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许轻言
公元938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这一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原汉人被北方游牧民族欺负了整整400多年。
燕云十六州是指古代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地区)和云州(今山西大同地区)为中心的十六个州,东西长约600公里,宽200公里,区域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
自古以来燕云十六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燕山山脉与太行山山脉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将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阻挡在国门之外,也是抵御北方骑兵南下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契丹国志》中更是将燕云十六州形容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历代军事学者均将燕云十六州的丢失视为中原政权的重大损失,然而宋朝那些文人却觉得,燕云十六州丢了是好事。
宋朝文学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在其著作《历代论·卷五》中有篇名为《燕蓟》的文章,开篇第一句就是“何谓割燕、蓟之利?”
在这篇洋洋洒洒数百字的文章中,苏辙仔细分析了割让燕云十六州对宋朝的好处,中心思想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老是侵犯中原,那是因为他们穷啊,吃不饱饭当然只能抢了。
现在我们把燕云十六州送给他们,他们能够自给自足了,就不会再拿下抢劫了,大家都能好好过日子了,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不得不说,苏辙这个脑回路还真是够奇葩的,就好比别人要抢我东西,我把东西提前给了别人,这样是不是就不算被抢了?还能少挨顿打,何乐而不为?
苏辙还大言不惭的表示,“吾无割地之耻,而独享其利。此则天意,非人事也。”
意思是我并不觉得割地有什么好羞耻的,这是一件大好事,而且是天意如此,谁也没办法改变。
而且有这种想法不仅苏辙一个,当时不少文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苏辙不过是众多“割地派”文人中的代表罢了。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三百多年宋朝都没收复燕云十六州,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想过。
失去了北方屏障,宋朝就变成了待宰的羔羊,北方游牧民族随时可以南下,最终发生了靖康之耻这样的奇耻大辱,汉家江山最终也葬送在了宋朝统治者手上。
直到1367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主帅北伐元朝,收复燕云十六州,时隔429年,燕云十六州再次回到汉人统治,中原王朝再次有了北方屏障。
宋,送也。送钱、送帛、送地、送女人给敌国,送灾难给国民!。
古代丢了西北,顶多是缺少良马骑兵,但丢了北部太行山,那就是灭顶之灾
瞎扯淡,首先燕云不是割让的,北宋成立前都被辽占领的!第二北宋不是不想要,而是打不下来!高粱河车神两次北伐燕云失败后,北宋就建一个封装库,就是积攒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军费;还约定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封王,所以北宋末年大太监童贯积极联金攻辽!
汉朝初期,河套地区就是匈奴人的势力范围,和宋朝初期比起来,谁艰难[呲牙笑]
此士大夫共识也!
扯淡,宋朝做梦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