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树洞。点击上方“关注”,你的故事,你说,我听
禾田飞歌 | 原创文章
1、
这两天,有读者在后台留言,说,最近因为感情的事,她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和男朋友谈了快一年了。他对我很好,我也很喜欢他。我们都觉得该稳定下来了,我带着他去见了父母。
结果,遭到了父母和全家人的反对,都觉得他配不上我。
他们反对的意见是觉得我男朋友家在外地农村,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没有稳定的工作,也没有退休金,结婚后对我们没有帮助,相反,我们可能还会去照顾他家。
我一再让我父母多看看我男朋友的人品和工作能力。我男朋友工作方向很清晰,也很努力,而我自己也有工作,也很努力,我觉得我们会生活得很好的。
但是我父母还是反对。每次家庭聚会都成了他们对我的批斗会,而我对男朋友的极力维护,又让父母不开心。甚至有的亲戚还给我父母出主意,让我和男朋友谈着,再安排我去相亲,对这个操作,我简直是无语。
我呢,既不想让父母不高兴,又舍不得男朋友。我压力很大,我男朋友压力也大。从来没有吵过架的我们,开始有些小争执。他有时也很沮丧,觉得我不能搞定我的父母,对这段感情有些悲观。
我该怎么说服父母呢?”
父母的反对的确让两人爱的路走得很艰难,让相爱的人吃尽了苦头。
现实中,被父母反对的爱情要么分道扬镳,要么就是更加坚定了要在一起的决心,结局要么幸福,要么不幸福。
所以,父母反对的爱情,先不要急火攻心,而是要冷静下来,分析一下父母为什么会反对你们在一起。
2、
父母对子女婚恋的反对,不外乎两种情况:要么为了掌控你;要么真的担心你。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有一句名言:“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我们的父母,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的父母,其实作为我们自己,在为别人父母之时,没有经历过正规的培训,缺乏情感方面的科学学习。我们对孩子的生养,源于一种繁衍后代的本能,通过生育孩子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名义上的父母,但是否是称职的父母呢?
2018年1月,一封北大留美学生的万字长信在网络上流传。
写信人王猛(化名),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很好,当地的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的专业录取,在美国排名前50的学校读研究生。不论从哪个方面看,他都是父母的骄傲。
但一纸万言信,把他从小到大的经历摆到了众人面前,人们才知道,从小到大,王猛都经历了些什么。
他曾经说:“父母的爱其实是伤害,过去的经历无法与我的认知调和。”
王猛在父母的掌控下成长。从小到大,他穿的衣服都要适合父母的审美;所上的兴趣班不是他的兴趣,而是父母的兴趣;甚至连他的交际父母都要控制。
为了摆脱父母,高考时他选择外地的学,但父母却让在北京的大姨继续对他的掌控;就算到了美国,父母依然会托熟悉的朋友代为照看。
从王猛父母身上,你也许能看到很多父母的身影,他们对孩子的控制欲无处不在。他们习惯于安排子女的生活,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工作择偶,他们忽略了子女应该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不是子女离不开他们,而是他们离不开子女。
在很多家庭中,家庭关系是错乱的,本该以夫妻关系为重的家庭,往往把亲子关系放在首位,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往往忽略了自己和伴侣的需求。可是,当孩子长大后,他们会有独立的思想,会渴望自由的空间,尝试自己的力量,而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长大,依然想操控他们,想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接受自己的安排。
而孩子已经长大,并且爱上了别人,并想独立生活,这就让父母产生了恐慌,无法接受孩子与自己分离的现实。
3、
父母对子女婚恋的反对,还有一种情况,源自于对子女未来生活的担心。
毕竟父母是经历过婚姻的,他们知道幸福的婚姻到底需要些什么。
婚姻要长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一定的物质作为基础。
而年轻人总是把爱情当成婚姻唯一的要素,认为只要有爱,婚姻就绝对错不了。
父母判定这个人适不适合结婚,不是因为子女爱得有多深,而是这个人是否能够提供与原生家庭差不多的生活水准,甚至更高的生活品质。
