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2日,BMC音乐中心联合卓越幼儿园,甘泉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学校,在甘泉社区文化中心进行了“2020新年派对”音乐会。众多明星小朋友参与演出,演出现场更是座无虚席,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一年一度的新年汇报演出,是一整个学年学习成果的汇报,给予孩子们全面展示自身的舞台——从音乐类的钢琴演奏、室内乐演奏、合唱,音乐剧歌舞片段,到舞蹈类的芭蕾和街舞,节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也是BMC音乐中心教学实力的一次集中体现。享誉世界的华人钢琴演奏家李玮捷亲临此次新年派对, 完美诠释了音乐跨界与融合。
著名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本身即为综合艺术——“音乐从来都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以动作、舞蹈和语言形成的统一体。这是一个人可以充分展现自我的音乐。”BMC音乐中心的孩子们对这一点体会尤为深刻。他们在平日学到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演奏一种乐器,而是弹、唱、演、跳,都会有所涉猎。在这次的舞台上,我们看到有近1/4的小朋友表演了不止一个节目,刚刚脱下钢琴独奏的礼服,就立马换上芭蕾舞裙翩翩起舞。对于表演的舞台他们也从不陌生。每一季度、每半年、每一年的演出积累,让他们历练出舞台综合素质。正因为对于音乐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BMC的舞台呈现也充满了跨界与融合的元素。LED大屏幕与室内乐的结合,原创全英文音乐剧歌舞唱跳表演,以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芭蕾剧《梦Dreams》——孩子们曼妙的舞姿和中国钢琴演奏大师李玮捷的古典钢琴演奏完美结合,无不令人眼前一亮。在本场演出中,亚洲最小超模小蛋面儿(黄福熙)和小演奏家李梓煜也分别惊艳亮相,奉献了精彩的表演。
强调跨界与融合的舞台表演,反过来又对平日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教学-表演互相促进,互相哺育,促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竞争、合作在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中存在已久,都有其不可或缺性。然而各类器乐考级,器乐比赛的盛行,让音乐的学习走向了偏重应试和竞争的功利性比拼。在孩子们眼里,原本陶冶情操感受美感的音乐,竟然给自己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但在BMC的课堂上,集体课永远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从奥尔夫音乐早教开始,到打击乐室内乐的学习,更大一些到管弦乐室内乐的呈现,老师们鼓励孩子们互相聆听,团队协作。即使是偏重独奏的钢琴课,孩子们也被鼓励参与四手联弹等形式的合奏训练。因为在集体课的课堂上,孩子们感受了集体主义的熏陶,不仅对于音乐的学习有别样的提升,也得到了人格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的培养。
李玮捷是目前国际上极负盛名的钢琴演奏家,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师从著名钢琴家、作曲家赵晓生教授、Prof. Manfred Fock, Prof.Lylia Ziberstein, Prof.Burkhard Kehling等多位国内外音乐大师学习钢琴演奏、声乐艺术指导以及指挥,毕业于德国吕贝克国立音乐学院(钢琴表演),并在汉堡国立音乐与戏剧大学学习声乐艺术指导。曾在意大利获得“XXI. ROVERE D‘ORO”国际钢琴比赛第2名;第17届“罗马2006”国际钢琴比赛获得“优胜奖”;意大利皮查获得“VALTIDONE ”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德国的“MARITIM”声乐比赛中,获得声乐艺术指导奖的第一名;2015年,获得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第一名。2017年,获得第十四届美国古典声乐家声乐比赛的最佳钢琴伴奏奖。
作为钢琴家,李玮捷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参加和举办过各种古典独奏以及室内音乐会。2010年回国后在上海、北京、深圳、西安,广州,宁夏、宁波等城市进行了钢琴独奏音乐会巡演。除了传统的古典钢琴独奏音乐会外,还制作并担任钢琴独奏的《菊次郎的夏天》《天空之城》《你的名字》《猫和老鼠的贝多芬》《你是钢琴家》等商业音乐会,在全国各地巡演。2014年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发行了个人钢琴独奏CD《献给朋友们》,2017年与女高音方琼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发行出版了中国艺术歌曲系列之一《清流》。从2009年开始跨界在音乐剧方向担任音乐总监和指挥。其作品有《电话》、《SHE LOVES ME》、《神秘花园》、原创音乐剧《最后的瞬间》(该剧2010年受邀参加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原创音乐剧《鲜花烈火》、《曾在岛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中心原创音乐剧《楼兰》(在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天桥音乐剧节、东莞国际音乐剧节上进行巡演)、百老汇音乐剧《吉屋出租》。2015年与上海轻音乐团合作,担任《岁月留声——王维倩独唱音乐会》指挥。2016年受上海文化广场邀请,担任音乐剧《春之觉醒》的中方音乐总监与指挥。在上海高峰高原学科项目环境歌剧《再别康桥》中担任导演和音乐总监,2017年带领创作团队一起剧本改编、音乐创作了原创民族歌剧《此路,不通》。2018年担任由韩雪等主演的明星版音乐剧《白夜行》的音乐总监与指挥。201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国庆70年献礼作品《春上海1949》中担任音乐总监和乐队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