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神武明皇后娄昭君与儿子们的相爱相杀

江南一郑 2022-05-28 16:59:33

东魏、西魏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魏的实权落在大将高欢手里。550年,高欢的次子高洋自立为帝,以北齐取代东魏。

而北齐自高洋以后,出了越来越残酷的暴君,以致统治集团的本身也不能保持必要的团结。

比如高洋死后,他的儿子高殷继位,但没过多久就被废了。高演即位后,又杀掉了侄儿高殷。后来高湛继位,又杀掉高演的儿子高百年。

不过帝王之位,始终牢牢稳固在高氏家族手中,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不得不提高洋、高演、高湛他们的母亲娄昭君了。

娄昭君

娄昭君,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妻。

娄昭君一共为高欢生下六子二女,不仅是高欢的贤内助,也参与了东魏北齐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

其中次子高洋、六子高演、九子高湛能够登上帝位,都离不开娄昭君的支持。不过即使娄昭君为了儿子不遗余力,但似乎也没落什么好。

早在549年,高洋就想取代东魏而建立北齐,当时娄昭君并不赞同。主要担心高洋无力控制复杂多变的政局,以致局势震荡。不过在高洋幕僚们筹备完成篡位事宜后,娄昭君还是让晋阳勋贵出面逼迫孝静帝退位,完成最后的禅代程序。

此后娄昭君及其身后的晋阳军方,一直是儿子高洋在邺都执政的坚实后盾。

高洋即位伊始,就立六岁的长子高殷为太子。并着手对他进行培养,不过高殷文弱,这让高洋对他能否顺利继承皇位产生忧虑。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秉承“父死子继”的原则,但“兄终弟及”也时有发生。主要就看继承人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啦。

为确保儿子顺利即位,高洋着手铲除未来即位可能遇到的一切障碍。同母弟高演就成为主要怀疑对象,当时高演任录尚书事,位高权重。

高洋酒后曾“使力士反接(高演),拔白刃注颈”,并“催遣捶楚,乱杖抶数十,会醉卧得解 ”。

不过高洋最后并未能杀死高演,主要原因在于娄昭君想尽办法保护高演。

儿子高演被高洋殴打后“闭口不食”,娄太后也陪着绝食。尽管娄昭君身后有晋阳军方,但高洋在执政后期对勋贵们加大了打击力度,解除了勋贵们在朝廷重要部门的职务,不给予实权等。所以娄昭君当时也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高洋对娄昭君支持和保护高演当然不满,冲突是难免的。

有一次,高洋醉酒后与娄昭君爆发了冲突,并伤到了娄氏。

娄太后以帝酒狂,举杖击之曰:“如此父生如此儿!”帝曰:“即当嫁此老母与胡。”太后大怒,遂不言笑。帝欲太后笑,自匍匐,以身举床,坠太后于地,颇有所伤。既醒,大惭恨,使积柴炽火,欲入其中。太后惊惧,亲自持挽,强为之笑,曰:“向汝醉耳!”《资治通鉴》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娄昭君心中也还是有儿子高洋的,她也不想高洋出什么意外。同样高洋心中也有母后,也想尽力讨母后的欢心。

由于母后的存在,高洋自然不能太出格,更何况娄昭君身后还有晋阳勋贵。

高洋

最后,高演在个人名望甚高的母后保护下,躲过了高洋的屠刀。

娄昭君自小就宠爱高演,当然高演对母亲也很孝顺。

据载:娄昭君“不豫,出居南宫,帝(高演)行不正履,容色贬悴,衣不解带,殆将四旬。……太后(娄昭君)所苦小增,(高演)便即寝伏阁外,食饮药物尽皆躬亲。太后常心痛不自堪忍,帝立侍帷前,以爪掐手心,血流出袖。”《北齐书》

公元560年,高洋死后,高洋的儿子高殷继位。改元乾明。不过这年的二月就发生政变,史称“乾明政变”。

政变后,高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八月,高殷被废,高演即位。

为什么会发生政变呢?

根本原因在于娄昭君本就不同意高殷继位,她想立高演为帝。

这样就与支持高殷继位的大臣杨愔有了心结。而杨愔等人担心高演皇位保不住,就主张主动出击,剥夺娄昭君的权力,并削弱高演、高湛等人的实力。

这样一来,娄昭君、高演、高湛等人性命、地位和权力都受到威胁,所以娄昭君支持高演、高湛发动了政变。

政变成功后,高演登上帝位。

高演

但高演也不过是前台木偶,真正在背后操纵的仍然是太后娄昭君以及勋贵们。

皇建元年(560)八月高演即位,十一月,立世子高百年为太子。

但高演上位后,同样想让儿子把帝位传承下去,这样就遇到了他哥哥高洋同样的问题——怎么样扫除儿子即位路上的障碍。

想来想去,就两个人最有威胁:一个就是废帝济南王高殷,一个就是弟弟长广王高湛。

于是高演就派人杀死了高殷,对自己的弟弟高湛加以严格限制。

但高演还没来得及完成布局,自己就因为“有兔惊马”,“坠而绝肋”,伤重不治而死。

娄太后对高演杀死高殷非常不满,你都坐上了皇位,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呢,毕竟高殷也是高家血脉不是?

太后视疾,问济南(高殷)所在者三,帝(高演)不对。太后怒曰:“杀之耶?不用吾言,死其宜矣!”

娄昭君再三逼问高演,高演无话可说,只好“扶服床枕,叩头求哀”,娄昭君气愤之余,并没有理睬高演,而是拂袖而去。

临终之际,生平孝顺的高演恨恨地说道:恨不见太后山陵。或许常年处于勋贵和母后控制之下,自己无法掌控全部国家权力,就是想传位给太子高百年也没有得到母后的支持。

既然传位给儿子没人支持,况且也没来得及给儿子提前布局。所以临终之际,高演决定退而求其次,派遣使者传诏高湛入继大统,并写了一行字,希望儿子百年能保住性命。

由于高演死的太过突然,高百年的羽翼未成,政府和军队都没有高百年的势力。所以高百年没能像高殷一样不借助祖母娄昭君而登上帝位。

由于娄昭君的支持,高湛最后登上帝位。

高湛

河清三年(564),高湛杀高百年。“(高湛)遣左右乱捶击之(高百年),又令人曳百年遶堂且走且打,所过处血皆遍地。……遂斩之,弃诸池,池水尽赤,于后园亲看埋之。”

高湛能登上帝位主要依赖母后支持,但高湛为帝的第二年,娄昭君去世,高湛竟然没有丝毫悲伤之情。

娄昭君死后,“武成(高湛)不改服,绯袍如故。未几,登三台,置酒作乐。帝女进白袍,帝怒,投诸台下。和士开请止乐,帝大怒,挞之。”

可见,高湛对于母亲是心存不满的,只不过他与娄昭君的冲突不是那么明显罢了。

各位网友,你是怎么看待北齐乱局当中的娄昭君这个人的呢?作为母亲合格吗?

娄昭君与高欢,北魏版的华筝公主爱上郭靖

凡事皆有例外,谁是那个被幸运女神眷顾的废太子?安庆是吗?

隋文帝临终前为何大呼“独孤误我”?独孤者谁?​

1 阅读: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