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
一部《红楼梦》,让我们对“金陵十二钗”这个概念特别熟悉,而原著的名字都曾以《金陵十二钗》来冠之,可见她们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也贯穿了剧情的始终,推进了情节的演进,她们更是作者用心刻画,带着情意在描写的人物,是可爱可敬的一群女性。
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没有把金陵十二钗之副册和又副册的全部人选揭秘,我们只能探佚还原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警幻冷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厨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
太虚幻境
书中的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之时,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全部十二人的画页和判词,副册的一人香菱的画页和判词,又副册的两人晴雯与袭人的画页和判词,宝玉在厨中看到了上边厨子里的正册,还有“下边二厨则又次之”的副册与又副册,这也明确点明了金陵十二钗至少包括正册、副册、又副册,这共计三十六人,至于有没有三副册、四副册等,尚有争议,在此暂时不做讨论。
87版《红楼梦》
正册的十二位群钗指向很明显,为大家所熟知,又副册至少有宝玉房里的大丫鬟晴雯和袭人入选,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也相对较多,唯独有副册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十二群钗组合,我们只知道其中有香菱,而其他十一人还有谁,却并不清楚,曹雪芹先生并没有在第五回让宝玉将其他十一人揭秘,前八十回里也没有明确的文字来透露,而八十回后的文本,又一直没有现世,金陵十二钗副册中的其他人都有谁,就成了一个悬而未解的谜团,引来了无数的猜测和探佚。
金陵十二钗副册的入选标准:戏份较重、与主角关联多,也应该是正妻贵妇或公府姑娘金陵十二钗的正册人物是众所周知的,她们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且身份高贵,都是公府姑娘级别,可以被“合并同类项”,其组成主要是三部分,一是跟贾宝玉有情爱纠葛的四人黛玉、宝钗、湘云、妙玉;二是贾家四位公府姑娘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三是贾家的贵妇正妻或次一辈的公府姑娘与媳妇凤姐、李纨、巧姐、秦可卿。
王熙凤
而金陵十二钗的副册人物应该是正册人物之外戏份相对比较重的,或者是与原著中的主要人物宝黛钗三人等有过密切联系的群钗,再或者是其他重要男性角色的妻妾,她们大部分应该也是正妻贵妇或公府姑娘的级别,而这也是评判她们是否能入选副册的关键标准,诸如鸳鸯、紫鹃等这类公府姑娘身边的大丫鬟都是无法入选副册之列的,即使像平儿,因为是王熙凤的通房大丫鬟,也无法入选,其八十回后固然存在被贾琏扶正的可能,但根据前八十回信息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出身和归宿,平儿尚不足以入选副册。
副册十二人跟正册十二钗有一一对应之关系,其位次都很有讲究纵横点通过文本细读与合理推断,结合上述的评选标准,试图还原曹公最初设定的真相,那么他的原笔原意中的副册十二人除了香菱,其他人都是谁呢?
87版《红楼梦》
这十一人很有可能是夏金桂、尤二姐、尤三姐、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尤氏、娇杏、傅秋芳、张金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排序并不是随便排的,并不是像大家想当然的尤氏三姐妹就要连续排在一起,情节戏份相对多的夏金桂就一定要靠前,这样排列是有玄机的,因为通过仔细对比,大家会发现这样的排名位次也跟金陵十二钗正册里各位群钗可以相互照应。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
香菱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这是毫无争议的,在第五回里,贾宝玉曾亲眼看到过有关香菱的画页是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水涸泥干,莲枯藕败,这副画其实暗示了香菱的悲惨结局,更是直指害死她的人将会是夏金桂。
而金陵十二钗副册的次席恰恰就是夏金桂,正册里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就是在同一幅画页里出现,“木上悬着一围玉。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而副册之首与次席同样也是出现在同一画页,恰是呼应了正册钗黛二人;巧合的是两幅画都是上下有一象征之物分别代表两人,所以副册的第二位乃夏金桂,这是极有可能的。
