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5年开年最受期待的现偶剧,《难哄》以“白月光IP改编+顶流主演”的配置高调登场,首周网播指数直逼90,创下优酷站内热度新高。然而,随着剧情推进,该剧口碑遭遇滑铁卢——豆瓣评分跌至5.4,超70%观众打出三星以下评价,甚至被吐槽“年度最下头现偶”。这场从“爆款预定”到“全民群嘲”的魔幻反转,暴露了国产偶像剧老毛病。

剧中温以凡(章若楠 饰)堪称“史上最惨女主”:前9集遭遇6次性骚扰,从职场潜规则到合租险被强暴,从造黄谣到街头暴露狂,平均每1.5集上演一次“英雄救美”。原著中作为新闻记者冷静反击的温以凡,在剧版沦为“苦难收集器”——面对骚扰只会呆立原地,等待桑延(白敬亭 饰)从天而降。观众愤怒质问:“2025年了,女性角色必须靠被骚扰证明存在感吗?”


更令人不适的是,剧集将性骚扰情节“流量化”处理:暴露狂镜头最初未打码直接播出,舆论发酵后才紧急删除;桑延为女主抓造谣者时,编剧竟安排温以凡对施暴者家属道歉:“这不是你的错”。这种“受害者有罪论”的扭曲价值观,让网友痛批“用女性苦难喂养男性凝视”。

原著中,温以凡以专业能力揭露社会黑幕,剧版却让她屡现“迷惑行为”。
采访现场圣母心:面对违法商贩威胁,她交出摄像机后竟主动救助施暴者,凭“感化”让对方自首;职场霸凌零反抗:被领导性骚扰不敢取证,被诬陷受贿后直接辞职,最终沦为餐厅洗碗工。观众吐槽:“这不是职场剧,是‘职场小白花受难记’!”

原著最动人的“势均力敌”爱情,在剧中被魔改为“救世主与落难公主”的俗套戏码。合租逻辑崩塌:明知男邻居有前科仍不搬家,被骚扰后因“舍不得押金”继续居住;肢体接触越界:女主梦游闯入男主卧室的桥段,原著是浪漫升温,剧版却拍出性骚扰既视感;

剧集将原著中推动人物成长的背景设定,异化为“苦难堆砌”: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寄人篱下被虐待、校园霸凌、职场歧视……编剧仿佛开启“悲惨人生生成器”,却未给女主任何反抗空间。当温以凡哭着说“我要证明自己不是温室花朵”时,弹幕刷屏:“靠洗盘子证明?编剧对女性力量有什么误解!”

1. 原生家庭的潦草收场
温以凡的悲惨根源在于原生家庭: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后对她不闻不问,大伯母刻薄虐待。然而剧集对大伯母的后续、母亲三胎家庭的描写均一笔带过,甚至未交代女主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观众期待的“自我救赎”最终被简化为“靠爱情治愈一切”,显得苍白无力。

2. 职业线的全面崩塌
剧中温以凡的职业设定为记者,但表现令人大跌眼镜:采访结巴、救人逻辑牵强(如感化违法夫妻后对方秒速自首),毫无专业素养。与其说是职场女性,不如说是“需要被保护的瓷娃娃”。原著中女主通过工作实现经济独立与精神成长的情节,在剧中被彻底抹去。

3. 合租阴谋论的悬而未决
桑延与温以凡的合租被暗示为“精心设计”——桑延好友苏浩安是前租客王琳琳的前男友,疑似通过其推动合租。然而这一伏笔始终未明确解释,导致男主“深情”人设蒙上“控制欲”阴影。若为凸显命运感,不如坦荡处理;若为制造悬念,则需完整闭环。

《难哄》的崩坏绝非偶然。近年来,《偷偷藏不住》《人间烟火》等IP改编剧屡陷“魔改”争议,暴露出三大行业顽疾。第一,将“虐女”等同于戏剧张力,用性骚扰、家暴等情节替代人物塑造;第二,女性角色必须脆弱等待拯救,男性角色必须“霸总式”强势;第三,搜营销优先于内容打磨,黑红也是红。

真正的女性成长,应如《玫瑰的故事》黄亦玫般在伤痛中破茧,或如《去有风的地方》许红豆在迷茫中自愈。而非让温以凡们在洗碗池边“证明价值”——毕竟,当代女性早已不需要通过“吃苦”来获得存在感。
(本文观点综合自观众反馈及行业观察,部分情节描述可能存在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