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又称“春贴”“对联”,其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作为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很强的普及性与实用性,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广受人们的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艺术形式。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与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国的春联远渡重洋,走上国际舞台,为国际友人喜闻乐见,成为世界艺术殿堂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艺术与文化·】——
中国的书法艺术在春联上运用最广,从城市到乡村,从造诣深厚的书法家到初学汉字的少年学子,提笔润墨,尽情挥洒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成为春节前一道亮丽的风景。
春联的书体主要包括楷书、行书、隶书,因草书和小篆这两种书体不易辨认,在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春联艺术中很少运用。
楷书以稳重、中正见长,端庄秀美,气韵丰富;行书注重奔放灵动、飘逸俊洒;隶书以“蚕头燕尾”为主架,通过笔画间的相互配合,体现出一种特有的庄重美。
自家门前张贴春联体现着较强的个性化特点,不拘泥、不受限于他人的审美取向,在不违背春联总体构架下进行创作,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怀,使春联书法艺术更加灵活生动,新颖别致。
我国造纸技术历史悠久,纸张品种丰富。有竹纤维制成的毛边纸和元书纸,树皮制成的皮纸,青檀皮和燎草为主要原材料的宣纸等。
作为我国特有的工艺品,这些纸质柔韧、光洁平整、墨色表现力较强,都可以用来制作春联纸。我国印染技术具有较高水平,完全满足春联纸色印染的需求。
春联纸张颜色多样,不仅有深红、大红、橙黄、深黄等颜色,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散金、
点银、增亮、砑光等工艺,使本来式样丰富的纸张显得愈加绚丽夺目。
有的春联纸张上又印制了龙凤呈祥、松鹤同年、蝙蝠、梅花鹿等表现福禄寿禧等吉祥花纹图案,进一步增添了春联的喜庆成分。
墨色在表现形式上丰富多彩,不仅有浓黑发亮的黑墨,也有金色、银色等金粉墨水。多彩墨汁的运用,使春联的样式大放异彩,呈现一片艳丽景象。
随着印刷工艺的发展,成品春联大量投放市场,纸张更加明亮、色彩愈发鲜艳,墨色更加多样。
墨色中不仅有图案,图案中还有墨色,不仅纸张印制彩色的勾边,文字也印制彩色勾边,使春联墨色愈发光彩夺目。
——【·精华浓缩·】——
春联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和谐,与诗、词、赋等文体一脉相承,用精练的词句表述事物和表达情感,承袭人文的厚重。
春联通过运用大量的引用、联想、反衬、对比、直白、渲染等手法,使“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有天皆丽日,无地不春风”“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等词句充满了诗情画意,体现独特的“神、韵、气”。
在描写中,既有现实也有想象,运用巧妙的语言描写现实情景,又不局限于现实,而是揉进了想象元素,如“红梅点点秀千山”等联句,穿越时空,奔放驰骋,展望未来,描绘前景,充满希望,把诗性美的文学艺术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联言简意赅,明快简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意味深长。
如“瑞雪寒梅去,桃李春风来”,用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之典,抒发思念之情,同时又借瑞雪寓高洁,用寒梅显傲骨。
春联中,不仅有吉祥安康、家和人旺等表达美丽愿景的词句,还有诸如“胸怀炎黄振兴业,心思父母养育恩”等抒发家国情怀的内容,把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愫,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都积极地体现在春联的意蕴中。
古籍中凝集着古人的经验和智慧,挖掘其中的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展望未来。
把传统文化积极融入到春联中,是春联创作常见的手法,如“一元复始”,出自《易经》的复卦,卦形为一个阳爻上面有五个阴爻,“一元”指这一阳爻代表的乾坤正气,意味着冬去春来,阴阳相生,万物正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
《易经》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哲理深邃,奇奥玄妙。春联把阳春白雪般的高雅文化投放到普众的视野中来,实现雅俗共赏,体现着强大的传播和普渡功能。
有的春联上面无字,直接张贴门上,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家文化融入到生活中来,反映着“有与无”的哲学辩证思想。
儒家文化的“执中守正”的思想在春联中表现得最为直观,纸张方正,格式周正,张贴端正,显示着儒家文化的不偏不倚、教化规范的思想内涵。
——【·多维集成·】——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孕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习俗,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与生活方式,起到较好的教化作用。
生活需要仪式,一些仪式能起到很好的感染、教化作用,净化人的心灵。春联的书写与张贴具有较强的仪式感,书写前要选时,一般在茶余饭后,裁纸、研墨、燃香。
家人们围坐一旁,纷纷发表见解,为书写仪式营造了和谐的家庭氛围。
张贴春联时,必先打扫庭院,然后分工合作,涂胶、张贴,远距离调校左右联高度等,张贴完毕,还要念叨几句诸如“吉神到家”“吉祥平安”等话语,祈求新的一年生活更加美好,生活的仪式感愈显浓厚。
春联最早由挂在门上的桃符演变而来,传说桃木为仙木,具有驱鬼辟邪功能,人们为驱避年关的种种不吉,在桃木上刻画门神图或写上门神名,挂于门前,祈求镇宅驱邪。
桃木颜色发红,人们后来逐渐用染红的纸张替代了桃木,帖春联驱鬼辟邪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有些地方在每年除旧迎新时,烧掉旧联后张贴新联。
民间传说春联是神仙,即联神,旧春联烧掉后,联神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从而,人们对春联又增添了一分尊重,希望联神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百善孝为先,传承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源泉。
春联在传承民族孝道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如家中有老人去世,有的地方习俗为连续三年不张贴春联,有的地区则张贴其它颜色的春联守制三年,第一、二、三年分别用白、绿、黄色,有的地方则用黄、蓝、绿色,以寄托哀思,进行守孝和表达对已故人的尊重。
“家有孝子,不绝其祀”,这也是春联能够传承一千多年的重要因素。
总之,春联的发展就是一个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过程,当今时代,继承优良传统、传承优秀文化的时代气息愈发浓厚,艺术题材更为广泛,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应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艺术,展现春联的文艺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春联,广泛推广运用春联,把民族瑰宝不断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