香菱
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厨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香菱作为副册之首,跟正册之首林黛玉很能呼应上,林黛玉是从小寄人篱下,郁郁寡欢,而香菱是从小被拐子贩卖,不记爹娘,她们俩都是幼年就失怙之薄命女子,“真应怜也”,而且香菱还专门跟黛玉学写诗,这两位女子又很交好,她们分别镇守正副之册,正当其位,而且在《红楼梦》书中,曾明确写到薛蟠见到林黛玉之时惊为天人,而他的审美观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她在此前为了买下香菱竟能闯下把冯渊打死的大祸。
金桂道:“既这样说,‘香’字竟不如‘秋’字妥当。菱角菱花皆盛于秋,岂不比‘香’字有来历些。”香菱道:“就依奶奶这样罢了。”自此后遂改了秋字,宝钗亦不在意。
夏金桂
副册次席为夏金桂,她正好跟金陵十二钗里的薛宝钗相对应,她们俩正好是姑嫂关系,而且她们俩也是书中不合之人,夏金桂姓“夏”,薛宝钗姓氏谐音为“雪”,冬日之雪,最怕夏日炎炎,所以八十回后的情节里肯定会有夏金桂挤兑薛宝钗的事,而几种续书版本也对此有所提及,前八十回里夏金桂连薛宝钗给香菱起的名字都不喜欢,而改为了“秋菱”,这两人的对峙可见一斑,而“金桂”对“宝钗”,也恰如其分,所以副册次席夏金桂正好是比着正册薛宝钗而列的。
尤二姐和尤三姐
副册第三位和第四位应该是尤二姐、尤三姐这对姐妹,她们俩的戏份都不少,而她们俩能对应的恰恰也是正册里的一对姐妹,便是贾元春和贾探春,通过仔细分析,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这两组对应也很有深意。
尤二姐
尤二姐是副册之第三,她乃贾琏之妾,而贾元春是皇帝之妃,两者都不是正妻,尤二姐被主母王熙凤所不容,最后吞金自杀,而贾元春也因“虎兕相逢”的原因而被逼着自裁,她们二人都是死于自杀,一个是在家族中没有容身之地,一个是在皇宫中无法逃出生天;因为尤老娘嫁给了尤氏之父,所以尤二姐即使仅仅是贾琏妾室,但也因为继父的身份和在原著中情节故事之重,当列副册第三位。
尤三姐站在炕上,指贾琏笑道:“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油蒙了心,打谅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
尤三姐
副册的第四位是尤三姐,对应的是正册的贾探春,很巧合的是她们两位都是三小姐,尤三姐在副册位次之前是亲姐尤二姐,贾探春在正册位次之前也是亲姐贾元春。尤三姐和贾探春的性格也有些相似,都是不好欺负之人,尤三姐敢于奚落贾珍、贾琏这对混账兄弟,有挑战凤姐的勇气,而贾探春“才自精明”,她在抄检大观园事件中的表现让人不敢小觑,王善保家的吃那一巴掌可是结结实实;而两人的结局都很凄惨,尤三姐被心上人柳湘莲所误会,拔剑自刎以证清白,贾探春则身不由己需要为家族朝廷远嫁他乡,前途未知。
“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
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这四位姑娘必定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之人,这是根据庚辰本的脂批而得出的,我们知道脂砚斋、畸笏叟是两位最重要的《红楼梦》批注者,他们跟作者曹雪芹的关系匪浅,而且看到过全本《红楼梦》,所以庚辰本脂批说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都是副册之钗,是令人信服的,而她们四位是一起入住贾府的,往往同时出现,又都是四大家族之外的官宦门第姑娘,因此入选副册,也无太多争议。
薛宝琴
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要与宝玉求配。
副册的第五位应该是薛宝琴无疑,她是薛家的小姐,是曹雪芹笔下最美丽的女孩,她的捧梅立雪更是美如画中人,就连贾母都对她跟是喜爱,各种赏赐,乃至于亲自带在身边,并且还曾亲自过问生辰与婚配情况,似乎有配给宝玉之意,就连薛宝钗都曾嫉妒过自己堂妹薛宝琴的待遇;薛宝琴在副册的排位其实跟正册第五位史湘云,也很是照应,这两人都是贾母非常喜爱的姑娘,也都跟宝玉有些朦胧暧昧的关系,史湘云也有“醉卧芍药裀”的名场面,跟雪中捧梅图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这两位女子却都嫁给了其他贵族公子,薛宝琴许给了梅翰林之子,而根据曹公“伏延千里”的写法,史湘云则可能嫁给了公子卫若兰。
副册的第六位应该是邢岫烟,邢岫烟是邢夫人的侄女,也算小姐出身,她嫁给的是薛家公子薛蝌,她跟正册第六位的妙玉亦是对应关系,妙玉跟邢岫烟有师徒之名,邢岫烟是妙玉交往的极少几个人中的一位,而两人能够投缘,自然是价值观念也比较一致的。
邢岫烟
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87版《红楼梦》
