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受欢迎十大自驾路线TOP2:环驾南太行大型地理人文自驾之旅

走吧网 2023-03-27 15:41:19

走吧点评:

太行山将最美的一段留在了河南,既是最美,也是最难,一条条悬崖之上的挂壁公路,见证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见证着太行人民的愚公移山。瑰丽的南太行,不仅仅有青山绿水、奇花异草,更承载着无比厚重的历史,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一个个神话传说中的故事就出现在这里,一次次史书上记载的战争就发生在这里,振奋人心的《在太行山上》就诞生在这里……执着于南太行挂壁公路保护和传播的中国南太行挂壁公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郑国崭先生,以他对南太行无比熟悉的积累,成就了这条集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自驾路线,获得专家评委打分第一,总排名第二的好成绩,恭喜他,斩获亚军!

【环驾南太行】

这里不只有挂壁天路,还有远古神话、白陉古道、战争硝烟,大型地理人文自驾之旅

路线制定人:中国南太行挂壁公路服务有限公司实名郑国崭,现居河南新乡,中国南太行挂壁公路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河南太行挂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太行挂壁英雄会】创始人、南太行挂壁公路自驾项目创始人;致力于南太行挂壁公路的保护和宣传;资深自驾、户外旅行者,自驾里程100多万公里,足迹遍及国内各地和数十个国家。

行程安排

1、自驾总天数:9天

2、自驾总里程:约1360公里

3、行车路线:新乡市—平原博物院—百泉—辉县—白陉古道—音乐公路—猪八戒网红运动公园—司徒小镇—炎帝陵—长平大战古战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昔阳大寨—黄崖洞

(八路军兵工厂—黎城—平顺西沟展览馆—神龙湾观景台—井底挂壁—井底—石板岩—红旗渠——西井山挂壁—西井山—岳家寨—太行天路—虹梯关挂壁—虹霓村—林州—上腊江挂壁—太行第一路—陈家园挂壁—齐王寨—齐王寨挂壁—郭亮挂壁—郭亮—昆山挂壁—王莽岭—锡崖沟挂壁—陵川—回龙挂壁—云峰画廊—吉尼斯纪录世界第一高速三层螺旋隧道

4、总体路况:全程以乡道、县道、国道、高速公路为主,其中高速公路、国道、山路(县道、乡道)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其中部分路段为非铺装砂石路,路面石头凸起,建议车底盘高一些为好。

5、最佳出游时间:3-11月

6、车辆要求:高底盘轿车、SUV、越野车均可

7、注意事项:三月份和十一月份部分路段可能会有冰雪,出行时车上可备上防滑链,以备不时之需;山路比较费刹车,出发以前一定要全面检查维护车辆,以保证旅途顺畅。

行程描述

1、行程亮点:太行山地域广阔、以它的磅礴气势, 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南太行是黄色的,南太行历史厚重,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开拓耕耘,繁衍生息,完成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伟大变革,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从人类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大战——周灭商的牧野大战、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惨烈的长平大战、太行山八陉之一的白陉、中国四大药都之一百泉,到《康熙字典》编撰者陈廷敬故居皇城相府,一路走来,历史的烟尘滚滚向前,沿途国家级文物俯首皆是,不胜枚举。

南太行是红色的,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这里是八路军抗击日寇的主战场,闻名中外的游击战就发轫于这里,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发生在这里,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总部、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驻扎在这里,一曲《在太行山上》就诞生在这里。从抗击日寇的枪林弹雨、红旗渠、挂壁公路渠修筑工地的殷殷鲜血,到唯一连续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农业学大寨带头人”铁姑娘“郭凤莲、“最美奋斗者”史来贺、“改革先锋”吴金印、首届“全国十大女杰”刘志华、“感动中国十大风云人物”张荣锁、“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裴春亮,一代代劳模接力向前。从而产生了红旗渠精神、锡崖沟精神、回龙精神、大寨精神等,这些都是太行精神的集中体现。

