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妈
2008年投入全职育儿
中途回到职场一次
不坐班带娃经历
迄今累计七年多
*此为育儿人访谈计划的第十三篇
楠妈是一位二胎妈妈。现在,姐姐已经在上初中,弟弟也上了小学。
楠妈在27岁这年结了婚,婚后便很快有了姐姐。家里老人要么还未退休,要么另外有家人需要照顾无法分身。迫于客观情况,楠妈走上了全职育儿这条路。这条路一走,便走了五年。
没生孩子时,楠妈是个很爱折腾的人。
毕业后,楠妈从未在一份工作上安耽过,在行业间不停穿梭。大概也是受到妈妈教诲的影响,当时的她认为工作是为了薪资,而跳槽是为了获得更高薪资。
辗转多地,楠妈遇见了丈夫,并和丈夫一起决定,离开各自老家,婚后安居杭州。
初来乍到,在这没房没车的小日子中,两人一起迎来了姐姐的出生。两年后,又有了意外到来的弟弟。
伴随着孩子降临,楠妈的世界变成了她的小家庭。
楠妈在家带娃,丈夫则在外面做业务,时常奔波。如果他回家得早,便会分担起陪伴孩子的任务,或者全家人一起出动,一起逛菜场买菜做饭。但当丈夫晚归或出差时,楠妈便要全天一个人撂起照顾姐弟俩的担子。
早上起床,楠妈先要忙碌于各种家务。这时,楠妈会让姐姐和弟弟在旁边一起玩耍,午睡后,则带着孩子们外出兜风遛弯,其余时间则花在了对各种玩具、手工活动的研究上。之前不爱看书的楠妈,也在这期间养成了给姐弟俩读绘本、讲故事的习惯。
对楠妈而言,带孩子这件事本身,并不会让她感到疲累。让她觉到疲累或破防的,是带孩子时的状态。
那时,从职场的折腾里抽身,突然停滞在家庭里的楠妈,有时会觉得生活无聊到让人焦虑。当她被这种情绪侵袭时,如果丈夫不在身边,她会不停地给他打电话,哪怕丈夫正在开会或是在开车。
她无法看到丈夫所身处的状况,她只想要电话接通,只想要通过声音排解出自己的不安。
回头看这段经历时,楠妈才猛然发现,那时自己只顾上了自己的需求,却从没想过,也从没问过,丈夫他的情绪如何,他又是否能找到途径去抒发排解呢…
初定居杭州的日子里,为了能在这里扎根,除了日常带娃,楠妈夫妻俩其实也一同面临着现实的生计压力,两人身上都背负着各自的沉重担子。
于是,在现实生计面前,楠妈爱折腾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
有段时间,刚好楼下有摊位空出,楠妈和丈夫便尝试起了兼职卖菜业务。凌晨三四点,夫妻俩便要起床去进货新鲜蔬菜。家里没人照顾孩子,两人便带着熟睡中的孩子一起上路。回来后,便在小区里售出。后来因为这业务利润稀薄且太过折腾,两人只好放弃。
楠妈也曾在大关区域摆过夜摊。那时,楠妈通过朋友接洽到了服装厂商的资源,等到丈夫晚上下班,接替过看孩子的活后,楠妈便和朋友一起到市集里经营这份小本生意,以贴补家用。
在这各种尝试中,有些如昙花一现,成了人生插曲,有些却成为了未曾料到的生命礼物,开启了楠妈新的人生可能性。
比如这份楠妈对给孩子讲故事的热忱和兴趣。
在家带孩子时,楠妈几乎每天都会给姐弟俩讲故事。她渐渐发现,自己越来越享受这种讲述和陪伴的过程。她喜欢孩子们不带修饰的真诚流露,也为他们不断冒出的种种想法而惊奇,甚至还会被激发出灵感。
于是,顺着这股兴趣,楠妈走上了为更多孩子讲述故事的道路。她加入了相关机构,开始在不同平台上组织她的故事会,开始在自己的社区里活跃起来。
有一天,弟弟发现了楠妈头上的白发。姐姐说,没关系,妈妈不需要染黑发,因为妈妈和小孩子在一起时,马上就会变回小孩子了!