副册的第七位和第八位,应该是李纨的两位堂妹李纹、李绮,而李家也是官宦之家,否则李纨也不可能嫁给荣国府的长孙贾珠,门当户对的婚姻关系也证明了李家绝非等闲之辈,她们对应的恰好也是金陵十二钗正册里的两位姐妹贾迎春和贾惜春。贾宝玉对李纹、李绮的评价极高,他甚至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而李家姐妹乃是“人上之人”,而李纹的结局,根据探佚和推测很有可能像妙玉一样被掳走,李绮的归宿则极有可能是嫁给了甄宝玉。
副册第九位是尤氏,她是宁国府贾珍的继室,她的出身也是贵族小姐,否则作为贾府族长和宁国府掌管者的贾珍是不可能聘娶的,而她的第九之排名,也恰恰能对应正册里排第九位的王熙凤,尤氏在贾琏偷娶尤二姐事件中可是受到了王熙凤的全方位侮辱,尤氏乃是宁国府的头号女主人,而王熙凤是荣国府的实际管理者,两个人的身份地位都很匹配,还是同辈,所以尤氏排在副册第九很是相称。
尤氏
“却说娇杏这丫鬟,便是那年回顾雨村者。因偶然一顾,便弄出这段事来,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缘。谁想他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他扶侧作正室夫人了。”
87版《红楼梦》
副册的第十位是娇杏,其名字的谐音便是“侥幸”,再联想到正册第十位的巧姐,从“狠舅奸兄”的魔掌中,被刘姥姥救出来也实在乃是侥幸;娇杏是出场很早的一位丫鬟,是甄士隐家中之婢,她后来成为了贾雨村之妾,又在贾雨村正妻死后被扶正了,所以虽然娇杏乃丫鬟出身,但却是当时官运亨通的贾雨村正妻,而贾雨村又是《红楼梦》情节推进的关键人物,其继室娇杏进入副册之中,自然是理所应当。
副册的第十一位应该是傅秋芳,傅秋芳是通判傅试之妹,她才貌双全,宝玉也对她也是仰慕已久,还曾特意把傅家来的嬷嬷叫进屋里询问傅秋芳的情况,以宝玉的个性能如此青睐一位素未谋面的女子,实属难得;在书中傅秋芳并未正式出场,只是曾侧面描写,其兄长傅试一心想通过她的婚姻来结交权贵,导致了傅秋芳年过二十三还未嫁,傅试谐音“附势”,是讽刺其趋炎附势,而“秋芳”的名字也大有深意,秋天即将萧瑟,而芳华也难长久,这也能印证她的没有嫁人,这种种细节,不得不佩服曹公的“生花妙笔”,根据相关研究,傅秋芳将在八十回后的故事里出现,乃重要的情节人物,但她的结局却很可能如其名字一样,大好芳华于秋风中凋零,而傅秋芳的长期未嫁跟正册第十一位李纨的长期守寡又何其相似,把正青春浪费在美韶华之中,怎能不令人感叹呢!
87版《红楼梦》
“所谓老鸦窝里出凤凰,此女是在十二钗之外副者。”
副册的第十二位应当是张金哥,张金哥乃是长安财主之女,她入选副册也是有根据的,在有批注版的《红楼梦》版本里,曾明确透露,张金哥乃是副册之钗,说她是老鸦窝里出的凤凰。张金哥的出身是富商之家,与其他十一位副册群钗都有所不同,其位列副册之末,与之对应的正册第十二位秦可卿,也是从养生堂抱养来的,虽然秦可卿背后的真实身世错综复杂,但从书中表面交代的,张金哥在副册中也能对应上秦可卿。张金哥本来与原长安守备之子定亲,长安知府小舅子却逼亲,王熙凤贪财,弄权铁槛寺,就这样逼死了一对青年男女,葬送了一段本该美好的爱情,而张金哥的结局是自缢而死,她所照应的正册第十二位秦可卿恰恰也是上吊自杀的,这种巧合的安排,也让人由衷地赞叹曹公的匠心。
87版《红楼梦》
可能有很多红谜爱好者会认为喜鸾、四姐儿才应该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必然入选的两位,当然这也有一定的依据,毕竟她们俩是贾氏宗族的宝玉同辈之妹,从出身和地位来看,也具备入选的资格和可能,但纵横点认为原著中有关她俩的情节和戏份并不太多,她俩似乎不具备充分入选的条件,如果一定要选进,替换李氏姐妹李纹、李绮相对比较合适,但根据相关脂批,李纹、李绮有必定是入选副册之钗,所以在这里的评选就只能委屈一下喜鸾和四姐儿了。
邢岫烟
所以我们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解读,基本能够推断出金陵十二钗副册的人选就是香菱、夏金桂、尤二姐、尤三姐、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尤氏、娇杏、傅秋芳、张金哥。
综合推断出来的名单来看,我们会发现副册里的十二钗跟正册里的十二钗都能一一照应,个个匹配,很是有趣,那么这仅仅是巧合吗?非也,实际上这恰是曹雪芹原本设定中早就安排好的,先不论又副册、三副册和四副册,金陵十二钗的正副册能各自对应,不恰是符合了古人的哲学思想与平衡之道吗?
87版《红楼梦》
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有正就有副,太极生两仪,正副册群钗的一一对应,就像投影子一样,也如照镜子一般,身份地位的相似,结局归宿的类同,让她们交相辉映,就像“晴为黛影,袭为钗副”所说,也体现了这种写法和布局,而这也恰是曹公大布局和大智慧的妙笔,并不是没有关联的牵扯,更不是生拉硬拽的附会。
这两两一组,那正副相合,都在演绎着“红颜薄命”的悲剧,都在诉说着“红楼一梦”的感慨,原著里的一对对群钗,是作者似曾相识的人物,他奋笔疾书,久久不能平静,如果不能把她们的可爱形象写到书中,作者又怎能对得起这一世遭遇,舍得了那半生蹉跎?而“荒唐言”里流出的“辛酸泪”,世人常有赞叹“作者痴”的,又有几多领会“其中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