南太行是绿色的,《中国国家地理》有云: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南太行。南太行相比较北太行和东太行雨水丰沛,植被茂密,在我们行程所经过的地方,有高达几百米的悬崖峭壁、有轰鸣震天的太行天瀑、有四季不败的奇花异草,有幽深清凉的大峡谷。云台山、青天河、宝泉、八里沟、八泉峡、太行大峡谷就是其中的代表,都深受游客喜爱。

南太行是彩色的,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众多的神话传说:共工怒撞不周山、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逐日、愚公移山……每到三月,山上迎春花、连翘花、山桃花、杏花、梨花、山楂花轮流开放,争奇斗艳;到了九月,花已不艳,但五颜六色的树叶又成了南太行的主角,红、黄、紫、绿,姹紫嫣红,这时候也是南太行摄影的黄金季节,一直持续到十一月底。

D1 新乡—平原博物院—百泉—辉县

1、路线里程:新乡—5km—平原博物院—48km—百泉—10km—辉县,共63km。

2、路况概述:平原博物院在新乡市区,位于新乡市政府大楼南侧。从平原博物院去百泉,可以沿新中大道上荷宝高速, 这样会顺畅一些,从百泉到酒店,也是柏油马路,全程路况一流。

3、景点介绍:

牧野大战:史料记载的第一战,商周“牧野之战”,周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046年发动了牧野之战。这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最终商纣王鹿台自焚、商朝灭亡而告终。在平原博物院,通过当年战争的记载和器物,可以完整还原当年牧野大战的的历史画面。

平原博物院:是新乡十大标志性文化建筑之一。在建筑艺术上,其表现为“华夏之光”——文明精神的传播,借助规划形式的放射状规划图景与建筑形象上的独特个性,通过以竖向线条为主的石材巨大实体尺度,以及其富于韵律的排列,形成了博物院震撼人心的整体气势,寓意着新乡牧野大地,作为夏、商、周中国最早王朝的中心,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中原颐和园—百泉:河南省最大的、保护最好的古园林建筑群,素有“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的美誉。位于辉县市中心西北五华里的苏门山南麓,因湖底遍布泉眼,故名百泉,泉水自地穴迸出,累累如贯珠,又名珍珠泉。

4、食宿安排: 市区各类档次酒店众多,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当地美食:新乡红焖羊肉、河南烩面、世魁牛肉、桥头烧鸡、延津火烧、牛忠喜烧饼、丹江鱼宴等。

D2 辉县—白陉古道—黑毛沟大峡谷—太行一号音乐公路—高老庄猪八戒运动公园—千年非遗打铁花—晋城

1、路线里程:辉县—81km—白陉古道—22km—太行一号音乐公路—11km—高老庄猪八戒运动公园—86km—司徒小镇(打铁花)—20km—晋城,共220km。

2、路况概述:今天开始进入太行山,山路逐渐多起来,特别是从宝泉到高老庄猪八戒运动公园这一段,山高路险,坡度大弯道多,车速要一定要慢下来,开车不观景,观景不开车。路面基本上都是柏油路,对车型没特殊要求。

3、景点介绍:

徒步体验千年古道——白陉

陉,音xing,字义为山脉中断的地方,后来特指出入山区的要道。绵延近千里的太行山,被河流不懈地切割穿越,逐渐形成了八条东西走向的河谷,这就是后来的太行八陉。自南向北分别为: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古老的太行八陉,见证过春秋战国到明清的干戈迭起、硝烟不散,也见证过往来商旅的行色匆匆。铺就太行八陉上的一块块方石,留在石上的一方方骡马蹄印,见证了千百年来战争史实、名人古迹、诗词歌赋和商旅传奇。白陉是太行八陉中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条,全长约4公里,可游览山门、三仙台、七十二拐。

千年非遗打铁花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民间传统的烟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打铁花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打铁花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为流行。晋城自古是煤铁之乡,是中国炼铁和土法炼钢的发源地之一,日常的冶炼工作触发了人的创作灵感,便有有了这千年的传统绝技——打铁花。炉火正旺、铁水火红,击打而出的铁水金花四溅,在漆黑的夜色的映衬下如泼金撒银,天女散花;似金蛇狂舞,闪电裂空;又如漫天星辰,红光映天,让人叹为观止!

