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灭蜀是怎么回事?具体的过程怎样?如何客观地评价他这一创举

一张毒嘴 2025-01-07 13:15:28
桓温:一万兵灭一国,这事真有那么容易?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些事让人看了直摇头。一个人带着不过万余兵马,竟然硬生生灭掉了一个国家。

听着像是天方夜谭,但东晋的桓温确实干了这么一件事。他从荆州一路杀到成都,兵锋所向,成汉一国顷刻覆灭。

这事乍一听像是运气,但细细琢磨,背后藏着的,是胆识、时机和一点点戏剧性的“天助”。为什么会这样呢?

公元345年,桓温34岁,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当时他被任命为荆州刺史,成为东晋西南边陲的总负责人。

这地方是个烫手山芋,不大不小,说不上前线,却也不太安稳。大多数人到这儿是混日子的,但桓温不一样。

他有野心,也有行动力。他刚到荆州,就把这片地方收拾得服服帖帖。

可这还不够,他盯上了西边的成汉。这个国家内乱不断,君主昏庸,军队松散,看起来就是一块熟透了的果子。

而桓温,显然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可问题来了,他的部下并不看好这场战役。

一万多兵马,去千里之外灭一国?这不是送死是什么?但桓温有自己的坚持。他觉得,成汉这块地儿,不打就是浪费机会。

于是,他一边上书朝廷表明意图,一边直接开干——反正朝廷批不批,他都已经出发了。话说回来,当时的东晋朝廷,哪怕知道了这事,也基本处于“你疯吧”的状态。

可桓温显然不是个听劝的人。

桓温的第一步棋,走得就够大胆。

他带着一万多人,逆长江而上,穿过三峡,一路直逼成汉的地界。对于成汉这场战争来得太快了点。

他们根本没想到,东晋会有这么一支孤军深入的部队,而且杀得这么快。当桓温的军队抵达青衣(今乐山)时,成汉才开始匆匆忙忙组织防御。

故事的转折从这里开始变得有趣了。成汉的将领们一致认为,桓温会走一条山路,便在那边布下了伏兵。

结果,桓温偏偏不按套路出牌,直接绕过了他们的设伏地,没费多大力气就到了成都的边上。而成汉的防线,就这么被轻松突破了。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时,桓温的军队已经在成都城下安营扎寨。

接下来的情节,更显得戏剧性十足。

成汉的李势,不选择死守成都,反而把兵力拉到城外,准备跟桓温决一死战。按理说,李势在成都有主场优势,城池坚固,物资充足,只要拖住桓温几个月,他那万人队伍就得崩溃。

但李势显然更喜欢硬碰硬。而这场决战,也成了成汉的最后一战。

双方在笮桥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成汉军队开始一度占据上风,桓温的前锋被击退,连参军龚护也战死了。

混乱中,桓温甚至有了撤退的念头。就在这时,战场上出现了一个堪称荒诞的情节——负责敲战鼓的鼓吏,居然误把撤退的信号敲成了进攻的鼓点。

敌我双方都被这鼓声搞懵了,但桓温的士兵听着鼓声,竟然硬着头皮发起了反击,而这次反击,却意外打垮了成汉的军队。李势的军心一崩,士兵四散而逃。

这场仗的胜负,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一通“错误的鼓声”。但桓温显然不只是靠运气。

他知道战场上不能有丝毫犹豫,抓住这个机会,带着士兵一路追击,直接攻入了成都城。李势眼看大势已去,带着棺材出城投降。

这位成汉的末代君主,至此彻底结束了他的统治。

有人可能会问,桓温的成功,是不是有点太容易了?其实,所谓的“容易”,不过是事后看起来的样子。

桓温之所以敢孤军深入,靠的并不仅仅是胆子大。他知道成汉内部混乱,知道时机不可错过,更知道这场战争的胜负,关键在于是否能一鼓作气拿下成都。

他的果断和判断力,是这场胜利的真正支撑点。

但桓温的冒险,也并非没有代价。

灭蜀之后,东晋朝廷对他的忌惮与日俱增。毕竟,能灭一国的军阀,日后未必会老老实实听命于朝廷。

果然,桓温后来越来越强势,甚至几乎掌控了整个东晋的军政大权。这场灭蜀之战,不仅为他换来了威望和资源,也埋下了他与东晋朝廷对抗的伏笔。

桓温灭蜀的故事,有着太多戏剧化的细节,但它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历史的复杂性。有时候,胜利并不只是运气或勇气的结果,还需要精准的判断和果断的行动。

偶尔的“天助”,也是成功的重要一环。

有人说,历史从不缺乏“奇迹”,但“奇迹”的背后,往往是无数看不见的努力和风险。

0 阅读:31

一张毒嘴

简介:每日分享见闻趣事,一张大嘴锐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