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台湾卫生福利部2021年十大死因依序为:恶性肿瘤(癌症)、心脏疾病、肺炎、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性疾病、事故伤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肾炎肾病症候群及肾病变、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其中脑血管疾病列于第四名,可知脑卒中每年即夺去一万多条宝贵的性命。
大多数的脑卒中患者发生于50 岁以上,但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脑卒中后通常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不仅造成病患与照顾者沉重的负担,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要避免脑卒中,应提早预防与检查,是最佳保健之道。脑卒中的定义
脑卒中即大脑因局部血流障碍,发生急性局部功能丧失,分为两种型态:一、 缺血性脑卒中:80 %的病人属于此类型,因颅内或颈动脉的血管病变产生血流不足、阻塞或因心脏内血栓堵塞脑血管引起。二、 出血性脑卒中:20 % 的病人属于此类型,因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通常病人合并有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如何形成?
一般三高病人都是高风险的病人,特别是高胆固醇的病人,当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堆积在颈动脉血管内壁上,逐渐造成动脉狭窄,堆积物称之为「斑块」。斑块有可能破裂,之后很快的形成一个血管凝块即血栓 ,使血流量减少,引发卒中。当一小块血栓掉落而顺着大血管通往脑部,血栓会卡在小动脉,造成流向脑部血液不足或完全流不过,引起该区域中的脑细胞死亡,称为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为何?
一、颈动脉狭窄30 %~ 40 %。二、心因性20 %~ 25 %。三、大脑内小血管疾病20 %~ 25 %。四、不明原因20 %。
脑卒中的前兆
一、头脸部异常:嘴歪眼斜、严重晕眩、突然头痛或麻木。
二、身体异常: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步态不稳。
三、能力退化:语言障碍、丧失方向感。
四、视力异常:单侧或双侧视力模糊,眼前发黑。
颈动脉疾病的症状
不少病人其实没有明显症状,一般症状大概有以下几项:短暂脑部缺氧(不超过24 小时)、可回复性脑部缺氧(1 天~ 3 周内)、卒中、短暂单侧视力丧失、失语。供应脑部的颈动脉血管共有四条,分别在前颈部有左内颈动脉与右内颈动脉,后颈部则有左椎动脉与右椎动脉,其中内、外颈动脉分叉处与内颈动脉最容易发生堵塞。颈动脉疾病的危险因子包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抽烟、心律不斉(心房颤动)、家族成员有心血管疾病、男性超过45 岁或女性超过55 岁。
颈动脉疾病如何检查?
一、听诊时有杂音:医师利用听诊器听颈部,即可能听到杂音。二、颈部血管超声:通常透过超声可以清楚看到血管内的斑块。三、血管摄影:一般血管摄影可照出血管内部斑块堵塞位置,而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与磁共振血管摄影则能清楚检查出血管内部斑块位置,也能评估血管狭窄的程度。
颈动脉疾病的治疗方式
一、 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例如:阿司匹林、保栓通等,以防止血管产生血栓。药物并无法溶化粥状斑块,仅能减少血管产生血栓或急性堵塞的机会,故平日应保持健康生活习惯,例如:戒烟、饮食控制及维持运动,当然也要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依据北美及欧洲的试验,针对已经出现症状的颈动脉疾病患者(已发生脑卒中或眼卒中),其颈动脉堵塞程度若达70 %以上,施行内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高于药物治疗,仅服用药物者,再次卒中及死亡率都是手术治疗者的二倍以上。欧洲颈动脉手术试验显示,对于颈动脉狭窄超过70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降低6.5 %的绝对危险性,39 %的相对危险性。美国心脏学会针对颈动脉疾病治疗的指引,区分为有症状及无症状的患者,说明如下。(一)有症状的患者:男性颈动脉狭窄程度高于50 %,女性颈动脉狭窄程度高于60 %,如果手术死亡及卒中率评估低于6 %,则适用手术治疗。(二)无症状的患者:男性颈动脉狭窄程度高于60 %,女性颈动脉狭窄程度高于70 %,如果手术死亡及卒中率评估低于3 %,则适用手术治疗。