4、食宿情况:今天住宿地点在晋城市区,晋城作为山西东南部一个地级城市,各种档次的酒店都很多,五星、四星任你选择。晚上用餐可选择在司徒小镇的美食一条街,品种较多,慢悠悠地吃,快到打铁花开演的时间去会场也不迟。

D3 晋城—神农炎帝陵—长平大战古战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昔阳大寨

1、线路里程:晋城—48km—神农炎帝陵—13km—长平大战古战场—129km—八路军太行纪念馆—156km—昔阳大寨,共346km。

2、路况概述:今天所走道路大多为高速公路或国道,路况较好。

3、景点介绍:

史上最惨烈大决战: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发生的战略决战,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 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发生战争,秦国白起对战赵国赵括,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成语“纸上谈兵”就是从这场战争中产生的。

另外白起的残暴激起了当地后世人们的憎恨,便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火烧水煮而食之,以泄心中之愤。人们食用后颇觉新鲜,且别具一番风味,于是“烧白起豆腐”在高平境内流传下来成为特色美食。

拜谒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

在新石器文化时期,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在山西羊头山完成了从渔猎到农耕、从游牧到定居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奠定了以农立国的基础,开启了我国原始的农耕文明。境内与炎帝神农氏有关的遗址遗迹众多,羊头山上的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耒耜洞等遗迹是炎帝生产生活过的地方,以炎帝行宫、神农庙、炎帝陵等为代表的陵、庙、祠、宫、城等30余座,记载有关炎帝事迹的碑碣100余通,与炎帝相关的村名地名、民间风俗、故事传说等,形成了一个内容庞大的炎帝文化遗存区域体系,有关炎帝神农氏的民间传说更是丰富多彩。

抗战烽火唱响《在太行山上》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挺进太行山,发动群众,创建敌后根据地。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八路军总部先后5次进驻武乡。朱德、彭德怀、左权等八路军首长在这里部署指挥,坚持持久抗战,领导创建了晋冀鲁豫、晋绥、晋察冀、山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这里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此外,中共中央北方局、一二九师师部以及抗大、鲁艺、北方局党校等也长期驻扎在这里。

5、食宿情况:大寨现在已具备较为成熟的游客接待体系,许多新建的宾馆都能游客的需求。在高平,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特色美食“白起豆腐”,或能再次勾起对历史的回忆。

D4 大寨—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旧址)—黎城

1、线路里程:大寨—135km—黄崖洞—37km—黎城,共172km 。

2、路况概述:今天道路主要是高速、 国道和山路,但山路比较好走。

3、景点介绍:

农业学大寨

农业学大寨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一场运动,依据的是毛泽东于1963年发布的一项指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农业学大寨”学出了“红旗渠”,大寨一度成为中国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地标。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农业合作化后,社员们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的通讯报道《大寨之路》,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

1964年12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大寨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一年,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迅速在全国铺开。“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在长达十四年的日子里影响着几乎每一个中国村庄。在此后的岁月里,国家领导人纷至沓来,18位外国元首先后造访,上千万名国内参观学习人员和25000多名外国游客接踵而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林县的红旗渠:林县人民通过学大寨,凭着一股“大寨精神”在险峻的山上开凿出了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兵工部奉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命令,将原先设立在榆社县韩庄村的兵工厂总部修建所转移到黄崖洞,并且扩建为当时华北敌后我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这就是著名的黄崖洞兵工厂。黄崖洞位于深山之中。这里的悬崖陡壁都是黄色,东崖半空有一个天然石洞而得名。当时,从外界进入黄崖洞,只能通过一条狭长的“S”形通道,这条“S”形通道全长约1.5公里,两旁壁立千仞。在通道上设置一道关卡,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1940年,黄崖洞兵工厂每年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可装备16个团,不仅如此,黄崖洞兵工厂还研发出我军第一种制式步枪——“八一”式步枪,八路军第一种自产“掷弹筒”等,为人民军工生产培养了大批优秀技术人员,因此黄崖洞兵工厂被誉为新中国军事工业的摇篮。 黄崖洞兵工厂的存在,对于日军来说是巨大的威胁,1941年11月,日军7000余人进犯黄崖洞,八路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以伤亡16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毙伤敌人近1000人、敌我伤亡比例6:1的辉煌战果,取得了黄崖洞保卫战的胜利。

