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方案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打造“千辆级”氢车示范场景与千亿级氢产业集群

氢能产业小编 2025-04-14 16:47:03

4月10日,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第四次会议在兰州召开,“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建设方案”,成为通道沿线“13+2”省(区、市)牵头部门代表的重点议题。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到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形成了“13+2”的合作共建机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据了解,基于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西部陆海新通道各参与方将在该通道“13+2”省区市试点示范建设渝黔桂、成渝、成渝昆、甘新等“氢走廊”,构建“绿色通道物流体系+氢能供给体系+氢能产业创新体系”的氢能全业态发展格局。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货物运输品类增加到1200多种、货物品项达数万个,辐射中国18个省(区、市)73个城市157个站点,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55个港口。“为避免盲目布局、一拥而上,将坚持因地制宜开展跨区域、跨领域、规模化试点,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表示,到2027年,将打造“千辆级”氢能货车示范场景与“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双千项目,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根据规划,各方将通过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跨区域多地协同,在氢能使用规范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技术研发创新、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加快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氢能发展激励机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氢能示范应用模式,逐步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氢能产业发展新格局。

各方将以“氢走廊”物流应用激活氢能产业生态,串联制氢、储运、加注等基础设施,形成规模化示范效应;协同推动“氢走廊”产业技术创新,提升绿氢经济性,力争突破低成本电解水制氢、高压储运、高耐久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推动“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落地。

作为印发中国首个省级绿氢管道专项规划的省份,内蒙古自治区绿氢产能已达6万吨/年。下一步,该区将加强与周边省份绿氢贸易合作,全面打通蒙陕、蒙宁等多条绿氢外送通道,满足汇集绿氢资源、联通消纳市场的管输需求,不断提升绿氢输送能力,力争在今年底绿氢产能规模达20万吨/年。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丁巨胜表示,甘肃省具有丰富的风光资源,风能、光伏可开发量分别为6000万千瓦、95亿千瓦,位居中国第四、第五,可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该省将在新能源制氢、装备制造、科技攻关等方面与通道沿线省份开展产业协作,推动“氢走廊”合作共赢。

重庆提出,依托重庆—贵州—广西线路为试点推广应用氢能源货车,加速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为通道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借鉴。今年3月,渝黔桂三地协同完成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重庆—贵阳—钦州干线贯通测试,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已具备干线正式贯通运营的基础条件。后续,三地将加快推进通道“氢走廊”建设。四川省同样表示,将依托成德绵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与重庆、广西等地共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川渝合作项目“成渝氢走廊”带动两地氢能产业链企业新增投资超50亿元人民币。广东省湛江市也将推动湛江纳入氢能源支线网络核心节点。当地依托深水港和立体交通优势,布局新能源货车应用场景,打造联通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氢能物流示范带,构建“千支联动、多网融合”的绿色运输体系。

【文章来源:巅峰氢能】在此仅作为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给我们留言作删除。

氢能,以其清洁、高效、可持续之特质,正迅速跃升为全球能源转型的焦点。于“双碳”战略的宏图之下,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在政策春风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技术革新与市场拓展齐头并进,成果斐然。国家《能源法》明确提出: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氢能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速推进氢能等前沿科技产业化发展。

为助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储能协会(筹)、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广州硕信展览有限公司拟定于2025年8月8-10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举办2025第三届世界氢能产业博览会、第三届世界氢能产业大会、第三届世界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展览会、第三届世界制氢、氢储运、加氢站及配套设备展览会。其中,世界氢能产业大会将以“深度脱碳 解构未来新能源”为主题,拟邀政府、能源、电力、交通、汽车等储能及氢能产业领域内领导、专家代表等参会交流和分享最新技术、行业资讯与市场信息,通过全体会议、平行技术会议、展览展示、颁奖典礼、氢能科普等一系列会议活动,为行业搭建全球氢能产业合作交流平台。这不仅有助于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将为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