Lumus的一半。
量产层面,珑璟光电以实现光波导技术量产为目标,所有研发样品直接跑产线,在实际的供应链、量产环境中对工艺设计进行调整优化,从而规避纯实验室环境下工艺设计过于理想化的问题。马国斌表示,目前阵列光波导光学模组已量产300余套,产线上有1000余套,年产量可达数十万级别。
价格层面,Lumus对外价格高于1000美金,而珑璟光电官方量产价格在470美金,主要源于公司对于供应链的把控以及工程成本的控制。马国斌表示,未来随着量产工艺更为标准化稳定化,光波导光学模组量产还会有一定成本下降空间。
商业模式方面,珑璟光电以独立销售光学模组和提供整体光学解决方案为主,合作伙伴包括三星、富士康、舜宇光学、霍尼韦尔、海康威视、联想、网易、亮风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以及多家国内军工企业,在安防、军警、旅游等行业基于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方案。今年,公司营收额在1500至2000万元。
除阵列光波导技术外,该公司也在研发全息光波导技术,为未来布局。公司预计第四季度推出全息光栅光学模组,类似方案也曾用于Hololens和Magic Leap上。
据了解,珑璟光电已经启动新一轮融资,将进一步加强产业化落地和人才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