4、食宿情况:黎城古为黎国首都,酒店可选当地最好的黎候大酒店。

D5 黎城—平顺西沟展览馆—井底挂壁—井底—石板岩

1、线路里程: 黎城—57KM—西沟展览馆—52KM—神龙湾观景台—15KM—井底—14KM—石板岩,共138km

2、路况概述:今天道路为国道、县道和山路,从平顺至井底,是刚铺装的柏油路,井底挂壁内部还是原来的水泥路,比较平整。路面不错,但山道弯弯,部分坡度较大,遇弯道一定要“一鸣二慢三靠右”,保证行车安全。

3、景点介绍: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

申纪兰,是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唯一的一位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60多年来,她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与成长,也践行了一位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申纪兰先后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在周恩来总理家中作过客,和邓小平一起照过相,江泽民同志称她是“凤毛麟角”。胡锦涛、李鹏、朱镕基、薄一波还亲自到西沟村看望过她。

1954年9月,申纪兰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2009年获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申纪兰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申纪兰“共和国勋章”;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2020年5月19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正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申纪兰受聘担任首批推广大使。

井底挂壁公路

修建于1985年6月—2000年1月,长度1500米,侧窗35个,海拔1100米,岩性:石灰岩,风景指数:4星,驾驶难度:3星。井底村周围被大山环绕,整个村子就好像在一个井的底部,因此名为井底村。村民们不甘心被困于此,合全村之力,在太行山的半山腰上凿出了通往外界的希望之路,井底挂壁公路距离山顶和沟底都有近100米,相当于城市里30多层楼的高度。行驶途中,从洞口往外看去,宛如置身于一幅大气磅礴的山水国画之中,震撼之余又让人心境开阔。

4、食宿情况:今晚所住的民宿酒店在石板岩风情小镇,到了晚上,这里华灯绽放,歌舞升平,好一番热闹景象。

D6 石板岩—西井山挂壁—岳家寨—太行天路—虹梯关挂壁—虹霓村—林州

1、线路里程:石板岩—43KM—西井山—35KM—岳家寨—38KM—虹霓村—54KM—林州

2、路况概述:今天的道路不好走,虽然部分路段是柏油路,但上上下下,到了西井山挂壁公路那一段,变为水泥路面,且弯且陡,临崖而行,部分路段没有护栏,开车时一定要遵循“开车不看景,看景不开车”的原则。20多公里的太行天路,相信你也能找到“爽在太行”的感觉。

3、景点介绍:

西井山挂壁公路

修建于1980年6月—1985年10月,长度300米,侧窗3个,海拔1400米,岩性:石灰岩,风景指数:4星,驾驶难度:4星。在无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西井山全村50余位劳动力自买硝酸铵制作炸药,用钢钎大锤镢头等原始工具一块块开凿而成,是名副其实的“九曲十八折挂壁公路”。西井山被称为“人间仙境”,来此可领略“春有山花烂漫”、“夏有阴雨朦胧”、“秋有红叶满山”、“冬有雪峰冰凌”四季美景。

太行布达拉宫—岳家寨

在太行山深处,有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岳家寨(原名下石壕村),村中以岳姓占绝大多数,据说,这里的岳姓居民都是岳飞的后裔,在南宋时期为避秦桧官兵追杀,逃到此处避难。该村东临悬崖绝壁,石板路、石台阶、石楼门、石院墙、石磨房、石畜圈、石窑、石盆、石槽、石桌、石凳、石臼随处可见,清一色的石墙石瓦,从基石到屋顶,找不到一块砖,依势而建,错落有致,被人誉为“太行布达拉宫”。

虹梯关挂壁公路

修建于1968年5月—1970年10月,长度1000米,侧窗5个,海拔1300米。岩性:石灰岩,风景指数:4星,驾驶难度:3星。虹梯关位于山西平顺县虹梯关乡的古商道上,为山西“八大古关”之一。1968年,平顺县芣(fú)兰岩乡全乡800名村民,自带被褥,吃住在工地,用钢钎、铁锤等最原始的工具,从梯后村的北山崖中挖了五个涵洞,劈掉七座山岭,填平三条大沟,打通了这条崖中公路,挂壁公路在太行绝壁之上连凿5个山洞,且最上面的洞和最下面的洞落差约有200米左右。

