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公司要把我家的座机电话
给停了”
3月19日
十堰晚报新闻热线8110110
接到茅箭区某小区居民
张大爷的一通电话
座机电话怎么会无故被停用?
记者调查后发现
这背后竟是大爷儿子编造的
一个无奈的谎言
老人反映:
“有人要停掉我的座机电话”
张大爷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今年90岁,眼睛不太好,平时对外联系只能依靠家里的座机电话。但电信公司说我们这个小区只有我家在使用座机电话,要给我停掉,这怎么可以!”
带着疑问,记者联系了张先生的儿子。听到父亲向晚报新闻热线反映了这件事,他哭笑不得:“这是我骗父亲的,是为了防止他通过座机电话购买保健品。”
家属诉苦:
老人“5年花30万买保健品”
张先生介绍,2020年他帮父亲收拾房间时,发现父亲床底下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有的称能治疗老年痴呆,有的称治疗前列腺炎有奇效……
张大爷购买的保健品。
“一共有几十盒,单价最低的3999元,最高的近8000元,售价约10万元。”张先生担心父亲上当受骗,便召集家人一起和父亲谈心。
原来,张大爷趁着家人白天上班不在家,通过家里的座机联系保健品售卖方购买保健品。卖方通过快递以“货到付款”的方式将保健品送货上门。张先生还称,保健品销售人员还时常给张大爷邮寄各类介绍保健品的宣传品和电子设备,诱导老人购买。
张大爷收到的保健品宣传折页。
张先生说,在那次谈心中,父亲满口答应以后少买保健品,可仅仅过了一年,他就发现,父亲又开始购买保健品了。
“2024年3月,我爸的一位老朋友说我爸向他借了3万元钱。”听到对方的话,张先生感觉情况不对,“父亲一个月退休工资七八千元,他一个人根本花不完,借钱干什么?”
当天,张先生仔细查看了父亲的房间,又发现床底下、衣柜里存着不少保健品,加起来售价有十余万元。张先生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从2020年首次发现父亲购买保健品到2024年3月,张大爷在购买保健品上累计花费近30万元。
购买原因:
老人坚信保健品能让他不生病
张大爷对保健品的执着,让家人感到无奈和担忧。家人再次尝试劝说,但这一次张大爷非常抵触,甚至拒绝沟通。
经过多次深入交谈,张先生终于搞清楚老人的想法。“父亲最初购买保健品是为了我母亲,父亲听信宣传,认为这些保健品可以治疗母亲的病,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将希望寄托在各类保健品上。”张先生介绍。
张先生说,母亲去世后,父亲反而越发相信保健品的功效。无奈之下,张先生给他请了位保姆,在身边照顾和监督老人。他还在家里座机电话线上“动了手脚”,没想到老人如此执着,竟向晚报进行反映。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严厉打击这类欺诈行为
老人为何轻信保健品的神奇功效,以致买保健品“上瘾”?记者采访了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主任陈孝强。
陈孝强介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疾病的恐惧和对健康的渴望,促使他们寻求各种方法来保持身体健康。保健品以其宣称的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的功效,成为了老年人关注的焦点。另外,老人情感的缺失,使得他们很容易对保健品销售人员产生信任和依赖。
让老年人理性购买保健品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来源:十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