这大概是第一次,楠妈的折腾不是为了现实生计。这条路上,楠妈心甘情愿放下了一直拽在手里的生活账簿,她感受着孩子们天真的眼神,还有熟悉之后,完全无防御的对自己的无条件信任。在这种纯粹的、生命和生命的链接中,她一次次被触动着。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为了保障姐姐的入学资格,弟弟上幼儿园后,楠妈便又回到了在机构坐班的日子。这次,楠妈从事的是零售服务业,直接面对各式各样的顾客。因为是做一休一式的轮班,所以楠妈可以一边上班,一边仍继续着自己的故事会。
以前,喜欢不停跳槽的楠妈,这次,竟然一坐班就坐了七年。从一个前线售货员,到店长,到督导,到总部,这期间,曾因为难缠的顾客或员工关系,楠妈好几次都想要辞职而去。但想到女儿上学需要,楠妈还是按捺下了当初年轻时的那股冲动。
如果不是因为个人身体原因,楠妈可能还会一直在那工作着。虽然楠妈没办法在这份工作里看到自己的价值,但这七年的时光,确实让她从年轻时的毛躁变得踏实了起来,她的能力也在职场晋升路上得到了多元化的锻炼。
她发现当初妈妈的教诲并不是全对的,不停跳槽也许能涨薪,但却无法让一个人的能力得到积淀。年轻时,总能一次次迅速找到下份工作,那更多靠的是运气,而年长后,要想再一次次继续折腾得起来,这时,更需要的则是能力了。
五年的带娃生活,七年的职场坚持,让楠妈从靠运气的折腾,走向了拥有价值感的兴趣,和脚踏实地的能力。
楠妈的故事会渐渐积累出了口碑。五个来绘本故事活动的孩子里,有两个便是其他妈妈们推荐过来的。楠妈也因到各处去学习或组织活动的机会,认识了不同领域的朋友,也因此链接到了各种资源。
2019年,在所在社区街道的支持下,围绕亲子阅读主题,楠妈带头组建了立足于在地社区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由此,楠妈便正式步入了公益创业之路。
去年疫情期间,楠妈便离开了职场,开始全职从事这份还几乎没有收入的工作。
围绕着亲子阅读,楠妈在社区相继开展了二手绘本募集、社区集市、旧物花园共建等活动。从故事会出发,这个理想慢慢长大,渐而成为了打造美好社区的梦想。
现在,楠妈早上送孩子上学后,便会在社区空间里值班,或是投入当天活动的组织,或是外出联系业务,晚上便回家给孩子们做饭。
比起之前坐班轮休,孩子们反而更能天天见到妈妈,有时,还能一家人一起参加社区的亲子活动。人手不够时,丈夫也会乐意过来给楠妈打个下手。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更让楠妈坚定了不再回去坐班的决心,计划在自己所热衷的创业路上一步步走下去。
再次离开职场,这回,楠妈不再有竭斯底里地要给丈夫不断打电话的冲动了。
十多年前,当楠妈一个人独自陷于带娃世界中,她更容易看到的,是自己的需求和丈夫的缺点;而现在,依旧还在带娃的楠妈,她的世界不再狭小,还多了好几面能帮自己照见盲点的镜子。
当楠妈抱怨丈夫偷懒,孩子们会私下告诉楠妈,妈妈不在的时候,爸爸有多能干;当楠妈要对孩子失去耐心的时候,她看到活动中其他父母催促孩子的急吼吼样子,忽然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下也更能理解孩子们的处境了。
在孩子身上,在参加活动的家长身上,在社区其他全职妈妈的故事里,楠妈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楠妈的过去,完善在了她的当下。而她的未来,还在蓄势待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头上长出了白发的楠妈,其实还一直年轻着,甚至越来越像个孩子了~~
【访后记】
和楠妈是在一个叫Upbeing行动村的协作网络社群里认识的。
那时,楠妈在村里发起故事会活动,而我则刚开始做象群共读圈。对楠妈的印象,就是感觉经常能在群里看到她的身影,妥妥地是个活跃人物~
就这样,彼此线上默默关注了近一年,今年11月份,我们第一次见面,一聊就聊了三个多小时,还错过了饭点…
和楠妈聊天,能感觉到她的诚意和想要做事情的愿力。我想,这便是我们同频的地方。
当我们聊到各自正在做的事情时,轮流陷入了嘴里喷沫、眼里发光的状态。旁边喝咖啡的人估计是忍受不了我们长时间自嗨的叨叨,默默换到了另一头角落里的位置……
身边其实不乏爱折腾的人,但,能在某件事情上坚持折腾下去的,却很少。尤其,当这件事进展缓慢,且看不到普遍意义上的成功或利益的时候,很多人大概会选择放弃。
楠妈便是这样一路放弃过来的。只是她幸运的地方在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愿意真心坚持下去的东西。
当我们找到这样一件事情的时候,在家带娃也好,职场上班也好,这些表面的生活形式,都无法阻止我们想要去做、去达成的那股坚实愿力。
这个时候,年龄,便只是个标签而已。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性别、身份、角色,也都会只是个标签,而已。
访谈时间:2021.11.17
成稿时间:2021.12.9
【育儿人访谈计划】
关注平凡育儿人的生活故事
在普通人的文字画像中真实呈现全职育儿群体的现代面貌
撰文/ 王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