4、食宿情况:林州是一个较为先进的旅游城市,从五星级酒店到乡村民宿应有尽有,游客的选择是很多的。来到林州,林州皮渣一定要尝一尝,美味香掉大牙。

D7 林州—红旗渠—上腊江挂壁—陈家园挂壁—齐王寨挂壁—郭亮挂壁—郭亮

1、线路里程:林州—25km—红旗渠—82km—上腊江—15km—陈家园—10km—齐王寨—33km—郭亮,共165KM

2、路况概述:林州至红旗渠至辉县路面都是比较平整的柏油路面,离开陵辉路去上腊江挂壁,一直到齐王寨的路都是山路,弯道较多,比较很窄,特别是上腊江村至兵部站的一段,是非铺装路面,并且临崖,仅能一车通过,遇到顶头车,必须找一个宽敞地方错车,此路段又称为“太行318”,走这一段路,一定要注意路上的石头防止挂轮胎,还要注意右侧的山崖护栏,很多地方安装不规范是倒茬,一旦蹭上右车门会受损惨重。

3、景点介绍:

红旗渠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各乡镇,干渠和支渠总长度约1500公里。其中的重点工程“青年洞”被誉为“水上挂壁公路”,其长度约700米。有“人工天河”之美誉。

上腊江挂壁公路

修建于1975年9月—1977年5月,长度500米,侧窗8个,海拔1100米,岩性:石英砂岩,风景指数:4星,驾驶难度:4星。穿过上腊江挂壁公路,就到了上腊江村,此村是原始生态,基本上与世隔绝,有“世外桃源”之称,上腊江挂壁公路道路狭窄,错车困难,它与太行川藏318相连,蜿蜒曲折于群山之间的绝壁之上,长约26公里。它高高在上,满目风光,成就了户外穿越"练胆"自驾朋友的必选之路。

陈家园挂壁公路

修建于1968年12月—1993年12月,长1100米,侧窗14个,海拔600米,岩性:石英砂岩,风景指数:4星,驾驶难度:2星。陈家园挂壁公路是331省道的起始点,侧面是绝壁,绝壁下是清澈见底的陈家园水库。挂壁公路在山西出口处有一瀑布,因此得名“飞瀑长廊”。和其他挂壁公路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它开凿在水库边的绝壁上,悬崖峭壁与清澈湖水相辉映,灵秀壮美,被评为颜值最高的挂壁公路。

齐王寨挂壁公路

修建于1973年3月—1978年5月,长度600米,侧窗4个,海拔900米,岩性:石英砂岩,风景指数:4星,驾驶难度:3星。齐王寨是巍巍太行山中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落,因春秋时齐王在此隐居练兵而得名。齐王寨挂壁公路集合了郭亮挂壁的红岩和俊秀,昆山挂壁的窄小和陡险,虹梯关挂壁的原始和狰狞,陈家园挂壁公路的飞瀑和倒影等特色于一身,所以我们称它为最“SHOW”的挂壁公路。

郭亮挂壁公路

修建于1972年3月—1977年5月,长1300米,侧窗35个,海拔900米,岩性:石英砂岩,风景指数:5星,驾驶难度:4星。几百年来,郭亮村民都是通过一个“天梯”走出村子的,郭亮挂壁公路在1976年被外界发现。据悉,1976年,日本名古屋电视台开拍专题片《开拓太行山的人们》,惊称郭亮挂壁公路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因修建较早又被誉为“太行隧道之父”。电影《清凉寺的钟声》、《举起手来》、《战争地平线》等就是在这里拍摄,至今已有40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因此郭亮村又有“中华影视村”的美誉。

4、食宿情况:今日住宿中华影视村郭亮,郭亮村都是村民建的普通农家宾馆,也有部分翻新改造为民宿,整体上还都不错。在这里可以吃上山里种的红薯、老豆角、野蘑菇等,山上散养的土鸡、黑山羊也是当地一大美味。