二、颈动脉支架置放术:第一例颈动脉支架置放术完成于1994 年,目前技术发展成熟,微创颈动脉支架的原理就与心脏的冠状动脉支架非常类似,医师从患者鼠蹊部放入导线,一路延伸到颈动脉,直到导线穿过颈动脉狭窄的地方,再顺着导线展开颈动脉支架,接着可以用气球做局部扩张,将斑块撑开,回复颈动脉的血流畅通。颈动脉支架置放术有哪些禁忌症呢?包含:颈动脉重度钙化、病灶处有血栓、病人无法忍受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病人三周内发生过卒中等。三、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内膜切除术是国际上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方式,医师利用颈部的切口找到颈动脉,切开颈动脉,移除堆积于颈动脉的斑块后再缝合血管。至于哪些病症的患者属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高危险分子?主要包含:心力衰竭患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同时需要外科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者、严重肺部疾病患者、另一侧颈动脉堵塞者、曾接受过头颈部放射线治疗者、左心室功能低于30 %者、近一个月内发生心肌梗塞者、曾接受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者。
颈动脉支架置换术的保护装置
在放置颈动脉支架时,为了预防在操作过程中有血块掉落,会辅助以大脑保护系统,其中常用的有「远端滤网装置」及「近端气球装置」。「远端滤网装置」是在导管的远端打开一个网孔很密的保护伞,让血液流得过去,但是当斑块剥落掉下,这个远端滤网就能及时拦截,不让剥落的斑块流往脑部,待完成颈动脉支架置放后,再回收远端滤网即可。「近端气球装置」则是在颈动脉近端展开气球,暂时堵住血流,再将颈动脉支架展开,待完成颈动脉支架置放后,可吸出少量血液及脱落的斑块,再将防护气球装置解除,让血流恢复流动。
█上图为颈动脉支架置换示意图,由A至E 陆续放入导线后,以「近端气球装置」辅助,将颈动脉支架展开,待完成颈动脉支架置放后,再解除防护气球装置。
根据支架与血管扩张合并使用保护装置在手术高危险群的使用研究(Stenting and Angioplasty withProtection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Endarterectomy study, SAPPHIRE)证明,施行颈动脉支架置放术加上大脑保护系统与施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两者术后三年的追踪统计显示,病患脑血管及心血管再次发生病变的比率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因此颈动脉支架置放术加上大脑保护装置可以安全及有效地运用于高手术风险病患。
如何预防卒中?
● 血压的控制:高血压增加卒中机会约4 ~ 6 倍。
● 心房颤动:增加卒中机会约4 ~ 6倍。
● 抽烟:增加卒中机会2 倍。
● 喝酒:建议女性每日饮酒量不宜超过1 杯(葡萄酒120 ~150 c.c、啤酒330 c.c、威士忌30 ~40 c.c等),男性则不宜超过2 杯。● 胆固醇的控制:胆固醇大致可分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缩写为LDL)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类(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缩写为HDL)。当LDL在体内的含量高于HDL 时,血液中的胆固醇会超出细胞所需的量,此时过多的胆固醇会聚集于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动脉粥状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当HDL含量高时,会将胆固醇从周边组织输送到肝脏代谢储存,维持血管的健康,因此一般称LDL 为坏胆固醇,HDL为好胆固醇,建议LDL 应低于100 mg/dL(mg/dL为每100 cc 含有多少「毫克」的浓度单位)。● 血糖的控制。
● 建立运动习惯。
● 建立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
● 检查有无循环的问题。
● 如有卒中症状,立即就医。
提醒民众,预防胜于治疗,请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对三高的控制、不抽烟、多运动,即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若具备危险因子的病人,平时请提高警觉性,遇有症状及早就医,才能及早治疗,降低卒中的机率。