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巴以冲突中,加沙地带的200多万巴勒斯坦民众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他们正在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战火。然而,接壤巴勒斯坦的埃及和约旦却暂时关闭了陆路口岸,不愿意接收这些巴勒斯坦难民。这种态度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为什么这两个国家不愿意帮助他们的阿拉伯兄弟呢?
答案源于历史,埃及和约旦对接收巴勒斯坦难民持谨慎态度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为了理解他们的顾虑,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首先,我们来看看约旦。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有超过70万巴勒斯坦难民离开家园,其中有不少被约旦接纳。一开始,约旦对这些难民展现了诚意,将他们视为兄弟并授予公民身份,允许他们在约旦工作和学习。然而,这些巴勒斯坦人并不愿意永远居住在别人的国土上,他们渴望返回家园。这导致了巴解组织的兴起,他们在约旦建立了自己的基地,与以色列对抗。
这一情况激化了以色列,导致他们无视约旦主权,直接越境袭击巴解组织,甚至占领了约旦境内的土地。在这种紧张局势下,约旦与埃及合作,计划对抗以色列。以色列不满,于是在1967年发动了第三次中东战争。这场战争中,尽管阿拉伯国家再次失败,但巴解组织的顽强抵抗让以色列付出代价,鼓舞了整个阿拉伯世界。
然而,巴解组织在约旦的壮大也引发了冲突,他们在约旦建立了自己的“国中之国”,挑战了约旦政府。巴解组织成员四处耀武扬威,勒索钱财,形成了一支在约旦的“占领军”。
1970年,“黑九月事件”爆发,约旦国王侯赛因宣布戒严,对巴解组织展开军事行动,造成数万人伤亡。最终,巴解组织败北,迁往其他国家,而约旦正规军夺回了控制权。
接下来,我们看看黎巴嫩。巴解组织在黎巴嫩崭露头角,得到埃及和叙利亚的支持,实力迅速恢复。他们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地区,并将贝鲁特作为总部。然而,黎巴嫩内部也存在着长枪党等组织,他们与巴解组织发生冲突。
1975年,巴解组织和长枪党的冲突爆发,黎巴嫩政府请求叙利亚介入。叙利亚支持了黎巴嫩政府,但最终占领了北部地区,长时间驻扎在黎巴嫩,使黎巴嫩政府失去了实际控制权。
巴解组织离开黎巴嫩后,以色列入侵,最终撤离。然后真主党崛起,实际控制了黎巴嫩南部,使黎巴嫩陷入混乱。
因此,埃及和约旦不愿接收巴勒斯坦难民的原因在于历史的教训。一旦接纳这些难民,可能会导致不确定性,尤其是对小国约旦来说,可能引发战争。总之,尽管这两个国家在外交上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但在接收难民方面采取慎重态度,这种态度出于对历史经验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