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宪兵的回忆:我抓住了4个八路军,他们最后都被做成了标本

岁月浅酌绘心绮 2024-12-16 09:06:0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心飞扬

编辑|t

引言

在侵华的那些年里,关东军的宪兵队有一个名叫“移送”的程序。听起来像是交接文件,然而其实是把人送到731部队做实验。

1943年,有四个人分别在天津等地被捕之后押送到大连,三尾丰发现自己不能从他们的口中得到有价值的情报之后就把四人“移送”给了731部队。

在那里,几乎没有人能逃脱出来,都沦为了试验品甚至成为标本。

特别移送的命运

被移送的人要在731部队里沦为活体试验品,生生折磨至死。

这个制度的执行者,往往是冷血无情的宪兵队士兵,而他们的任务,仅仅是将“可疑分子”送往731部队,那里是日本军方最秘密、最可怕的地方。

三尾丰,这个名字在今天的中国几乎无人知晓,但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在大连的战时记忆里,却是一个曾令人胆寒的名字。

四个人,原本只是普通的抗日分子,他们和其他许多无名的英雄一样,走在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尊严而战斗的道路上。

然而,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恶作剧,他们被宪兵队抓住,成为了“特别移送”的对象。这四个人,最后都成了活体实验的“标本”。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从抓捕到移送

1943年,三尾丰和他的宪兵队接受了上级的命令,抓捕一批被认为是“间谍”或“思想犯”的中国人。这个命令对三尾丰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毕竟,他已经习惯了。

每一次抓捕,目标任务活下来或者死掉,似乎并不重要,都只不过是千万个受害人中的一员而已。

这一次,日军是通过监测无线电活动等发现了一个在东北活动的朝鲜人,此人名为沈得龙。很显然,他是在为苏联服务,给他们提供日军情报,也充当中苏之间联络的桥梁之一。

沈得龙被捕之后,没有挺过刑罚,终究还是交代与他有联系的中共党员王学年三人。日军大喜,立刻奔赴天津、奉天等地,在当地日、伪军的配合下把三人及其他无辜人员抓到了大连。

其中的四个八路军战士,都是在一次突袭中被捕的。这些战士不仅在战斗中表现英勇,还是抗日活动的中坚力量。要知道,像他们这样的战士,活捉后的命运几乎注定,他们不过是731部队实验室里的“小白鼠”。

被逮捕后的几天,他们被严刑拷打,三尾丰和他的队员们用尽了各种手段逼迫他们供出更多的情报。可是,尽管饱受折磨,王学年等人始终保持沉默。

既然没有用处了,三尾丰就把四个人交给了731。如此一来,还能榨干他们最后的价值,给自己升官加爵谋取好处。

无论是苏联的“间谍”还是中共,都是日军重点“围剿”的对象,同时也是731最喜欢接收的人群之一。给他们提供“试验品”,是可以得到嘉奖的。

三尾丰的回忆里,最清晰的记忆之一就是四人被押解到731部队的那段路:“他们一个个脸上都带着不屈的表情,仿佛早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但他们依然是那么坚定。”

一路上,几乎没有人开口说话,只有沉默和冷漠包围着这些战士。从大连到哈尔滨的这段旅程,三尾丰说它简直是一次“死亡列车”的旅程。

他记得最清楚的是其中一个名叫王学年的战士,年纪大约25岁,脸上有一道深深的刀疤,这个伤疤像是他与死神搏斗的印记。

王学年没有说过一句话,但他每次低下头时,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坚定,让三尾丰感到一股压迫感。他曾想,若是换作自己,也许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这一年,731已经为不少人知道了,王学年等人也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比在宪兵队更加痛苦。可是,在家国大义面前,生死已经不重要了。

731部队的恐怖实验

到了731部队后,四个人就不归三尾丰管了,但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那里不仅有来自关东军的军医,还有一群不为人知的实验人员。

731就是“地狱”,实验室中充满了刺鼻的药水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死亡的气息。“马路大”,这是日军对实验对象的称呼。

毫无疑问,四人会被被关进那些冷冰冰的实验室,绝无可能在不亚于任何一种酷刑的实验手段的折磨下存活。

所以,当年在战败之时,撤退之前他们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销毁一切证据,包括被关于的“试验品”。然而,风过留痕,做过的事情终究会找到蛛丝马迹。

731的恶行还是被世人所知道了,但遗憾的是,从主谋到参与人员很少有受到应有惩罚的,因为他们用中国人的血泪所研究出来的东西有足够的价值得到了美国的包庇。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三尾丰之类的日军惶惶不可终日,第一时间就收拾东西想要逃跑,不过终究还是落到了苏军的手中。

每当有人问起这些事情时,三尾丰常常只是沉默。他知道,这些残酷的事实,已经深深印刻在历史的记忆中。

像三尾丰一样犯下罪行的日本人何其多,然而很多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时至今日,日本仍然在试图掩盖当年的真相。

参考资料:

侵华日军731部队对共产党人的残害.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1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