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处理时要不要晒种?实际生产基本不晒种

云众地里的生活 2024-02-24 18:46:02

为了保证水稻种子成苗率,减轻苗期恶苗病、立枯病等病害的影响,水稻播种前提倡做好种子处理。水稻种子处理包括晒种、选种、浸种和催芽等,但实际生产上,晒种这一步基本不会做,那么要不要晒种?为什么水稻栽培学各种书刊论文有这一项传统措施?

1、晒种的好处与坏处

一般认为晒种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同时太阳紫外线的照射有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

晒种是怎么提高发芽率?晒种可以消除种子间含水量的差异,有利于增强种子的吸水性;能够减少种子脱落酸等发芽抑制物的含量,提高酶的活性,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发芽整齐,从而提高发芽率。

在实际应用时,晒种可能会降低发芽率,因为有的杂交水稻品种其谷壳比较薄,内外颖壳闭合不严,晒种会导致种子失水过快,细胞膜结构遭到破坏,从而降低了种子活力。同时,种子耐高温能力差,放在高温下暴晒或者在水泥地、农膜上摊晒,可能会烫伤种胚,增加爆腰,从而影响发芽率。

2、晒种是老习惯

水稻种子一般是上年生产次年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藏后种子的水分存在差异,尤其是传统自留种,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出现保管不善而吸湿,从而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降低,所以需要晒种来保证种子水分一致,在浸种时吸水均匀。晒种应适度晾晒,不要在烈日或者水泥地上暴晒。

3、要不要晒种?

水稻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一是种子本身具有良好的发芽能力,二是要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氧气。

正规的水稻种子需要保证良好的发芽能力,国家规定的发芽率标准是80%以上,其中杂交稻种子要求发芽率不低于80%,常规稻种子要求发芽率不低于85%。一般正规的水稻种子收获后会严格控制种子的水分,并安排在适宜的条件下贮藏,做好防霉、防潮隔湿等工作,保证种子质量,在浸种催芽时有良好的发芽率。

水稻种子从休眠状态转化为萌发状态,需要水分、温度和氧气这3个重要条件。浸种时促使种子吸收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种子吸水与温度有关,温度低吸水慢。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适宜温度有利于种子萌发,一般水稻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0℃-12℃,适宜温度是28℃-32℃,最高温度是36℃-38℃。发芽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氧气,一是促进呼吸作用;二是保证淀粉酶的活性;三是有利于种子发芽生根。

要不要晒种?实际生产基本不晒种。一是正规的水稻种子本身水分含量较为均匀,不需要晒种来消除种子间含水量的差异;二是浸种过程中保证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按照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保湿催芽、摊晾练芽的技术措施保证种子发芽的温度,合理换水、摊晾保证氧气供应,就能保证种子发好芽。三是用种量大,如今水稻种植面积从几亩增加至几十亩几百亩甚至上千亩,晒种会增加不少成本。

关于晒种打破休眠:一是不同类型的水稻种子其休眠特性不一样,一般籼稻种子基本上无休眠期,大多数粳稻种子有休眠期,籼粳杂交稻也有明显的休眠期。二是打破水稻种子休眠有很多方式,除了晒种还可以适当增加浸种时间或者改进浸种方法也能打破休眠,保证种子发芽率;可以使用化学方法,如使用强氯精、水稻种子激活剂等。

晒种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更提倡使用药剂浸种或者种子包衣,预防恶苗病可以使用咪鲜胺、氰烯菌酯等浸种,或者使用62.5克/升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23%甲霜·种菌唑微乳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干尖线虫病使用杀螟丹及其复配制剂。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0 阅读:2

云众地里的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