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古刹的一场血腥厮杀——香积寺之战

万岁爷 2025-01-22 15:49:36

在历史上,有一场极其惨烈的战争,其发生地在西安市长安区,位于终南山以北、神禾原以西,离西安市中心大概有 17.5 公里,这个地方就是香积寺。

香积寺在唐代那可是相当红火,不少帝王都常去那儿。唐高宗、武则天以及唐中宗都去过好多次呢,这足以表明它地位很高。王维还专门给它写了首大家都熟悉的《过香积寺》:“不知道香积寺在哪儿,走了好几里才到云峰里。古老的树木下没人走的小路,在这深山里,哪儿来的钟声呢。”

安史之乱横行无忌,大唐王朝迫切需要取得一场胜利

您要是亲自到这儿来,就能体会到那殿宇的庄重壮观,还有周边环境的清幽宁静。早晨的钟声悠悠扬扬,夜晚的鼓声低沉厚重,梵音缕缕,婉转飘荡。但是,您可能想不到,就在这么一块庄重肃穆的净地之上,在 1200 多年前,居然发生了一场在冷兵器时代最为血腥、残忍的战争——大唐香积寺之战。

公元 757 年九月,安史之乱已然闹腾了两年多。就在这一年,安禄山于洛阳被他儿子安庆绪给杀了,而后安庆绪接替安禄山成为安史叛军的大燕皇帝。那时,唐肃宗刚登上皇位没多久,特别渴望能有一场重大胜利来鼓舞士气,让自己的皇位更稳固。所以,他把郭子仪叫来,一起商量收复长安的办法。

不过呢,郭子仪不赞成这么做,他觉得唐军的实力还没强到能肯定取胜的程度,在兵力没绝对优势的时候,应该先别着急进攻长安,得先积攒些力量。可唐肃宗特别想打个大胜仗,他迫切需要收复两京,好证明自己当皇帝是合法的。皇帝这么坚决地要打,郭子仪也只好听命。他跪在地上跟皇帝表决心说:“要是这次出征打不赢,臣愿意为陛下在战场上拼死。”

鉴于这场战斗的艰难困苦,郭子仪期望最大程度降低后方带来的威胁,从而能全心全意地对付前方的敌人——占据长安城的安史乱军。他所面临的后方威胁主要源于吐蕃和回纥。吐蕃心怀不轨,必须加以防备。然而,回纥却有被拉拢到大唐这边的可能。要是回纥愿意派兵帮唐军平定叛乱,那么一方面后方回纥带来的威胁就会消除,另一方面还能够凭借回纥强大的骑兵力量去对抗安史叛军的重甲骑兵。

于是呢,唐肃宗打算向回纥借兵。为促使回纥出兵帮忙,唐肃宗毫不吝啬地给出重诺,说等收复长安后,大唐只要土地和民众,其他的像金银财宝、百姓子女啥的,全都归回纥。回纥可汗听到这个承诺,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派太子叶护带着四千多厉害的骑兵,还有一万匹好马,加入到了唐军之中。

为保证这次战役不出差错,唐廷赶忙调集了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以及河西、陇右、朔方的所有兵力,大概有11万人,这可是大唐能够聚拢的所有精锐部队了。另外,还从回纥、南蛮、于阗等少数民族那儿借调了4万人,这样胡汉联合的军队总共15万人,对外却宣称有20万之多。不得不说,此次出兵长安是唐肃宗登基以后下的最大的一个赌注,押上的是15万人的性命、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皇位以及大唐帝国的前途。他丝毫不敢大意,让自己的儿子广平王李俶当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做副元帅,带领着规模庞大的队伍朝着被叛军占据的长安城挺进。

大唐联军与安史叛军在香积寺展开对阵

与此同时,叛军头目安庆绪领着副将安守忠与李归仁,带着十万兵马前来对阵。公元757年9月27日,大唐的各方联军到了香积寺北边。那时,唐军跨过沣水,逼近长安城,而安史叛军早就在此排兵布阵,做好了迎战准备。这宁静的古寺马上要被鲜血浸染,一场残酷的拼杀就要开始了。

