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目前已经开始了第一轮录制,现场观众,也已经曝光了部分现场发生的事情。
笔者这里想和各位重点分享的,是小导师的存在。
今年的《中国好声音》和以往有着很大不同,四大四小的存在,让人十分好奇盲选阶段导师选人的最终规则会是怎样。
目前单就第一轮录制之后的反馈来看,小导师的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存在感并不会特别高。
按照笔者原先的设想,可能节目组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观看节目,所以特意设立了小导师。
但是实际上,现场观众反馈里有提到:感觉在唠嗑的时候都是除非大导师CUE说张碧晨、吴莫愁、吉克你说说呗,他们也不会主动去说。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实际节目播出的时候,如果大导师不CUE小导师,小导师很可能并不会有多少评价可以说,甚至也不会有太多镜头。
再说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规则:大导师在转身之后,小导师也会跟着转身,但是小导师转身,大导师是不会转身的。
举例说明,节目录制过程中,总共有五名学员,其中有两名学员都是只有黄霄云转身,但是,这两名学员都被淘汰了。
也就是说,黄霄云的两次转身,都救不了选手,更像是一个安慰奖。
如果以上所说都是事实,那么,小导师的存在有何意义?
我们可以基于目前已知的信息,去猜测一下规则。
首先,我们知道,小导师拥有转身的权利。
如果是只有一种设定,比如说:只有大导师拥有转身的权利,小导师只是辅助作用。
那么很显然,小导师并不能决定学员的去留。
但是节目组实际上是留了余地的,允许小导师单独转身。
既然允许,那么自然有允许的道理,至于说规则是怎样,目前我们不得而知。
这是目前网上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小导师拥有一次或者两次强行选人的权利。
但是我个人认为,比起这种特权,我更希望的是,小导师拥有和大导师商议的权利,在转身之后,告诉大导师自己希望留下这名学员,双方进行协商或者加试、或者如何如何,这样去决定学员的去留。
否则,即便小导师强行留下了一名学员,对于大导师来说,他并没有转身,并不看好这名学员,之后的路,恐怕学员也并不能走多远。
在以往的好声音录制过程中,晋级之后没有登场就淘汰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与其如此,倒不如提前离开。
另外我个人觉得,小导师的加入,还有着多种意义,就如《歌手·当打之年》一般,请来更多年轻歌手。
《中国好声音》需要改变,所以这样的尝试是值得的。
诸如黄霄云、张碧晨等歌手,在团队战、导师开场秀里是否会登场,目前是未知数,但是这至少多了一种可能,这样的导师开场秀和团队战,恐怕会更加好看。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一次好声音的四大四小导师阵容呢?
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点赞并分享噢!
四小是个蠢得死的主意,该踢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