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出色的学生或下属时,俞敏洪和董宇辉给了不同的选择或答案。
这也许就是格局的不同,这也许就是争与不争的不同。争是态度,不争是境界!
今天无事,看到了新浪财经对董宇辉的采访片段,大意是说,当董宇辉是一个领导时,遇到比他出色的下属时,会怎么办?

媒体都会挖坑,主持人更会挖坑!可是董宇辉却跳出了常人的思维。给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答案,也让主持人感叹,也许这就是格局的差别。
董宇辉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当你是一个老师,没有考上北大。当你的学生,考到了清华北大,难道你不应该高兴吗?你会嫉妒他吗?

这时主持人又挖坑,当这个学生回来,做了你的领导?你会开心吗?
董宇辉说,为什么领导只能是一个呢?如果说学生比你厉害,这个不是更应该开心?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不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吗?
当你是一个领导,手下都是良兵强将,难道不应该开心吗?

这个回答让主持人为之一愣!因为这个回答不在他的意料之中,本身他是想听到答案也许是,良将对领导的不满,也是想听董宇辉回答说,为什么从东方甄选离开,是因为领导的嫉妒吗?
听到董宇辉的这个回答,停顿了三秒,才感叹这也许就是格局的不同。

不同的人生经历,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这里,我们不是当事人,没有资格来说俞敏洪和董宇辉,更不是知道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
从商人来说,俞敏洪是很成功的,响应国家关于双减的政策,关了很多的学校和机构,同时又把桌椅送给了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孩子。对于员工也是给了相应的工作和补偿。

但商人自古以来重利,这也是古时为什么会说无奸不商!
董宇辉从一个农村家庭出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大学时,就自己承担了学费,在毕业后,也是承担了弟弟的学费。在工作后,也是给家庭很多的帮助。在新东方当了八年的英语老师。也许是当老师的经历,对事件的敏感,

让董宇辉思考问题时,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是以一个文人的情怀!
在出圈后,董宇辉也说,希望在好的时候,能把老同事都接回来。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老师的地位会高于商人的原因。这也许为什么很多老师创业时,会更容易取得成功。就像马云也是从一个老师到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