现在咱们到了香积寺,可能会感觉它地方不大,好像不太能容得下历史上那场极其惨烈的战争。然而在历史当中,香积寺的规模那是相当大,有个说法叫“骑马关山门”,就是说它的范围特别广,要是想关山门,得骑马去,要是走路的话,一个来回,天就黑了。所以,在这片地方完全可以激烈地打响香积寺之战。

那时打算收复长安的大唐军队达 15 万人,与之对阵的安史叛军则有 10 万兵力。乍一看,唐军人数方面占优,可实际上,唐军是回纥、南蛮、于阗等雇佣军构成的联合部队,人员颇为杂乱。而安史叛军虽说人数上不具优势,但其装备精良,作战经验富足,且有大量的重装骑兵。尤为重要的是,安史叛军均是安禄山亲自训练的队伍,他们齐心合力,打仗时很勇猛。

郭子仪心里很清楚,一点儿也不敢放松,把大军安排在香积寺北边较高的地方,这样就能在地势上压制安史叛军,取得地理上的优势。而且,唐军后面是大片树林,方便大军隐藏,让叛军不容易弄清楚唐军的实际情况。军队安排好后,郭子仪命令安西的名将李嗣业带领前军,主力是安西北庭的西域兵马;他自己带领中军,主力是朔方兵马;后军的主力则是陇右、河西的兵马。就这样,在这座充满梵音的古寺周围,大唐鼎盛时期的精锐部队,代表着不同的方面,进行了一场顶尖对决的生死之战。

战争刚打响,叛军就抢先动手,安史叛军的猛将李归仁领着军队猛冲猛打,唐军也不孬,在安西有名的将领李嗣业的引领下,英勇地去迎战,给安史叛军狠狠来了一下,第一场战斗唐军获胜了。但是,到了第二回交手,叛军的李归仁赢了。接着,趁着唐军往后退的时候,叛军把他们的王牌精锐——重装骑兵曳落河给派出来了。曳落河是胡语,意思是壮士。这些骑兵都是安禄山亲自培养的亲兵,也是他的“干儿子”,每个人都特别勇猛。他们穿着厚厚的铠甲,冲进唐军后退的方阵里,毫不留情地把唐军的防御线给撕开了。

这下子,唐军一开始还算有序的退却一下子就变成了毫无秩序的溃败,而叛军瞅准时机猛冲过来,唐军眨眼间就陷入了惨烈的厮杀之中。眼瞅着情况万分危急,前军先锋李嗣业站了出来。他毫不迟疑地卸下自己身上那沉重的铠甲,光着膀子,手拿陌刀站在阵前,大声喊道:“敢挡我李嗣业刀的,人跟马都得碎!”他这一嗓子,就像定住大海的神针一样,原本溃败的唐军在李嗣业这声如雷霆的怒吼之下,居然神奇地把阵脚稳住了。

瞧他们牢牢攥着手中陌刀,眼神坚定,步伐沉稳地再度聚到李嗣业身边。在李嗣业的引领下,唐军就像一道牢不可破的城墙,稳稳地向前行进。他们凭借着无畏的胆量和坚决的信念,用自己的身躯,一回回地抵挡并打破了安史叛军重装骑兵一轮接着一轮的猛烈攻击。

不过,虽说唐军溃败的局势稳住了,但叛军的阵脚也没乱。双方在这阵前展开了一场触目惊心的拼死搏杀。一开始是激烈的对抗,后来渐渐变成了极为惨烈的持久战。在这场残酷的战斗里,哪一方都不是一碰就垮的胆小鬼,也没有哪一方因为阵前伤亡惨重就想退缩。双方的战士们好像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一个人倒下,立马就有新人补上;一队人牺牲,立刻就有另一队人毫不迟疑地顶上去。

在唐军当中,唐将王难得于激烈拼杀时,不幸让叛军的利箭射中了眉梢。那沉重的眼皮一下子耷拉下来,挡住了他的视线。然而,王难得毫不迟疑,使劲将箭拔出,竟把眼皮也一并扯掉了。鲜血瞬间像泉水一样涌出来,满脸都是,可他根本没工夫去擦,他的眼里只有敌人,心里只想着杀敌,依然勇猛无畏地向前冲杀。将军都这般英勇,唐军的士兵们受到这样的鼓舞,更是个个拼命,不顾生死。

