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主席,天气太热,借主席一口水喝,现在没事了!”
这是1943年夏,毛主席在陕北召开军政干部大会时,陈赓对毛主席说的话。
说起陈赓,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他是战场上保家卫国的英雄,也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得力助手,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他还是一个风趣幽默的“段子手”。

黄埔军校一期出身的他,曾连续写三封信求爱美人,还曾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可有一次他却因为那张嘴,差点把蒋介石气死。
后来毛主席还说:“没他干不出来的事!”
陈赓对蒋介石说了些什么?蒋介石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的?值得他写三封信求爱的美人又是谁?

当黄埔军校建成后,吸引了众多才华出众的年轻人,21岁的陈赓也怀着报效国家的热忱和对军校的崇敬之心,前来报名了。

在面试环节中,蒋介石亲自担任主持,因为陈赓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湘军中任职,祖父更是曾国藩麾下的杰出将领,所以他在入学之初就赢得了蒋介石的青睐。

在通过入学选拔后,他顺利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当时的校长是蒋介石,周恩来则担任政治部主任。
陈赓机智聪慧,情商极高,再加上对待事务始终认真严谨,他在军校的表现一直名列前茅,是“黄埔三杰”之一,当时许多人都非常愿意与他结交。

到了1925年10月,蒋介石率领黄埔军第二次讨伐陈炯明的行动中,陈赓带领尖刀连率先攻入了惠州城。
随后蒋介石率领第三师进攻华阳时,又意外地遭遇到了陈炯明主力部队林虎部的集结。

双方在中途发生了激烈的交战,由于蒋介石的指挥不力,第三师遭受重创,溃不成军,士兵们四散逃离战场。
蒋介石的主力部队被团团围困,他倍受沮丧地拔出短剑准备自杀,正当情势危急之时,陈赓及时出现并夺走了蒋介石手中的短剑。

是陈赓背着蒋介石,在战火密集的环境下冒着极大的危险一路狂奔,这才冲出了战场,挽回了蒋介石的一条命。
当蒋介石再次醒来时,他发现身边只有陈赓一人,瞬间被陈赓的行为所感动,紧紧抓住他的手,说一定会好好报答他。

但是陈赓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并且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时,毫不犹豫地与其划清了界限。
1933年,陈赓在上海养病时,不慎遭到了叛徒出卖,被租界捉拿,随后又被移交给了国民党当局。

这时候,陈赓已然站在了蒋介石的对立面,但蒋介石还是希望陈赓能够重新回到他的手下做事。
但陈赓根本不屑一顾,反出语讽刺说:“校长,您日夜操劳都瘦削了,那天下恐怕也会变得瘦弱了吧。”

蒋介石听到这话,一口气憋在胸口喘不上来,但他还是强忍着怒火说:“陈赓,你以你的能力,守着共产党在草莽乡间,是屈才了。只要愿意写个悔过书,来我这里才能前途无量,到时候军长、司令都任你选。”

陈赓确实答应了写“悔过书”,不过他写的却是“打倒反动派”“独裁者是没有好下场的”“与人民为敌必定失败”等表明自己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的话。

看到他写的这些字,蒋介石实在忍无可忍,险些气晕过去,蒋介石拍案而起,大声呵斥道:“陈赓,你这是自寻死路!”
不过,蒋介石始终抱有一丝希望,所以并没有痛下杀手,在1933年5月,陈赓又成功逃出了南京。

陈赓的第一任妻子名叫王根英,两人相识时,王根英还是上海的一名工人,她从小没受过什么教育,所以文化水平不高。

后来陈赓来到这里的学校担任教员,王根英便跟随众人来夜校学习,陈赓的文化程度不低,讲课又幽默风趣,所以王根英觉得他的课很有意思,所以上课非常积极。

王根英本就面容姣好,又积极上进,很快使得陈赓对她有了好感。
有一天,陈赓突然下定决心要追求王根英,他拿起笔写下:“根英同志,我很爱你,我希望你嫁给我,永远做我的妻子。”
王根英看到后觉得这样的行为有失妥当,所以便把情书贴在墙上公布于众了!

这要是换了旁人,肯定脸都臊得通红,可陈赓却更来劲儿了。
接下来,他又厚着脸皮写下了几行字,让人传给王根英。
可王根英还是不习惯这样的示爱方式,她只觉得陈赓这样做就是想让自己“下不来台”,本来陈赓就是个爱捉弄人的性子,所以,这第二张纸条还是被贴上了墙。

陈赓一看这架势,仍然坚持着说:“你不同意我就再写一次,你再贴上去,我还写!”
于是,他又第三次写信:“根英同志,我很爱你,不娶到你我誓不罢休!”

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无奈地批评陈赓说:“陈赓呀,求爱要讲究艺术,你这样油嘴滑舌地强攻是不行的。”
最终还是在周总理的引导下,在慢慢相处中建立了感情。

陈赓这种幽默的作风,虽然没能赢得女同志的好感,但毛主席却很是欣慰。

1943年11月,陈赓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时,在一次陕北军政干部大会上,毛主席正在做报告时,陈赓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原本众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毛主席讲话,陈赓的这一举动瞬间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随后就见到他朝着主席台走了过去,还没等毛主席反应过来,就旁若无人地端起了毛主席面前的杯子,只见他一仰脖儿,就把杯子里的水喝光了。

喝完他咧嘴一笑,一副无比舒畅的样子,就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这时候毛主席打趣说:“这位同志,你有什么事吗?”
陈赓擦了擦嘴,敬了一个礼说道:“报告主席,今天天气实在太热,我口干舌燥借主席一口水喝。”

此话一出,沉闷的会场顿时爆发出阵阵笑声,毛主席看着他也无奈地笑着摇头说:“在这讲话的人还没渴,你倒先渴起来了。”
这件事情曾在军中被津津乐道。

1955年授衔时,陈赓又做出了一件让毛主席哭笑不得的事情。
当时陈赓实至名归,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可是当他回到家,孩子问:“爸爸被授予了什么将啊!”
陈赓那种幽默感又上来了,他回答“芝麻酱”。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懵懵懂懂的小孩子竟然真的把爸爸的话当真了。
一天,数位将军来到了陈赓家里,他们在逗孩子时随口问一句:“知道爸爸是什么军衔吗?”
孩子严肃地回答“爸爸是芝麻酱”,这可把一众老将逗得合不拢嘴了。

后来毛主席知道这件事也笑得前仰后合,边笑边说:“这个陈赓啊,这么多年还是没改了性子,没什么是他干不出来的!”

遗憾的是,这样一位幽默风趣的将军,在1961年他年仅五十八岁的时候,就在上海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