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一张照片在网络上流传。一个漂亮的女孩随意地半躺在大理街头,似乎在售卖自己的原创诗集,陪伴她的只有一只小狗。
有人惊呼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知名诗人三毛;也有人嗤之以鼻,觉得又是一个网红在作秀。
只有一位视频创作者真的关注了女孩的诗集,发现了她令人惊艳的才华。为此,他专程找到了这位名叫康韶华的女诗人,做了一个专访。
此时人们才得知,这个21岁的姑娘如今的自由,竟是靠着几次“自杀”换来的。如花一般的年纪,她到底为何对生活失去希望?
本文内信源来自自媒体康韶华自述,2023年12月7日,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渴望被爱的心·】——»
上高中的时候,康韶华因为经常不去学校被退学了,她十分迷茫,想要在社会上找一份工作。
虽然很迫切解决生活的困境,但面对各种不法的诱惑,康韶华还是坚定拒绝了。就在她为明天发愁之际,一则链接突然跳了出来。
上面的一行字瞬间引起了康韶华的兴趣,“大学生扩招”。经过详细了解,她确定自己符合当中的“面向社会人士扩招”的条件,于是报了名。
本来只想试一下,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考上了,她也因此有了两年的喘息时间。
在离开家之前,康韶华曾有过一点微商的经验,靠着这项技能,她渐渐还清了自己的助学贷款,挣到了一点生活费。
在学校里,康韶华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她可以肆无忌惮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不必担心像之前那样,受到突如其来的辱骂和殴打。
闲暇之余她也会摆摊打工,尽量让自己的生活好一点。可还是有不合时宜的信息来打搅这份好心情。
打开手机,是父亲给康韶华转的50块钱。与之而来的,还有母亲不厌其烦的两句话:“最近好吗?有空回家看看。”
然而,这最正常不过的两句问候却让康韶华的眼神愈加冷漠,仿佛那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是怎样也逃不开的囚笼和桎梏。
她会收下父亲的钱,就当给自己加个餐。或许对于父母这样的朴素农民来说,这点钱可能也是他们愿意为自己承担的最大金额了。
回想过往的经历,康韶华时常觉得自己是渴望被爱的,只可惜从来没有得到过属于家人的爱。
«——【·用一生治愈的原生家庭·】——»
在甘肃临夏,康韶华的家庭是这个地区的东乡族最普通的一员。
除了长辈都有宗教信仰,他们还遵循着最传统固执的认知,觉得女人不需要学太多知识,而是应该听话懂事,长大了做个贤良淑德的妻子。
可偏偏康韶华不愿意,仿佛从出生起,她就有着向往自由的灵魂。
她喜欢看书,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但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康韶华还是在小学五年级就退学了。
身为一个小孩子,她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能一直被困在家里。14岁那年,康韶华逃跑了,原因是让她在多年之后都觉得心悸的一次经历。
只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没有按照奶奶的要求勤快干活,就被父亲用木棒狠揍了一顿,而她最信赖的母亲,则亲手把门关上,沉默地站在那里。
无数个梦中,康韶华都在一遍遍经历那一晚的绝望,成了她一辈子无法逃脱的梦魇。所以在伤好后,她不顾一切逃离了这一切。
没人知道,一个小女孩是怎么跨越了两千公里,一路逃到了贵州。即便如此,她还是被家人找到了。
康韶华拼命反抗,她宁愿流浪也不愿回到那个所谓的家里,甚至闹到路人看不下去报了警。
“没用的,我那时第一次想要自杀。”
奶奶觉得别人家的孙女都好好的,为什么就你不听话?没办法,奶奶采取了一种最极端的方式,给孙女“驱邪祟”,架在火上烤烤就好了。
康韶华的精神终于达到了临界点,她跪下来恳求母亲救救自己,但目之所及全都是冷漠的旁观者。
她冲进了卧室,找到了自己抗抑郁的药瓶,不管里面有多少,全部吞进了肚子。这个举动终于让奶奶暂停了手上的计划,先救孙女的命。
奶奶给她灌了一瓶醋,连康韶华本人都惊奇,原来即使到了这个程度,家里也不会给自己花一分钱去医院。
她陷入彻底的绝望,在熬到成年后,失魂落魄地选择离开。
«——【·走出阴霾,拥抱幸福·】——»
在自考本科毕业后,正当康韶华努力地治愈自己时,又接到了另一个噩耗。
最好的朋友欣欣因为抑郁症严重自杀了,两个女孩子曾经相互鼓励,彼此支撑,走过了难熬的岁月。现在又只剩她一个人了。
康韶华提不起精力做任何事,经一位朋友随口一说,她坐上了去大理的火车。
为了谋生,她在最繁华的街道支了个摊子,卖自己的诗集。一开始定价32块,后来觉得反正都没人买,干脆翻了一倍到64块。
阳光很暖,陪在旁边的小猫小狗更是十分治愈,躺在台阶上的康韶华突然觉得,人生有很多美好自己还没有体验。
渐渐的,她交到了更多朋友。一起谈天说地,讨论风花雪月,似乎提起过往也不再有那样窒息般的疼痛,时间冲淡了一切。
就像康韶华在诗中透露的那样,她一直在渴望母亲的爱。不过现在,她学会了爱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她一直用轻描淡写的方式诉说自己的悲喜,如今她真的获得了成长,也会主动在社交平台与朋友们分享感悟和体会。
在采访最后,康韶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说:“被记挂的人生生不息,我会带着欣欣的那一份好好生活。”
[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