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溪”管道无故被炸毁以及欧洲对俄罗斯的大规模制裁开始之后,俄罗斯的海量油气资源一下子少了大买家,这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希望能够与中方加强能源合作,以对华出口更多的油气资源发展经济。而中方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因此两国可谓是一拍即合。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两国就开始了关于新的中俄油气资源管道建设方案的研究和探讨。
打开地图我们发现,中俄两国之间有两个重要的邻国,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因此,中俄新的油气管道的建设,也很有可能要么经过哈萨克斯坦,要么经过蒙古国。而近期,根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日前中国驻俄大使在出席欧亚石油天然气论坛时,对中俄能源合作进行了回应。他表示,经由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境内运送俄罗斯天然气的方案“并不现实”。这有可能意味着,中俄管道的“哈萨克方案”,似乎已经“告吹”了。
其实,哈萨克斯坦方面对这个管道还是非常热情的,原因也很简单,中俄管道若是经过哈萨克斯坦,那么哈国不仅可以收取大量的过境费,而且管道还需要进行定期维护,这又可以为哈国解决就业。因此,在去年普京访问哈萨克斯坦之际,哈方就已经“主动请缨”——表达了愿意为中俄天然气管道提供过境服务的意思。
另外,俄罗斯方面也非常希望该管道能够从哈萨克斯坦经过,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的国力、军力都已经受到了消耗,而且俄罗斯目前也无暇顾及中亚这个俄罗斯原本的“基本盘”。因此,中亚的各个“斯坦”现在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都出现了变化。如果中俄管道的“哈萨克斯坦方案”能够落地,那么俄哈之间在能源和经济上就可以借此得到绑定,这对于俄罗斯稳固中亚“大后方”而言的意义可谓不言而喻。
那么,既然俄哈都有意,为何中方会婉拒俄哈力推的“哈萨克斯坦方案”呢?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有可能是由于成本和经济方面的原因。诚然,哈萨克斯坦本身就是油气资源大国,该国现有的很多管道乍一看可以为新管道的建设节约建设成本。但是,实际上目前哈萨克斯坦已建成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基本已经处于“超负荷状态”,通过这条管道,中方已经从里海-土库曼斯坦购买了大量的天然气。
另外,中方西部的天然气也是在通过现有管道进行运输。因此,如果“哈萨克斯坦方案”真的要建设,那么这就意味着需要从中亚新建一条漫长的、直抵中方东部的管道,这其中的建设成本无疑是很大的,而且,从中方西部到东部的漫长管道的建成本,那可就都得中方承担了。可见,这一方案对中方而言并不划算,距离太远而且需要大量的投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不低。
那么既然如此,中方拒绝了这一方案后,蒙古方案是否会笑到最后?这其实也是要打一个问号的。这其中的原因,主要还是蒙古国在外交舞台上的反复横跳,一直希望搞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而导致的。近年来,蒙古国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达成了相应的矿产合作协议,蒙古国与西方的关系也与此前有所不同,这显然会让中俄两国看在眼里。因此,如果蒙古国希望中俄管道过境,那么蒙古国就应该向中俄两国展现了诚意并作出了保证:不要引进美国和西方的势力,这无疑是中俄蒙天然气管道能够修建的大前提。
不过,不管中俄管道最终如何落地,这条管道肯定是会修建的。尤其是在特朗普当局悍然发动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出现了极大的动荡,这导致国际油价下跌,俄罗斯的经济也受到影响。在中俄两国都受到美国的威胁和打压的情况下,中俄管道的论证、落地、修建进度都有可能会逐步加快,我们大家拭目以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