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还有五阴炽盛苦。
所谓的五阴炽盛,就是脑中想的事太多起来,堆积在心中,让心灵时刻备受煎熬。
从中医的理论上来看,人生病苦,有一大半是由内心“憋”出来的。
01
心中有事,身上有疾
鬼谷子说: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
人的内心起伏,都会在面上显现。通过一个人的眉眼深浅,便能判断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样子。
人内心中不畅快,在面上很明显。内心有事的人,往往眼睛是浑浊的,眉宇间是沉郁的,即便面带笑意,也给人强颜欢笑的感觉。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郁郁寡欢的状态里,他身上积攒的负能量也会随之增多,心绪过重,忧思太深,一旦身体无法承受内心的负能,内心被击垮,整个人也会趋渐崩溃。
李清照在晚年曾写过一句诗: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让她消瘦的从来不是日暮秋凉的环境,而是晚年遭遇婚姻的不幸和丈夫的背弃。情感上的消磨让她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这位曾经与“一滩鸥鹭”争渡的少女,也败在了心病难医上。
所以,鬼谷子劝诫世人说:“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
人需要学会掌控自己情绪,不要因为情绪的高低而影响自己内心的判断,真正能在情绪做到收放自如的人,方能做到一心安定,无病扰身。
02
居心平,一生都有福
王阳明的弟子欧阳德曾经问过王阳明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
欧阳德的疑问也是当代人的疑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处在“坐立不安”的状态,无事的时候,想给自己找点事;有事的时候,却忙于其中,寝食难安。
这种“不安”的状态,投射在生活里,就变成了一个定时炸弹,只要生活的节奏一被打乱,各种麻烦事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被打乱的生活频率,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成为当代人生病的又一个病因。
这一类亚健康疾病的源头,就在于:求不得安。
面对欧阳德的疑惑,王阳明说:“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对于这个“疾病”,王阳明说,想要根除这个疾病,最好的“药引子”就是找到自己生活的“目标”,即是生命的主宰。
天地有日月星辰做主宰,所以宇宙万物都围绕它旋转,从来不会偏移轨道。人心中有目标,按照这个念头去走,就不会走岔路。
想要心中平,就要有指向明确的路。人心中的目标清晰了,生命中遇到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都不足为惧。
心中路平,一生有福。
鬼谷子也说: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世间没有永恒的富贵,事态发展也不会有固定模式。
世情发展,关键还是在于自己,要认清自己,站稳自己的主位,专注于自己选定的赛道,不要和不是一路的人比高低,较长短。
人生百态,在无常的背后自有一番因果。余生,少往心里种俗事,心自一池莲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