战局陷入胶着状态,然而转机却突然显现

这场残酷的激战从清晨阳光洒下时就开始了,一直打到午后太阳高高挂起。敌我双方始终僵持不下,战斗陷入胶着状态。就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依靠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不凡的侦察本事,探得了一条极为关键的消息——在唐军大阵东边的树林里,藏着众多叛军的骑兵。得知这个消息后,唐军将领们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稍微放松了一点儿。

得说啊,跟叛军血拼了将近两年,郭子仪、仆固怀恩这些朔方将领对叛军的打仗路数那是摸得透透的。叛军老是拿正兵去吸引唐军主力,接着派骑兵去攻打唐军的薄弱地方,最后靠两面夹攻来争得胜利。郭子仪他们早就想到叛军会这么干,不过在这场仗开打前,他们不清楚叛军的骑兵到底藏在啥地方,要攻击啥地方。现在呢,仆固怀恩把叛军的这张底牌给找着了,局面一下子就清楚了。

搞清楚叛军情况的仆固怀恩,毫不迟疑地领着从回纥借来的四千骑兵,朝着埋伏在东边树林里的叛军奋勇冲杀过去。那片树林中,喊杀声惊天动地,刀枪剑戟相互碰撞。一番激烈交战后,那些行踪败露的叛军被全部消灭。至此,胜利的态势开始慢慢向着大唐的将士们倾斜。

在消灭了埋伏于树林中的叛军骑兵后,仆固怀恩十分幸运地迎来了一个极为难得的作战时机。他察觉到叛军的后方变得空虚,这一要命的弱点清晰地显现了出来。反应迅速的唐军果断把握住这一绝佳契机,仆固怀恩带着回纥骑兵以及全体唐军的预备队,如潮水般向叛军阵营的后方猛扑过去。

唐军对叛军前后夹击,叛军终究难以抵挡,彻底崩溃。在逃窜途中,安史叛军遭唐军围追堵截,鲜血四溅,尸体遍布,一时间,整个神禾原好似沦为了血腥的人间地狱。这场惨烈的杀戮持续到傍晚,才慢慢结束。

这场战斗中,唐军有七万多人伤亡,叛军被斩杀的有 6 万人,被俘虏的有 2 万人,双方受伤的人多得数都数不清。一直到了深更半夜,战场上痛苦的嚎叫声还在不断回响,始终没有停歇,好像在讲着战争是多么的残酷和没有人情。

香积寺之战后的第二天,唐军正式进入长安城,这座饱经战火蹂躏的都城总算被收复了。那时,唐肃宗之子广平王李俶满心忧虑,他害怕回纥军队进城后会大肆抢掠。在进城的时候,他竟然在回纥王子叶护的马前下跪并说道:“当下才刚拿下长安,倘若立刻抓捕女子,抢夺财物,那洛阳的百姓就会为贼兵拼死防守,这样洛阳就没法收复了。期望到了洛阳再践行约定。”大唐的皇储向回纥王子下跪,这在大唐开国之后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

于是,回纥王子叶护赶忙下了马,双膝跪地,用双手捧着广平王李俶的脚讲道:“愿为殿下即刻赶赴东京。”紧接着,回纥兵不再打算入城抢掠,而是在城外安营扎寨。瞧见回纥兵打消了抢劫的念头,其他各路军队自然也没理由再进长安劫掠了,一场原本可能出现的全城抢劫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化解了。

当李俶率军进入长安城,城里的男女老少都立于道路两侧,他们欢喜得又喊又跳,激动得泪流满面。在这动荡的世道,这些百姓是最为无辜和可怜的。只要有那么一丝能活下去的可能,有那么一点安稳的希望,他们就会感动到热泪盈眶。这着实应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而在香积寺之战中死去的敌我双方的将士们,他们的一具具白骨现今已然化作了尘土。

“铠甲生虮虱,万姓遭死亡。白骨现荒野,千里无鸡啼。生民存百一,思此痛断肠”。这场战争造成的伤痛,会永远留在历史之中,提醒后人要珍视和平,避开战争带来的灾难。

0 阅读: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