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年会不能停》用最怪诞的形式讽刺社会现象,喜剧本该如此

东叔看过去 2024-02-12 09:03:13

新年之际,我在影院亲自看了跨年喜剧片《年会不能停》。在影片放映的前二十分钟,我感觉一点也不好笑,甚至后悔买票观看。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放映现场开始爆笑不断,更绝的是,许多人笑着笑着眼眶就湿了。

艺术源于生活

《年会不能停》的影片故事从庄正直花30万买众合集团总公司的职位讲起。

由白客饰演的人事专员马杰将资料搞错,让大鹏饰演的普通工人胡建林顶替了本该属于庄正直的职位。而担心事情败露丢掉饭碗的马杰力保胡建林不露出破绽。

就这样,一个厂里的钳工成了总公司的HR专员。

可正是啥都不懂的胡建林,却意外的骗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领导,从“蓝领”变“金领”。胡建林因与大厂环境格格不入而笑料百出,也像一面“职场照妖镜”,映射出职场众生相。

这部片之所以会广受好评, 很大程度在于剧情非常的接地气,道出了人民大众的心声,讽刺了社会现象,创造了独特的喜剧价值。

影片导演兼编剧正是此前《老炮儿》的编剧董润年。

他从2017年开始谋划该片,故事大纲有八个版本,在五年之间改了又改。导演董润年之所以会想拍这样一部喜剧,也是受到当时”躺平“青年的启发。

董润年深入这些”躺平“的年轻人和职场打工人当中,采访了众多互联网大厂的朋友,了解了很多职场规则和有趣的故事。

在年轻人躺平共识的背后,其实反映出了职场和企业当中的官僚主义以及形式主义普遍存在。

正是真正的去大厂和企业中走访,才能更加理解上班族的心声。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年会不能停》的成功离不开正是最好的案例。

白客饰演的马杰一角,其性格正是如今职场上的老实打工人真实写照。

他对公司任劳任怨却总是被当枪使,当背锅侠。隐忍多年的他早已在领导艺术下麻木,为了保住饭碗练就了一身点头哈腰的本领。

相反,当了6年外包工还未转正的潘妮一角,正是如今许多00后的真实写照。勤勤恳恳的工作,以为没有超高的学历和过硬的背景也能在职场发挥才能取得成功。

可现实狠狠的教训了她,心中强烈的不甘与独特的个性造就了这个”叛逆少女”。而剧中,庄正直一角的故事更是编剧的亲身经历改编。

董润年在塑造庄正直这个角色的时候看到了一则新闻,北京的一个流浪汉居然在大企业食堂里混吃混喝,整整待了一个多月。董润年看到了看似现代的大企业也有不少的漏洞可钻。

这个有趣的新闻后来成了庄正直寻找徐总而伪装在公司的剧情。

除了这些角色之外,剧中的中层领导皮特等人化身墙头草,在胡建林有权有势时便不断攀附讨好,游走在选择与战队之间,为难下属却奉承上司,实在是把职场上的一些人刻画的入木三分。

除了生活,编剧董润年还从传统艺术相声中找到了灵感。

在最后一版剧情大纲的灵感上,董润年直言,编剧时受到了传统相声《连升三级》的启发。

刘宝瑞大师的单口相声《连升三级》里,财主的儿子大字不识一个却进京赶考。

满朝文武大臣昏庸腐败,面对这样一个奇葩毫无辨别能力。财主的儿子在左右逢源之中钻了制度的漏洞,连升三级做了大官。

影片中的胡建林也一样,根本没做过HR,却通过念人名被领导表扬,强行给他安了一个”广进计划“推动者的名头。

他执行裁员任务时,莫名其妙给员工升职加薪,非但没被批评,还被老总一顿夸奖;在高管培训会上教大家打锤子,拧螺丝也被董事长借机吹捧成磨砺意志。

胡建林正是这样,在中层领导和高管之间被来回利用,成为他们宣传的榜样,而连连升官,做到了经理的位置。

看似不聪明的老实人却在这帮“聪明的领导”面前步步高升,实在是讽刺至极。

讽刺到极致的高级喜剧

除了剧情的真实感和冲突感。《年会不能停》本身的结构也非常独特。

电影《年会不能停》不同于传统的喜剧,有别于开心麻花和周星驰的喜剧形式。影片并不专于将那些搞笑桥段做层层堆叠,也不依赖于一个又一个的包袱。

《年会不能停》这种结构性喜剧,其预告片和宣传片看起来似乎并不那么好笑,影片开场的前十分钟也会有许多人未感受到笑点。

但这种结构性喜剧通过完整的剧情故事,通过人物之间的碰撞,能让观众逐渐带入其中。20分钟后,观众便会自觉的猜测人物的剧情发展,在剧情的反差和现实的讽刺之间爆笑不断。

这便是《年会不能停》的一大魅力。

观众们在影片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现实社会的影子和自己的缩影。在荒诞的故事推动下,一步步的成为主角,感受影片的氛围。

可以说,《年会不能停》这部喜剧是极其尊重观众的。在一个又一个笑料出现时,人们并不会感到低俗。

没有太多爆火的俗段子和包袱,影片的笑点源于观众自己的判断。源于观众自己的经历与影片之间的反差。

观众的爆笑源于自己的预判和想象。在笑声中接受那些讽刺,感受社会现实,让观众笑后回味无穷,有所感悟。

《年会不能停》这部喜剧正是用一种怪诞讽刺的手法来与观众达成共鸣。这像极了多年前的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还有陪伴一代人童年的《憨豆先生》。

喜剧不仅仅是无厘头和段子,导演董润年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观众现在开始期待喜剧创作者去重新建构一个价值,喜剧的着力点不再是在于解构什么,而在于讽刺现实中荒诞滑稽的东西。”

用喜剧的手法来讽刺现实中荒诞滑稽的东西,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西游记》就是一个典型,在搞笑之余,处处暗藏对官僚主义的讽刺。

可以说,这种喜剧形式是一次文艺复兴。历史上从不缺那些讽刺搞怪的故事。诸如《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作品都很经典。

结语

如今我们能够看到在跨年看到这部别开生面的喜剧,实为一大幸事。导演在讽刺黑暗之余,也不忘给人们希望。

在最后的年会上,编剧大胆的改编《我的未来不是梦》,马杰和潘妮、胡建林三人共同唱跳Rap,吐露打工人的心酸无奈,勇敢的对不公发声,让人热血沸腾。

从结尾来看,影片还是给了人们希望。现实中虽然不一定都会有影片中的美好结局,但影片塑造的积极能量和价值观深入人心。

在面对那些不公和黑暗时,我们应该勇敢的发声。永远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而成了麻木的打工人。

就像贯穿整部影片的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一样,相信理想,相信生活,相信邪不胜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