D8 郭亮—昆山挂壁—太行云顶—锡崖沟挂壁—陵川

1、线路里程:郭亮—20km—王莽岭—10km—锡崖沟—40km—陵川

2、路况概述:从郭亮村出来,是景区内铺装的一段柏油路面,到了两省交界处进入山西昆山村,变成水泥路面,并且坑坑洼洼,曲折蜿蜒,在昆山村里来回转弯,有时还会走错道,过了昆山村开始上坡,一车宽的路还有弯道,根本看不到路面,这时候全凭感觉。最困难的是昆山挂壁路了,它是南太行十条挂壁公路中最难走的一条,因为它是具有五大特点:长、窄、低、弯、陡。车长超过5米的车就很难通过。锡崖沟挂壁在山顶部分是柏油路面,洞中水泥路面,但很平整。

3、景点安排:

昆山挂壁公路

修建于1992年4月—1995年5月,长度2300米,侧窗156个,海拔1300米,岩性:石灰岩,风景指数:5星,驾驶难度:5星。昆山挂壁公路不仅解决了沿线群众出行难问题,更重要的是将山西王莽岭景区与河南万仙山景区连接起来,使昆山挂壁公路成为一道既惊险又相对安全的旅游风景线,一连串整齐的侧窗,犹如火车的车窗。昆山挂壁公路有5大特点:最长,2300米;最陡,坡度达30多度,最窄,仅容一车通过;最低,限高2.2米;最弯,过往车辆长度不能超过5米。

锡崖沟挂壁公路

修建于1962年3月—1991年6月,长度1500米,侧窗36个,海拔1500米,岩性:石灰岩,风景指数:5星,驾驶难度:4星。锡崖沟挂壁公路在山壁上曲折三层,写成“之”字攀上山顶,创造了中国乡村筑路史的奇迹。1994年6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个几代人用血脉筋骨铸刻成的不朽丰碑——路》为题登载了锡崖沟村艰苦奋斗三十年凿路的事迹,并评论锡崖沟村“几十年艰苦奋斗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发图强,排除万难,建设伟大祖国的缩影……”;2009年,锡崖沟挂壁公路被评为“新中国60大地标”之一。

与筑路英雄面对面——锡崖沟挂壁公路修筑带头人宋志龙

4、食宿情况:陵川县城是晋城最东部的县城,这里没有煤矿,虽然不算富裕,但环境非常好,城里有四家条件比较好的酒店,基本上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D9 陵川—回龙云峰画廊—回龙挂壁—世界第一高速三层螺旋隧道

1、线路里程:陵川—40km—回龙—10km—吉尼斯纪录世界第一高速三层螺旋隧道

2、路况概述:陵川到王莽岭是高速公路,然后穿过锡崖沟村到达回龙挂壁是新铺的柏油路面,洞中是水泥路面,坡度也不算太大,宽敞平整,比较好走。世界第一高速三层螺旋隧道是新晋高速上的一段,长度不到5公里的隧道盘旋两圈半上升,三层重叠,在大山之中景象蔚为壮观。

3、景点介绍:

回龙挂壁公路

修建于1997年11月—2001年1月,长度1000米,侧窗8个,海拔1200米,岩性:石英砂岩,风景指数:4星,驾驶难度:3星。回龙挂壁公路水泥铺地,水泥固顶,整齐的条石装饰侧窗,成为最精雕细琢的挂壁公路。更让人惊叹的是,隧洞在山腹里转了个“S”形,千多米长,刚好爬到山另一面的岭脊上。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因为带领村民完成了修路这一壮举,2002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风云人物”之一。

世界第一高速三层螺旋隧道——韩口隧道

连接河南新乡、山西晋城的新晋高速螺旋隧道群通车, 刷新了螺旋隧道新的世界纪录,成了南太行山区的一个新景观。隧道群全长28公里,隧道群高差780米,其中韩口隧道左线长4457米,右线长4366米,最小半径700米,隧道进出口高差109米,盘旋两圈半呈三层重叠,均超过吉尼斯世界记录。

“10大路线”公布进度:2/10

敬请期待

-End-

9 阅读:159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