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大部分遗产无偿捐献,骨灰撒向山西大寨

一更历史 2024-01-28 17:31:09

1978年6月,文坛巨匠郭沫若因病离世。按照老先生的身份与地位,骨灰完全可以埋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但令众人意外的是,同年6月下旬,郭先生的骨灰却撒在了山西昔阳大寨的梯田中。

五年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骨灰同样安葬于此。小小的虎头山,居然承载一文一武两位奇人。

不同于陈永贵的“叶落归根”,出生于四川乐山的郭沫若,为何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在这里呢?

1892年,郭沫若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早年东渡日本求学,毕业于九州帝国大学。

“五四”运动后,郭沫若在新文化,尤其是文学、诗歌、古籍研究等领域,取得了震古烁今的成就。

战争年代,一介文人的郭沫若先生于危难时刻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工作倾其所有,这些都是铭记于党史中的铁证。

之所以在病逝后,郭先生要把骨灰葬在山西大寨,这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郭沫若生前,尤其是1975年之后,他就已经很少出现在公开场合。1978年4月末至5月初,86岁高龄的郭先生进入弥留之际。

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时,话已经说得不利索,但还是坚定地表示:自己的大部分遗产都无偿捐献给国家,至于骨灰,不必葬于北京,撒到山西大寨去肥田。

1978年6月下旬,党中央与有关部门遵照郭先生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到大寨的层层梯田中。虎头山上耸立起一座“郭沫若同志纪念碑”,与后来陈永贵同志墓遥相呼应。

只是,郭先生出生于四川乐山,一生活动也极少与农村和农民相关。他之所以选择山西昔阳大寨,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虽出乎意料,但细细探究之下,似乎情有可原。

“大寨”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个陌生又遥远的词汇。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曾流传这么一句:“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大寨”指的就是山西昔阳大寨大队。

那是1963年,大寨遭受一场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一场瓢泼大雨,把当地的土地和房屋全部冲毁。面对自然灾害,大寨人把国家拨给他们的救灾款和物资全部退了回去。

时任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说:“国家给我们的救灾款是有限的,但给我们的精神是无限的。只要有精神在,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最终,陈永贵领着当地干部连续奋战数月,重建美好家园。

1963年11月,中共山西省委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农村组织向大寨党支部学习,党员要向陈永贵学习。

1964年初,《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的《大寨之路》。1964年底,周恩来总理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我们这几年所取得巨大成就,是坚决执行自力更生方针的结果时”,列举了大寨大队和大庆油田,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

作为大会执行主席之一的郭沫若,对周总理的这番话留下很深的印象。

而社会上首次出现歌颂大寨的诗篇,就是郭沫若于1965年春节前所著的《题傅抱石延安画卷八首》其七。

可见,在郭先生的心目中,大寨精神与他一直信仰的延安精神是薪火相传的。

延安精神能够改造人的精神面貌,大寨精神则是改造大自然。

正因如此,73岁高龄的郭沫若冒着严寒赴山西进行工作时,实地参观了大寨展览馆,对大寨精神有了更具体了解。

当郭先生看到大寨人发扬“愚公精神”,奋斗十余年所建造的一块块人造小平原时,其心灵被彻底震撼。

尤其听到陈永贵自己说出: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资;不减国家销售粮、不减集体的公积粮、不减社员的分配粮时,郭先生立即题写一首五言诗,以示敬意。

往后数年,郭先生以十分崇敬和想要学习的态度与精神,为大寨题写了许多著名诗篇。

从这些诗句不难看出,在郭沫若的心中,学习大寨与发展生产力联系在一起。比如,他把大寨精神风雪里的腊梅花,甚至还比作改造大自然的伟力。

诗人都是浪漫且思维发散的,郭沫若同样如此。想必在人生的尽头,郭先生早已参悟生死的真谛,他这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民。

所以,倒不如尘归尘,土归土,将骨灰抛洒在他最爱的大寨,用来滋养土地,这同样是一桩美谈。

然而,少部分现代人因为一些文章、观点的错误引导,总认为郭沫若居然是“新中国的罪人”。

原因无非就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郭沫若向中央申请挖掘明朝皇帝陵,最终导致万历皇帝的定陵损失惨重。

载几十载的光阴里,郭先生背负了巨大的骂名。

客观地说,在当时条件下,贸然挖掘帝陵十分欠妥。但从郭先生的初衷与本意来看,他不想通过挖掘万历帝陵来为自己增添几笔功劳。

归根结底,郭沫若还是希望通过挖掘明帝陵,看看能否找到失传已久的《永乐大典》,或其他重要考古发现,从而造福后人。

在方式方法上,郭先生可能是有些操之过急。但不可否认,郭沫若在文学,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宣传、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病逝后,小平同志曾经这样评价道:“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郭先生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是教育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这番评价不可谓不高。

参考文献:

[1]逯艳.郭沫若晚年复杂性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郭沫若的骨灰为何撒到大寨[J].共产党员,2007(06):19.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