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之死与慈禧有没有关系?看慈安与鲍超谈话,就知慈禧真实态度

读书悟道君 2024-04-09 14:35:51

慈禧统治清朝48年,其实有20年是有所忌惮的,她所忌惮的人就是皇后慈安。

为什么慈禧会忌惮慈安?

首先,慈安的姓氏钮祜禄氏是满族大姓,她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父亲扬阿官居四品,钮祜禄氏备受皇室宠爱,她被册封时也不过15岁。

十几岁的年纪我们还是懵懂少女时,而慈安已经开始总理后宫了。虽然没有子嗣,但她在宫中的地位也难以撼动。

在咸丰驾崩后,24岁的她,不仅没有退居幕后,反而与生了皇子的慈禧同被奉为母后皇太后,两宫并尊,名分上还高于慈禧,手中还握有帝国大印一枚。

其次,慈禧身上还有一段不能说的秘密。咸丰曾有一封密诏,内容如下:

叶赫氏祖制不得备椒房,今既生皇子,异日母以子贵,自不能不尊为太后,唯朕不能深信其人。此后如能安分守法则已,否则汝可以此诏,命廷臣传遗命除之。

咸丰的密诏成为慈安拿捏慈禧的有力武器。那么这封密诏缘何而起呢?

慈禧叶赫那拉氏的祖先,原属海西女真叶赫部,这个部落与努尔哈赤的建州部素有怨仇。

后来努尔哈赤灭了叶赫部,于是,叶赫那拉氏的祖先死前发誓,说就算其后裔只有一名女子,也要为他们部落报仇雪恨。

因此,清朝有了“祖制宫闱不选叶赫”的规矩。但奇怪的是,事实上,叶赫部并没有因为这个传说而被皇室疏远。

相反,叶赫氏在清朝后宫也大有人在,再说努尔哈赤本人也曾娶了叶赫部的孟古哲哲,并封为大妃,其子皇太极还成了皇帝呢!

可见,这一传说与事实不符,可信度值得商榷。

第三,因为慈安的存在,慈禧处处受掣肘。

据野史记载,光绪六年(1880年),两宫太后到清东陵祭拜咸丰帝。慈安作为东宫太后,本应地位更受尊,但慈禧仗着自己是皇帝的亲妈,非要挤到慈安的前面。

为了抢位,两宫太后大吵一架,最后两人并排而立,不分前后。回宫后,慈禧对此事耿耿于怀,将慈安怀恨于心。

慈禧不守妇道,野史多有记载,说慈安发现了慈禧豢养男宠,对她进行了训斥,因此事两人的关系进一步僵化。

基于以上种种正史野史的说法,不难发现,只要有慈安在,慈禧行事作风就会受限,特别是在主政权力上。

于是,在慈安死后,慈禧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后世不少人认为,慈安死得突然,并不排除是慈禧对她动了手脚。

有说慈安因受了慈禧的气,悲愤之下自尽了;有说慈安是被慈禧毒死的。总之,在慈安死后,慈禧成了大清最有权力的女人,这倒是真的。

那么,慈禧有没有必要搞死慈安呢?从理论上来说,个人认为,没有必要。

慈安性情温顺,不关心政事,慈禧想办的事儿,其实她都办成了。

拿辛酉政变来说,当时咸丰在热河行宫避难,将北京事务都全权交给了弟弟恭亲王奕䜣处理,在北京起了一套政治班底。

他在热河,一时半会儿也不想回去,于是,在热河行宫也有一套政治班底。在他将死之时,把大权交给了热河的班底。

皇帝继承人只有一个,就是同治帝;临终托孤有顾命八大臣;皇后有两个,慈安与慈禧。

由于同治年幼,所以需要辅政,如何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咸丰刻了两大印,一枚“同道堂”章授予未来的小皇帝,一枚“御赏”章授予了慈安,而政务权力则交给了八大臣。八大臣在拟旨后,要同时盖以上两个印章方可生效。

这一招有没有可行性呢?有,但需要前提,那就是彼此要互相尊重,照章办事。可惜的是,问题就出在尊重上。

当时的慈安和慈禧都是二十五北京市岁,外加一个六岁的小屁孩,而八大臣都是老油条,咸丰活着时都要受他们制约,不用说就只剩孤儿寡母了。

所以,后来八大臣对两宫太后极为不尊重,比如说,他们拟定的谕旨,两宫太后不用看,直接盖章就行了;再如还克扣后宫的开支;最重要的是,还时不时的逼宫。

在这种情况下,慈安能忍,慈禧也忍不了,最终在慈禧的活动下,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了辛酉政变,一举将八大臣打入地狱,从此,两宫太后掌天下。

辛酉政变的主要发动者肯定是慈禧,而慈安作为东太后,也没有反对,积极配合慈禧工作,由此来看,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慈禧都没有被受制,更何况一些小事呢?

再说,两宫太后在同治、光绪两次垂帘听政期间,相互配合默契,在内政外交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办了不少大事,如重用汉人,剿灭太平天国,开展了洋务运动等。

如果慈安对慈禧有掣肘,在这些大事上自然也会显现出来。所以,慈禧没必要对慈安下手。

再者,慈安的政治能力也十分堪忧,她就是一个本分的妇道人家,本人贤德善良。你看下面她与名臣鲍超的一段对话。

因光绪六年时,慈禧生病,慈安只好单独诏见群臣,面对鲍超时,他们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

安后:你这到湖南好多路?

鲍:轮船不过十余日至湖北,由湖北不过十余日即到任所。

安后:你咳嗽好么?

鲍:咳嗽已好。

安后:我靠你们在外头,你须任劳任怨,真除情面,认真公事!

鲍:仰体天恩,真除情面,认真公事,不敢有负委任。

安后:湖南有洋人否?

鲍:洋人曾到湖南,因湖南百姓聚众一赶,后遂未到湖南。

一段话中基本没有提及实质性问题,全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可见,慈安的政治能力有多弱。

有人可能会说,安德海被杀,那密诏不是慈安发的吗?要想想背后谁在操控此事,有恭亲王、有丁宝桢,还有同治,慈安不过就是盖个章而已。

那立同治皇后阿鲁特氏,不也是慈安的决定吗?是又怎样,你得看阿鲁特氏的地位有多低,没人能为她做主。

所以,不论后宫也好,政事也好,慈禧的权力都没有受限,那么她有何必要非要治慈安于死地呢?还要烙人把柄。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从理论上来说,慈安之死与慈禧关系并不大,主要慈安性情温顺,对政事不关心,也没有那个能力处理政事,对慈禧完全没有威胁,何必要杀?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