我的同事章秋(化名)的婚姻就是在父母极力的反对下,她一意孤行成就的。
当初,章秋父母对来自三线小城的章秋男友一百个看不上,嫌准女婿家条件不好,准女婿挣得不多,让章秋冷静考虑,不要背井离乡远嫁。
章秋还是先斩后奏,把结婚证领了,才带着老公到父母面前,双双向父母保证:他们一定会过得幸福的。
章秋老公还一手包办了婚礼所需的一切开销。木已成舟,父母无可奈何。但在章秋没生孩子之前,母亲还是不放心,偷偷为章秋打听好了财产分割时最有利于章秋的办法。直到章秋生了孩子,又买了新房,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之后,父母才真正放下心来。
章秋说:父母反对,不是坏事,可以促使自己再严谨、严肃地考虑一下这段感情。她自己也是认真想过父母的忧虑。父母担心的不外乎怕自己会受苦。当时男朋友家确实有些困难,但男朋友很努力,自己也有吃苦的决心,她相信他们的未来会好起来的。
事实也正如章秋所预料的那样,两人在经历过创业的艰苦之后,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尤其在有了孩子之后,老公越来越顾家,对孩子和她也非常疼爱。
但我表姐就没有这么好运。
当初,表姐的婚事,小姨一家是极力反对的,说那个人空有一张嘴,又懒又没上进心。但是父母越反对,表姐与表姐夫越是坚决,拼了命也要在一起。而且每次说到自己的感情,都会掉眼泪,觉得他们就是一对苦命鸳鸯,不能生活在一起,都没法面对自己的抗争。
只是婚后不到一年,表姐就离婚了。当初拼了命要在一起的人,怎么才短短一年就变了样?原来,那个人婚后与婚前的差距,大到让表姐服气当初父母的反对意见是对的。
“父母吃过的盐确实比我吃过的饭都要多,他们看人真的入木三分。我服气了。”
其实这与人的逆反心理有关。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想要去得到。在感情中,这种逆反心理现象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感情出现了外力干扰时,恋爱双方的感情会越加坚固。
爱情是盲目的,当遇到父母压力时,恋爱双方会认为对方不可替代。而当父母压力消失时,双方心想事成之后,对方的真实状态显现,原来他并没有那么好。不光不好,简直是有些坏。
心理上的落差,造成了感情上的失落,直到失望。如果没有看清对方的人品,这段婚姻大概率好不了。
4、
因此,当你们的爱情遭到父母反对时,别急着反应,要先弄清楚父母因为什么而反对:是想继续控制你,还是真正在担心你。而在担心你的顾虑中,有多少是来自担心你过不上好的生活,有多少是来自于你爱的那个人的人品与家庭。
弄清楚之后,再来分析一下自己:
是否有识人断物的鉴别能力
也就是说你爱的人人品如何,你是否笃定他爱你,并愿意为你们的未来而努力。
一定要摒弃掉“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抛开对方身上的光环,从细微处去观察他、考验他。
爱情是盲目的,也可以盲目,但婚姻不是,只有冷静了看清了,才能把自己一生交付。
是否有经济和心理上的独立能力
自己有识人断物的能力,就不会依赖父母的肯定,那个人能否托付终身,其实自己比父母更清楚,只是当你下这个判断的时候,一定是要在看清和看明的前提下,盲目状态时千万别下结论。
有时父母的反对,不过是因为你们年轻,经济底子薄,如果能让父母看到自己能够很好地生活,看到你爱的那个人也在努力地创造经济价值,为你们两个人的未来而有目标、有办法地拼命,父母也会软化态度的。
是否有纠正错误的能力
人都是会变的,当初爱得死去活来的两个人,也有可能走向陌路,你是否有为你的选择后果买单的能力。自己的人生,父母的反对只是一时,而在自己的人生中,无数个选择等待你的抉择,并不是每一个抉择都是正确的,如果没有主见,如果抉择错误,你是否有能力去纠正它,而不是陷在自己的错误里不能自拔,毁掉以后的人生。
父母反对的婚姻不能单纯地去定义幸不幸福,而在于自己要有能力去化解父母的担忧。情侣双方一定要坦诚沟通,要确定对方的坚持与耐心,明确对方的爱,用实际的行为和对未来的实质性的规划,去打消父母的疑虑,要共同去面对父母反对的局面。
不过,最后还得提醒一下父母们,“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独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你们只能陪子女一时,而不能陪到一世。而他们不过是借由你们来到这个世上,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因此,不要让他们和你们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图|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END
今日互动话题:
如果爱情遭到父母的反对,你会怎么做?
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