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兆麟—原名李超兰,灯塔市铧子镇后屯村人,东北抗联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著名抗日民族英雄。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珠河反日游击队副队长、哈东支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代理政理部主任、中共北满省委兼组织部部长、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总指挥等。抗战胜利后,担任滨江省副省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1946在哈尔滨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终年36岁。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李兆麟
2、唐君尧—辽阳市城东孤家子乡唐家堡子村人,绰号“唐二虎”,西安事变中活捉蒋介石的将军。1924年考入东北讲武堂,毕业后担任东北军第8师第4师团长、东北边防军第6旅4师团团长、步兵第13旅638团团长、独立105师第2旅少将旅长。1936年曾随部队阻拦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奉张学良命令,直接参加了西安事变,负责捉拿蒋介石。抗战胜利后担任青岛港口运输司令,迎接美军登陆,遣送日本战俘。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辽北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副司令。东北剿总参谋部部长。1948年11月在沈阳被解放军俘虏。1967年病死于香港,终年68岁。

唐君尧
3、杨有山—别名晨光,辽阳宏伟区人,鞋匠出身的开国少将。1925年参加东北军。毕业后任东北军四旅25团排长、连长。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平津、太原等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担任志愿军66军196师长。回国后担任第六高级步兵学校校长、31步兵学校校长、北京军区司令部军事训练处处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68年主动离休。1983年去世,享年77岁。少将在临终前将毕生的积蓄作为最后的党费全部上交给了组织。

杨有山
4、韩麟春—辽阳县人,地主家庭出身的民国陆军上将,奉军五虎大将之一。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担任陆军讲武堂教务长,并研制出“韩麟春式步枪”(又称辽造十三式步枪),被北洋政府嘉奖。曾历任北洋军军政府参事、北洋陆军陆军次长、东三省兵工厂总办、镇威军第一军副军长、第二军军长、陆军第四方面军军团长、陆军大学校长。1931年因中风突然病逝,终年46岁。

韩麟春
5、王理寰—辽阳县柳壕镇青鱼湾村人,早年在东北军任职,曾任中东护路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东北陆军独立第29旅684团少校团副、第53军116师696团团长。七七事变以后参加了长城抗战,曾担任第53军130师副师长兼第53军干训团教育长。1944年升任第53军130师少将师长,曾经去缅甸参加对日作战,六次光荣负伤。抗日战争胜利后,到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并率部重创前来接受越南的法国军队,以30人的代价歼灭法军3000多人,一举大破了八国联军进京以来的耻辱纪录。1948年辽沈战役期间,与共产党多方接触,为解放沈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85年去世,享年91岁。

王理寰
6、葛晏春—辽阳县人,原解放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1918年参加东北军,1934年担任国民党军第105师一旅二团团长,1935年担任张学良卫队团长。负责东北军总部警卫工作。抗战爆发后任国民党军热河省保安副司令、第9兵团参谋长、代司令,赴上海嘉善一线阻击日军进犯。1949年随傅作义起义,担任解放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参加了太原战役、兰州战役、宁夏战役。建国后曾担任志愿军第19兵团留守处主任、解放军第一、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教官,1955年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1956年病逝于兰州,终年54岁。

葛晏春
7、李伯秋—辽阳市灯塔县人,开国少将,原沈阳军区副政委,曾担任辽宁省委书记。1938年参加山东抗日救国军。抗战时期曾在国民党第三路军政训班工作。后被编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后历任营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鲁中八路军四支队一团政委、山东军区三师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七师政委、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第40军118师政委、40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任40军代政委、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967年担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执行了一系列极左政策。1976年被免职审查。1990年他的党籍、军籍得到恢复,并获得了补授的二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2005年因病在沈阳逝世,享年89岁。

李伯秋
8、周福成—灯塔市人,国民党陆军中将。早年毕业于保定军校。毕业后担任第六旅第84团团副。1927年任第17师团长。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作为67军129师师长曾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战役、武汉会战成、长沙会战。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领部队出关入东北参加内战,担任第八兵团总司令、松江省政府主席。抗战胜利后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948年11月被解放军在沈阳俘虏,之后被送到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4年零4个月。1953年病死于哈尔滨,终年55岁。

周福成
9、高鹏—辽阳市铧子乡唐家堡子人,原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1931年考入东北大学。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担任八路军冀察冀军区第五支队司令员。后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以后,历任东北军区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为东北军区防空部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1959年12月,因庐山事件选择自杀。终年48岁。

高鹏
10、白乙化—辽阳县宏伟区石场峪村人,满族,别名“野鹤”,抗日名将。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担任平东阳抗日义勇军司令,人称“小白龙”。191939年担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司令员,年底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团第十团团长,对日伪军作战百余次,开辟了丰宁、滦平、密云抗日根据地,多次粉碎日伪军的大“扫荡”。1941年在指挥密云马营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0岁。2014年,他被列入国家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白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