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儿子张闾琳逝世:娶陈济棠侄女为妻,在美国定居不会讲中文

一更历史 2024-08-26 14:58:46

据西方媒体报道,张学良之子张闾琳于2024年8月中旬在美国逝世,享年93岁。

张学良一生共有四子一女五个孩子,张闾琳是张学良与赵一荻唯一的孩子,也是张学良最小的儿子。

不过,因各种各样的变故,张闾琳从小并未和父母生活,而是辗转流落至美国,被伊雅格夫妇收养。

很长一段时间,他甚至都无法用中文说出父亲张学良的名字……

1914年11月,张学良和于凤至在奉天(沈阳)完婚。从1916年起至1919年,于凤至为张学良生下二子一女三个孩子,分别为:长女张闾瑛、长子张闾珣、次子张闾圩、三子张闾琪。

在这三个孩子中,“少帅”尤为偏爱闾琪,他的聪明程度远远超过其两个兄长。不幸的是,1929年,张闾琪染上肺结核,虽然父母遍请名医、精心照料,但依然没能救治闾琪。

丧子之痛,痛彻心扉。当时,国内政治与军事环境亦不太平,张学良倍感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赵一荻怀孕了……

1928年,16岁的赵一荻在天津认识了不到30岁的张学良,二人立即情投意合、频繁约会。1929年9月,赵一荻私奔至沈阳住进大帅府旁边的小楼,一时成为重大新闻。

盛怒之下,远在天津的赵父在报纸上连续五天发表公开传示,与之断绝一切来往。

1930年,张学良升任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于同年十二月偕夫人于凤至和随从人员分乘八辆小汽车来到天津视察。而此时,赵一荻告诉他已经于11月28日为其生下一个儿子。

得知此讯的张学良欣喜若狂,为之取名张闾琳。

5岁之前的张闾琳随母亲生活于天津,1935年9月,他随母亲赵一荻前往西安投奔父亲张学良。

之后不久,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二位爱国将军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随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时遭到软禁,小小年纪的张闾琳就此长时间失去父亲。不过,蒋介石倒是“法外开恩”,特别批准于凤至和赵一荻能轮流陪伴张学良。

后来于凤至身患乳腺癌去美国求医,陪伴丈夫的重任就落在了赵一荻的肩上。

1940年,当赵一荻得知张学良被转移到贵州软禁时心如刀绞。但一边是心爱的丈夫,另一边则是刚满10岁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赵一荻一时没有打定主意。

经过一番痛苦的考虑,她决定把张闾琳送往美国旧金山,托付给好友伊雅格夫妇抚养。

到达旧金山后,赵一荻还嘱咐伊雅格夫妇:“为防止有人加害小孩,不要让闾琳多和外界接触。”临别之际,母子俩抱头痛哭,小闾琳紧紧抓住妈妈的腿不放,赵一荻同样泪流满面。

另一边的伊雅格夫妇对赵一荻的行为深感敬佩,二人深知这是张学良于危难之际的重大托付。为报答张将军的知遇之恩,伊雅格夫妇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将张闾琳抚养成人。

为了不让他的身份暴露,伊雅格夫妇决定搬出居住多年的旧金山华人聚居区,迁移到洛杉矶,同时还将闾琳的名字改为“克尔”,日常用英语和他对话。

伊雅格夫妇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开一些鱼龙混杂的华人,怕他们发现张闾琳的真实身份。几年之后,小闾琳已经全然忘记中文是怎么说的,甚至都说不出父亲张学良的名字。

不过,张闾琳在美国接受了系统的教育,一路顺风顺水考入加州大学,进入航天专业深造,毕业后成为一名航天方面的专家。

与此同时,张闾琳在加州大学念书时结识了一位名叫陈淑贞的中国少女,二人一见如故,很快就坠入爱河。

直至婚后,张闾琳得知妻子陈淑贞是粤系名将陈济棠的亲侄女,二人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不过,小夫妻俩刚成婚不久,张闾琳意外获知亲生父母的信息。原来,早已被转移到台湾的张学良和赵一荻通过多方渠道得知了小儿子张闾琳的情况,遂尝试写信联系。

1957年,张闾琳不顾危险前往台湾高雄见到了被软禁的父母。家人团聚,一时有说不完的话。张闾琳先是将自己在美国这么多年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一一进行汇报,其中还包括妻子陈淑贞的一些简单信息。

苦于“台湾当局”的多方限制,张闾琳此次与父母团聚不超过三天就不得不离开。返回美国后,他用书信和父母沟通。

在信中,张学良向他提起过有时间回沈阳老家看看;即使身在海外,也不能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张闾琳一直铭记父亲教诲。

1962年,他与陈淑贞的长子张居信出生;1967年,次子张居仰出生。这对兄弟后来一个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电机系,获得博士学位;另一个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在新闻行业有所成就。

三十多载光阴转瞬即逝,随着蒋经国病逝加上海峡两岸逐渐“解禁”,被软禁多年的张学良和赵一荻有了新的生活选择。随后张学良和赵一荻离开台湾,定居美国,两位老人再也没有回过大陆。

不过,身为张学良唯一在世的儿子,张闾琳从90年代初开始多次回到祖国。1995年6月,他与夫人陈淑贞回到沈阳参加爱国志士阎宝航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在地方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张闾琳夫妇先后参观了张家祖宅、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接受采访时他还透露:“父亲张学良现居美国夏威夷。这次回到沈阳,一定要多拍一些照片带回美国,好缓解父亲的思乡之情。”

第二天一大早,张闾琳为祖父张作霖亲自扫墓。

2001年10月,享年100周岁的张学良病逝于美国。四年后,张闾琳再一次回到祖国,并来到了他和亲生父母一同居住过的西安张学良公馆。

在西安,张闾琳来到当年自己和父母居住的地方,又参观了张学良生平事迹展览。

在留言簿上,不会讲汉语的张闾琳用中文一笔一画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对采访记者说:“西安之行勾起了我很多童年记忆,非常具有意义。”

2015年12月,位于沈阳的张氏帅府博物馆举行仪式纪念西安事变79周年,张闾琳与大姐张闾瑛共同捐赠张学良、赵一荻夫妇的不少生活用品首次展出,还原了被幽禁期间张学良将军的晚年生活。

有很多人就好奇:为何身为少帅之子、张作霖的嫡孙张闾琳,却不会说中文?

其实,张氏一族在中国近代史上经历了太多,张闾琳的个人命运因为国家秘密而颠沛流离,其一生都充满了历史的宿命感。

不会说中文,并不代表他不爱国,不懂得思乡之情。张闾琳多年来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诠释着父亲张学良对他的告诫。

参考文献:

[1]韦公远.张学良的儿女们[J].乡音,1999(09):40.

[2]张闾蘅,周海滨.我的伯父张学良[J].同舟共进,2016(04):68-73.

1 阅读: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